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工作计划范文集合(精选30篇)
5、以课程为抓手开展课题协作活动,以“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为主课题,创设合适的外部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为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6、加强课改过程管理,制定好课改实施计划,明确课改目标、内容、方法和研究课题,加强集体备课,针对课改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说课、评课、馔写教学随笔等多种形式的反思,及时研究成果。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切实做好“五认真”工作
“五认真”的每一环节,都要讲究实效,要把备课作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作为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变备“课”为备“人”,变备“形”为备“神”。要精心备课,扩大学生课堂的空间,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整体结构的设计,注重设计学生的学,注重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使学习过程成为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2、加强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要特别关爱他们,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歧视责骂他们,不打击他们,让他们也有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感,让这些学生也在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结合本校特色,进一步加强网络教学的和研究,大胆尝试“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利用网络获取教学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手段的改革。本学期教科研组成员要结合本校运用现代媒体的特色,进一步开展在《网络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围绕“学习资源的开发”、“情境氛围的创设”、“学习评价的改革”、“学习方式的建立”等子课题扎实规范地开展研究,深化课改的理性思考,增强投身课改的自觉性。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1、《课程标准》是我们当前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本学期,教研组将继续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每位数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把握课改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
2、建议教师多读教育理论专著、读教育教学期刊,关注研究重点、热点问题,做到有笔记,有心得,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3、微笑是一种美、是一种和谐、是一种魅力、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感情的表露,它可以对服务对象有一种感染力,接受服务的对象,可以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教师的微笑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安慰和愉悦。微笑教学,可以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可以把干巴巴的课堂变得温暖。本学期,我们将尝试将微笑呈现于日常工作中,将微笑带入课堂,以此来提升教师亲和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如讲学式、闲谈式等,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课题研究与资源学习,我们将把每次教研活动都提前作好准备,提前确定中心发言人及主题,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评课达到12节以上。)组织全体组员对随堂课进行听课、说评、评课、反思活动。说课者说课要突出设计意图和匠心独运的教学环节;评课者要围绕研究主题谈真知灼见,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6、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7、本着以“在借鉴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的学习方针,让青年教师和转行教师主动向骨干教师和老教师请教,要多问、多听、多看,写好记录及反思,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及师德品质,促进青年教师和转行教师的专业成长
数学教研工作计划范文集合 篇20
一、指导思想
依靠20xx版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契机,以&“教学管理、加强评价”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手段,以课堂增效为抓手,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多形式的营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为重点,深化教学研究,优化教师队伍,强化教学管理,同时凝聚教研组的力量,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坚持育人为本,因材施教,让师生的数学素养在反思中进步,最终在协作中实现共赢。
二、工作目标及要点:
(一)提高课堂有效性
要保证教学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用制度来约束是关键。加强教研组的制度的建设和约束,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效、科学的顺利开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教学&“五认真”常规制度,模式课的规范、导学案、数学作业规范、学生评价制度等。
(二)进一步规划课题研究
(三)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力争七、八年级期中、期末统居全区前列,九年级各级考试前600名的学生,数学成绩不低于104分。
三、具体措施
(一)教学常规工作
各备课组要在学期初制定出本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内容要根据各组的实际(学科的实际、年级的实际等),细化教导处、教研组工作计划的各项要求,以求有效的落实。对所制定的计划,要有执行、检查、评价的过程和机制,备课组活动记录齐全。备课组的活动要强化教研功能,要以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以校为本的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
各备课组的老师要刻苦钻研、认真研究近五年中考试题,并在备课时结合新教材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案中适度地引进中考试题,使学生尽早地了解所学的知识点在中考中应用的宽度和深度。因此教师们要改变备课的方式,提高备课的质量,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的。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写教后记,把教学感受写下来。各备课组老师要团结协作,共同讨论新课标,疏通教材,指出重难点,列举一些典型例题,精选练习题等,请专家老师做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认真做好记录,使一些认识分歧比较大的地方,通过认真讨论达成共识,力求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降低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每位教师要做到超周备课。每两周检查学案一次、每学期检查作业两次。每月一次教研组活动。备课有记录,要明确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以集体备课促进个人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编写学案,各组教师备课时要做到三统一:重点、难点要统一、并且要有突破的方法;精选例题要统一;练习及作业要统一。认真上好每堂课,占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用足、用好每个四十五分钟,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对学生一个也不能少。针对我校现状,教研组要求各位教师每节课前有回顾测试,每节课后要有反馈评价。每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20分钟到30分钟的测试,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考后有评析,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制定下一阶段的措施。
各教师要及时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内课外加强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作业习惯、听课习惯,严格把握作业的质量,控制数量,及时全批全改,对于各年级的尖子生作业要面批面改。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动向。积极做好扶优补差工作,使各部分学生均有不同层度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