学校年度校本研修计划(精选31篇)
学校年度校本研修计划 篇1
研修主题
关注课堂细节,开展有效教学
研修目标
1、通过本次校本研修,使教师能够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细节,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3、针对学生的现状,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谋求高效课堂。
学习内容
1、针对研修主题,明确研修方向,确定课堂教学的细节。
2、讨论如何构建高校课堂及其开展要素,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实施计划
1、在研修中通过个例,集体分析,商讨教学策略,最后制定教学目标。
2、组织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研究分析不同教学方法下,教学效率的提高。
3、积极参节各类教研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发言。
4、参与听评课活动,在交流中总结,发现不足,及时改正。
5、提交一篇校本研修反思。
6、积极参加科研组举行的集体备课,按时完成任务。
7、精心准备一节公开课,让其他同事进行评课,发现自己的不足。
预期成果
1、在培训后,自己的研修水平有所提高,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组织教学。
2、在培训后,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够虚心接受同事的意见,并及时改正,学习他人的优点,使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年度校本研修计划 篇2
本学期,我校根据区教育局,进修校和中心校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校本研修计划:
一、培训目标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通过校本培训,扩大教师教育教学知识面,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的实施过程,完善综合知识、素质结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小岭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二、具体工作
1、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本学期政治学习结合当前国家和省、市教育动态和时事计划相应的内容,师德规范仍将继续学习和贯彻。本学期业务学习以“有效教学”为中心,以“学习新课标,理解新教材”为重点,采取研培结合的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为了结合省标准化学校验收活动及贯彻对市区级骨干教师考核标准,本学期我校安排教学骨干教师进行业务讲座,学校要求他们根据个人授课实践经验编写讲座材料,为引领我校教师优化今后教学的实施过程发挥引航指导作用。
2、继续进行分层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本学期采取的信息技术培训方式是任务式培训,主要采用教师自学、组织竞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都在自己的原有程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本学期计划在10-11月在校内开展一次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课大赛,以检验教师本学期的学习成果。
3、开展教师结对子互相学习活动。本学期,结合我校中年教师多,年轻教师少的实际情况,我校要求中年教师与青年教师以自愿为主互结教师帮教对子。教导处还制定了教师结对子要求:每月互听两节课,课后进行反思、互评课(听课笔记中体现)。青年教师在进行各级展示课时,骨干教师应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平时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结对子教师要互相帮助,青年教师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在学校月份工作考核时对辅导教师也给予相应的评价。
4、开展新教案使用培训。本学期,我校引入西川小学的导学式教案,对于新教案的使用进行集中培训和跟踪指导,以期达到短时高效的目的。
5、继续开展网络教研培训活动。为增进校际间的交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研,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网络教研培训活动,让教师在网络教研中汲取营养,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
6、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开展读书活动,让校园充满书声,让师生在书海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心灵的培育,智慧的启迪。
7、名师专题讲座。
三、具体月份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研修计划。
2、政治学习
3、业务学习
4、信息技术培训。
5、读书活动
十月份:
1、政治学习
2、业务学习
3、新教案使用培训
4、信息技术整合课赛课5、读书活动
十一月份:
1、师徒结对
2、网络教研
3、农远培训
4、骨干教师讲座
5、读书活动
十二月份:
1、网络教研
2、信息技术培训
3、读书活动
4、复习研讨课
5、校本研修总结
学校年度校本研修计划 篇3
新学年伊始,为足时、足量、有效地开展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校本培训为教师发展服务、为教学质量提升服务的导向功能,从而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和发展,优化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师的成长、学生的进步和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为此,根据县局和县教研室工作的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改革为动力,以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和教科研目标管理为手段,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立足于本校实际,面向教师教学,面向学生课内外学习生活,面向校园文化建设及校本管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在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师资培训、质量监控、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最优化地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使教师熟悉新的课程标准和各科之间的联系,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总之,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教师
校长:第一领导人,负责指导、督促和保证责任;
教导主任:第一负责人,负责规划、领导和总结创新责任;
教研员:第一实施人,负责组织、落实、记录和资料备案责任;教研组长:第一召集人,负责相关组的具体工作安排,联络责任;教师:教研的主体,负责积极完成、参加责任。
四、总体思路
抓好“两项工作”,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促进“三个提高”,达到“五个结合”。
抓好两项工作:常规性教科研工作和小课题研究工作;
突出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
实现两个转变: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促进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达到五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于面上推进相结合。
五、学校状况分析
(一)学校资源优势
1、师资配备较为优质、合理
学校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基地,校本研修的主题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校本研修的成败。目前,我校教师以中青年为主,新老结合较为理想。新教师观念开放,学习热情高涨,进取意识强烈;老教师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学实践能力较强。师资可开发性大,这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2、办学规模扩大,各种设备较为齐全
学校的电教及远程教育可以为教师们提供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
3、我校处在发展中,有好多层面、领域还未完善,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诸多。
4、时值处于新课程改革,改革既给了我们机遇,又给了我们挑战,从教师的观念到行为都要求改变。改革是一种探讨,一种尝试,改革中许多新问题,新疑点需要我们去探究、解决。
(二)制约校本教研的因素
1、学校导向性、激励性的校验机制尚未完成,教师教研意识较弱,不能正确看待教研,把教研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教研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对学校而言教研成为一种指令性工作,教研风气亦未成气候。
2、教师任务较重,忙于各学科教案的撰写等常规工作,自身素质有一定的局限性,校本教研质量不高。
六、主要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