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主席团的工作计划(精选7篇)
对于干事的培训应该有更清晰的安排以及计划(具体可根据每个部门的不一致而各自确定)
例如:1、刚进入学生会后的第一个组培主题可以定为,工作中的沟通交流。包括对部长、主席团的沟通交流注意事项,同级干事在工作中的沟通交流技巧,以及对外工作中的沟通交流技巧。
2、针对活动举办需要,第二个组培的主题可以针对活动策划,即如何策划出一个具有较高可行性的活动的组培。
3、针对下学期对活动专业性的要求,组培的主题可以确定为如何提高活动的质量,提高自身执行力之上。
4、针对下学期活动强度密度大的问题,同时可以组织例如时间管理、压力管理等的组培。
(2) 组培内容根据学生会的阶段性工作特点以及发展状况进行规划,例如在开学初的会议应该进行学生会工作手册以及工作规范的学习,当男女生节、院运会开始后就应该进行策划的组培等等。
(3) 组培的目的除了是提高干事的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学生会分享理念以及传承精神,
(4) 制度创新
过去一年在学生会的工作和学习当中,我不断学习的同时不断在思考,以下是我对学生会制度的一些创新,希望通过这些制度可以使学生会的工作更加规范化同时干事能够有更多的成长机会
1、 SOP制度(标准操作流程制度)
顾名思义,SOP制度就是一项规范学生会日常工作的制度,通过这项制度对学生会的工作进行规范性引导,提高学生会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沉没成本。在学生会的手册中已经提到很多关于工作中的流程以及规范性操作,建议独立发展出一套SOP制度,令干事查找是更加容易,同时可以及时更新此制度。SOP制度具体可以包括一下几项:
(1) 教室申请、场地申请等申请的具体流程清晰体现。在学生会工作难免要申请各种场地和物资,而很多人都不熟悉这些流程,把这些流程文字化,让大家更容易知道可以减少在申请场地、物资的时候产生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也留给学工办以及辅导员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2) 总结规范制度。各项活动的总结都有一套标准的框架格式,即需要有活动的简单介绍以及活动进行期间的工作安排,活动的中出现的问题、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活动的优缺点等等。对活动总结进行规范能够使总结更加全面可用性更加强避免总结过于臃肿,实现其最大效用。
(3) 策划规范。对不同时期的活动策划要有一个基本的框架要求。例如首先写明的是活动主要工作有哪些、活动的分工如果,活动的日程表设计等等。统一的策划格式可以让干事更加快速的适应并且容易一目了然,习惯于一种策划的格式需要查找事项的时候也会相对迅速。
(4) 权力下放明确。在筹备活动中会有设置联系人、组长、pm等职位,而每个职位拥有哪些权力,可以在多大范围内进行自主决策而在什么时候必须要马上汇报部长、主席团需要有一个大致范围的确定。适当的权力下让以及权力下放的明确可以让干事在工作的时候更加有激情同时更加安心,从而提高效率。同时还能相对减轻部长主席团的负担,以免出现干事无论大事小事都劳烦部长主席团等情况出现。
(5) 信息沟通制度。明确一个信息沟通制度并使这个制度成为学生会成员的习惯。在举办活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信息中断的情况出现,明确一个信息沟通制度,能够减少这个情况的发生。
首先明确基本信息要在多少天以内更新一次,什么样的信息是紧急信息,什么样的信息可以在汇总过后再公布都可以加以文字化的明确。(例如什么样的信息是重要信息这一问题,可以指定为在信息发布后24小时内必须得出一个结论或者完成的任务可以确认为紧急信息)
同时在信息沟通中可以加入一个重要符号,以体现信息的重要性,减少组员对重要信息疏漏的可能性。
(6) 申请预提活动经费的流程以及标准。
(7) 各项文件的审批制度。
2、 点子记录制度
每个活动在前期筹备时间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点子出现,而这些点子很多最终没有运用到活动之中,而这些点子都是学生会的重要资源,建议在活动进行的时候有人专门负责记录这些点子并且汇总成为一份文档资料,留做以后启发所用。点子整理工作由秘书处负责,按分类(即文娱活动类、商业活动类、学术讲座类、宣传策略类等分类)来进行收集管理。
四、 活动规划
(一) 活动的意义
