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计划模板(精选35篇)
(4)熟读成诵。古诗教学一定要在朗读上下功夫, 直至熟读会背。
三.注意训练过程的几个问题
训练计划模板 篇3
古筝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于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修养,能使学生在学习繁忙时得到很好的放松,为了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下学习美的艺术,现将本学期古筝初级兴趣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1、 感受倾听一些优美的古筝乐曲,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特点和演奏方法。
2、 感受古筝不同于其他乐器的音色、独特的表现手法。
3、 认识乐器古筝,知道它的演奏方法,并知道要用合适的、美好的音色来演奏。
4、 认识简谱,会自己学唱,能分辨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等。
5、 学习几种常见的节奏型、音符、特殊记号等。
6、能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音乐。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二,四下午第三节课,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古筝教室。
3、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准时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作业。
4、爱护教室内的乐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将琴布盖好。
三、活动内容:
一、学习与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
1、学习与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
2、左右手四指各自的拨弦动作
3、左右手大食、大中、大食中、大食中无各手指的指法组合
4、和音、和弦的`演奏方法
5、大指摇的演奏方法
6、左手揉弦、按弦的演奏方法
二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
1、音高的识别
2、节拍、节奏的组合
3、音色的识别
4、音乐表现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课堂时间,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的放低要求,放慢教学进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
3、多看多听其他教师的课程,从中汲取经验。
五、教学进度安排:(寒假前约十五节课)
1. 第一至第四次课程以熟悉古筝音位为主
2. 第五至第八次课程以确立演奏手型为主
3. 第九至第十二次课程以确立手腕摆动动作为主
4. 第十三至第十五次课程巩固一至十二节课的内容
通过十六次课程,使儿童初步掌握到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谐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
训练计划模板 篇4
1.早上起来跑步.有两种跑法.一种是长跑.练体力.在你家附近的街道.距离在20xx米-5000米之内.少了没效果.多了就太累.建议跑3000米.第二种是短跑.练速度.篮球场的话.也可以练.练启动速度和冲刺速度.也就是爆发力.大罗在30米内启动和冲刺无人能及.就是爆发力强的原因.即使他现在这么肥.
2.晨练回来之后.先吃个早餐.补充点能量.不用急着锻炼.先休息一下.让早上锻炼过的肌肉得到一定的恢复.上午的话基本上都可以不用练了.不过你想练也可以.可以间歇性地做一些仰卧起坐和弯腰掌心碰地之类的运动.可以锻炼腰力和柔韧性.有条件的话.可以练一下颠球.颠球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尽管一个人颠球可能枯燥了点.但颠球可以很好地提高你的球性.如果颠球的话.建议定个目标.500个.800个.当然你现在的水平可能一次性是完成不了的.但可以累积达到这个次数.久而久之.熟能生巧.