有句话说:三流的学生会办活动,二流的学生会为同学服务,一流的学生会引领学生思潮。师范学院学生会当然以发展成为一个一流的学生会为目标。学生会始终以组织活动为主,通过各系列各类型的活动达到服务同学、引领思潮的目的,例如男女生节是以服务同学为主要目的的,而经济文化节系列活动以及岭南大讲堂则更侧重于培养学生更方面的能力。
同时,学生会举办活动更是为学生会内的干事提供一个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举办活动而获得社团活动的经验,使干事在学生会中能够真正地学习到有用的东西。
(二) 活动发展方向:注重质量,向专业化发展
学生会在上下学期会分别举行各种类型的活动,有文娱类、学术类、服务类活动等等,在我看来活动的数量已经足够,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活动的质量之上,使活动向更专业化的道路发展。
对于活动的举办与发展方面,建议同样采用360°绩效评估制度。通过4层人员对活动进行评估,确定活动是否仍具有发展的潜力,同时做好活动的反馈工作。第一层是学院领导层面的评估。第二层是学生会内部负责活动干事对活动的评估。第三层是学生会部长主席团对活动的评估。第四层是活动受众对活动的评估。
(三) 活动的规划以及设想:
例如:迎新系列活动:
每个部门派出一人组成一个迎新准备小组,主要任务是管理新生群、更新新生博客、整理入学有需要的文档资料并共享资料。
(1) 主席团要与新一届大一新生的辅导员做好联系工作,从辅导员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做好进一步的规划。
(2) 在军训后期开始准备迎新的工作,秘书处主要负责学生会见面会的工作,文艺部主要负责构思迎新晚会的工作。
由于三学期制的实行,学生一开学便开始上课,因此缺少了军训的机会让大二的师兄师姐与大一的新生有进一步的交流,同时也缺少了宣传学生会的机会,因此会在大一开学后开展一下活动:
(1) 迎新晚会演员招募活动。
(2) 学生会见面会。
通过一系列的认识以及交流活动更多的认识大一的新生,同时为学生会发掘有潜质的人才。
院运会以及体育节:
院运会是由学生会组办的体育类活动之一,主要目的是增强师范学院各班级的班级凝聚力,拉近班级同学的距离,同时提供给同学们一个展示体育才能的平台。院运会应该增设更多的团队项目、甚至可以增设趣味赛以增加同学的参与度。
体育节组织院内同学进行三大球类赛事的竞技,活动的时间长,也较容易产生不确定性,为此可以在上学期首先组织好一支裁判队伍,以备体育节时可以调用。同时要扩大体育节在院内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五、 学生会换届以及招新工作
(一) 关于部长:
在学生会当中,部长担当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学生会文化以及理念的传承,部长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而对于活动的控制以及干事工作的跟进,部长的作用更是重大。因此必须调动好部长在学生会中的作用,以此来让学生会更好的运转。
1、 部长的选拔标准:
作为学生会中沟通干事与主席团最重要的桥梁以及对学生会文化和理念传承的重要载体,对部长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我觉得部长应该有以下的品质:
(1) 对学生会有强烈的归属感,热爱学生会
(2) 热情、诚实中肯,友善而平易近人
(3) 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能力,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4) 责任感强、耐心、有爱心,有付出精神,对培养干事有一定的认识
(5) 拥有较好的大局观以及判断能力,处事冷静
(6) 对部门文化有较深的理解,对部门的建设有所看法
(7) 部长间的合作程度、默契程度
2、 部长与主席团之间的关系:
(1) 部长作为沟通主席团与干事的桥梁,首先要做好传达主席团方针政策到干事层的工作,还要将学生会的理念传承到干事层中去。
(2) 在办活动的时候,活动的发展方向以及定位由主席团最终确定,部长可以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在重大问题的解决以及发展方向定位的确定上主席团参考部门团队的总体意见再作出最终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