3.上午基本上就是这样啦.下午的话.不知你那有没有人可以陪你一起踢球.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踢篮球场.踢两到三个小时.三对三.四对四.都是不错的选择.踢篮球场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很好地练出脚下技术.不过也有个缺点就是小场踢惯了到了大场就踢不好.位置感不强.跑位意识也跟不上.不过没关系.这些也不是一下子可以达到的.需要慢慢来.要是没人跟你踢的话.就比较麻烦.毕竟一个人玩球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你可以对着墙壁练一下射门的脚感.踢球的时候.把脚弓绷紧.小腿发力.可以最大力度地把球踢出.这个也是需要多练才有感觉的.另外你可以练一下脚法.对着篮球框的小门踢.不过要是老是要捡球的话就不要练了.捡球麻烦.1、比赛的时间是划分足球训练的主导依据
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比赛中发挥队员良好的状态取得满意的成绩.所以训练总的安排应该更具比赛的时间将训练划分成若干个阶段,使训练的目的性更加的明确,这样不但可以将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并且可以提高队员在训练时的积极性和明确性.周期理论的三个基本原理是:一是竞技状态发展的规律性是训练分期的自然基础;二是竞赛日程是训练分期的外部条件;三是“超量恢复”理论是周期训练负荷安排的生物学依据[1].根据周期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足球比赛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足球比赛的竞赛日程每年度和赛季都大同小异,参赛者不可更改它,只有组织者可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因此赛事和时间都是基本固定的,参赛者所能做到的就是使竞技状态的发展周期与超量恢复的周期适应竞赛日程或比对手更好地适应竞赛日程.所谓周期是指事物每隔一段时间所产生的波动和回复现象.周期可以是事物固有的也有人为活动产生的,周期性一经产生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须遵守的规律.但周期的一些外部特征人们是可以把握和利用的.如足球非赛季准备期是10周,人们把它分为一般准备阶段4周、专门准备阶段4周、赛前准备阶段2周;足球间歇期只有4周,人们把它分为恢复周、有氧周、混氧周和速度周.两个准备期训练内容节奏安排是相同的,但周期长度截然不同;在赛季中,竞技能力状态则反映了这种周期的振幅,这个振幅应是多样化的.不必时时都追求达到“巅峰”,而只要求达到“有或无”就行了[2].
2、战术和配合的训练是足球训练和比赛中的关键
足球比赛有其所固有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与以往的竞技体育项目所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足球比赛不再是以往单凭队员的个人素质就能取得胜利的,战术与战法的多变,球场上队员之间的配合与默契也是取得比赛的关键所在.在平时的比赛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名刚转来得优秀球员,由于不熟悉本队的战术以及在配合之间的生疏导致个人的能力无法发挥和实现,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应该把战术的研究和队员之间配合放到训练中来,不断的完善和磨合整个队伍的战斗能力.
足球战术是指攻守双方为取胜对手而采取各种合理有效的个人行动和集体配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而足球比赛是由攻守这两个矛盾组成的,攻和守不断地转换组成了足球比赛的全过程.因此,足球战术可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系统.进攻和防守中又分别包含着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两类.而进攻和防守战术往往又是通过比赛阵型直接表现出来的.常用的比赛阵型有:4-3-3,4-4-2,3-5-2,4-5-1,5-3-2,5-4-1等等.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应该根据本队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本队的打法,但是由于足球比赛中常常会出现队员受伤、罚下或者受到天气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遇到这些情况教练员必须要调整战术打法才可能取得比赛的胜利,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改制定出以一两套战法为主,选择性的对其他战术进行训练,模拟比赛时的相关环境做到有针对性的练习.所以在准备一场比赛时教练员总是要设计出好几套战术打法,不同的战术有不同的用途,用来对付不同情况.比赛前应该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布置,让队员个个心中有数.
当然再好的战术也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所以在足球训练中训练队员之间的默契就成为发挥战术的先决条件.足球训练中可以通过日常的准备活动训练或者一些小练习中通过分组练习或者配对联系的方法,使不同的球员在平时小练习或者准备活动中形成固有的默契,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训练后的恢复练习或者小游戏的方式使队员之间产生良好的氛围,为日后战术战法的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力量、速度、心理等方面的训练是足球训练和比赛的基础
3.1力量训练是足球训练的基础
在众多项目中不可否认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它在各项训练和比赛中都是队员不可缺少的基础.由于足球运动的特点,所以对速度、灵敏、柔韧、力量、耐力等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力量素质是速度、速度耐力、灵敏和弹跳力等素质的基础.人体所有的运动都是对抗阻力而产生的,而对抗阻力来源于骨骼肌收缩产生的张力—力量.力量素质是各项素质的基础,也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足球比赛中,要求队员不仅具有迅速的启动速度和动作速度,还要有击球时的力量.而爆发力量是速度和击球力量的物质基础,它是速度和力量的综合体现.它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和表现这部分力量的身体运动速度有关,是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