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计划汇总(精选32篇)
也许正如她所说的,人生真的是没有计划的,一步一个变化,有时来得让你措手不及。高二那年,和我一个寝室的室友还差几天就满18岁了,那个年纪里,18岁是个很神圣的年龄,它代表了太多的东西,那年我们成年了,再也不会有人说我们早恋了,因为那年我们长大了,我们可以像大人那样去选举、去投票。高二,升学的压力有时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繁重的学业,我们唯一的消遣就是课间操去篮球上欣赏一下最美的那道风景或者是下了晚自习回到宿舍各种八卦,今天谁又被老师罚了,今天哪个男同学又和哪个女同学恋爱了。现在想想,当年的自己好像比现在这个只会对着电脑屏幕敲字的自己可爱多了。我的这个舍友姓乔,我索性就叫她小乔吧,她是个很帅的女孩,那些年高冷如我从来不肯把其他的女孩放在眼里,可是偏偏对她,我却只能折服地喊一句老大。有一天晚上下了晚自习,已经10点多了,外面特别冷,我们跟随着人群从教学楼出来,倒吸一口凉气。“靠,这日子什么时候是头啊,困死了。”下意识的紧了紧脖子上的围巾。看着一对对情侣牵着手从我们面前走过,小乔说,“18岁之前一定要找个人痛痛快快早恋一场,再不恋爱就真的没机会了,这辈子就真的再也不能早恋了。”这句话在那个寒冬里像一句海誓山盟一样存在着,看着她眼神里的坚定,我不禁想,我的高中走到这真的就只剩下灰暗了,光彩或许真的要留在自己回忆当初的时候了,想想当年自己做过的那些傻傻的事情,某个深夜都会被自己蠢醒。
18岁不期而遇,可惜直到最后我们毕业也没能好好去谈一场恋爱,经过高三的高压式复习,我们拖着疲惫不堪的灵魂走进考场,经过2天的奋战,青春好像那三年最美的代名词,我们却就此错过。很多年后,每当我想起那天的夜晚,总会想起那句海誓山盟一样的话“我一定要在18岁之前早恋一场。”而那个可爱的姑娘,我们已经五年没有见过了,这些年,我在未知的远方,只能偶尔透过朋友圈去了解那些陪伴我走过苦逼岁月的姑娘和小伙子们过得好不好。时间一天天过去,纵然脸上的痕迹没有那么明显,我却清晰地感觉到了自己内心年龄的增长。
上了大学之后,我妈总说,如果遇见合适的人就好好谈一场恋爱吧。可是,我的大学四年好像一直都在等待这样的合适,只是这一等竟然没了尽头,过去了四年,未来等我的还有多久我也不知道。现在每次回家,“找对象了吗?”好像成了必答题,回家过个年,有时候难免有种想租个男友陪同的冲动。每当我妈说,你可千万别像谁谁那样30多了才结婚,都耽误孩子上学了。总会很无奈的回一句“妈,当年我想谈恋爱的时候,你们死活不让早恋,现在我不想谈恋爱了,又非得让我找个人谈恋爱,矛盾不矛盾啊。”就这样,谈恋爱的事从大一拖到大四,最后拖到毕业。拿着毕业证书拖着行李箱离开学校的那天,回头望着走过的那条路,这次,真的要离开了,这次,真的回不来了。大一刚来那年,大二的学长说大学谈一场恋爱或许会后悔4年,但是如果你一场恋爱都不谈会后悔一辈子。看着别人4年里关于爱情的那些故事,我不禁怅然,带着一辈子的遗憾,就这样走出了哈理工,带着一辈子的遗憾就这样挥别了我人生里最美的4年。当初,我也计划,我一定要找个喜欢的男孩谈一场不分别的恋爱,可惜,4年,像歌里唱的一样,喜欢的人不出现,出现的人不喜欢。计划落空,没有了落寞,反而觉得习惯,或许这本就是青春里该有的故事吧,躲不过、逃不了。
转眼间20xx年就这样慢慢从指缝溜走了,毕业、分别、生死,我感叹这一年经历太多的故事,也无奈这一年在经历里慢慢变得沉静,深夜的灯红酒绿总是让我觉得异常疲惫,我宁可回家沏一杯清茶守着一个人的孤独也不愿走进人群中去享受所谓的热闹而背离了内心最初的想法。我原本计划这一年要做的事情好像一件都没有做,7月份来到北京直到现在,游离在人生的过界,我自己都忘了当初计划过这一年应该是什么样子,没有相亲,没有分别,没有你的一句谎言,然后就这样静静地守着当初最美好的承诺,写着看似平淡却能暖透灵魂的故事。
23岁的故事结束了,计划的24岁、计划的20xx年也要开始了,站在人生的地平线上俯视前方未知的路,我不禁彷徨,这一年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在等着我呢。高三那年对自己未来10年的期盼里写着,这一年要陪着最爱的那个人去一座最美的城市,在那我们能清晰地窥见彼此的灵魂。带着只有百分之50的可能性和21克的灵魂起航在这条没有归途的路上,我不曾预知自己是否会遇见你,也不曾知晓这一路走过之后会否感叹当时只道是寻常。但不管结局如何,该走的路终究还是要走。
人生是一条从来就没有计划的路,我也曾说,30岁之前绝对不会结婚,因为30岁之前的自己还是幼稚的,这样幼稚的年龄去选择成立一个家庭,对自己、对他都是不负责任的,可是谁又知道我会不会在27岁那年为了一个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把自己嫁掉呢?人啊,永远不要把自己的人生计划的太满,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我们的高度早就不足以窥探未来了,或许凭着这颗心去走接下来的路,哪怕经历自己不想去经历的故事也会欣然笑着说一句,还好,不算太糟糕。
人生计划汇总 篇7
SWOT是英文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和Threats的缩写,即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有其形成的基础。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职业生涯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在外职业生涯这一部分,我因为还没有参加工作,现在只能是规划,座椅在这里我就不多加分析了。
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它是别人无法替代和窃取的人生财富。
18岁以前是职业成长阶段,即职业的幻想期。认同并建立起自我概念,对职业的好奇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有意识地思索职业能力培养与未来职业的结合。
18~24岁是职业探索阶段,主要通过学校学习来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完成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并实现初步就业。
25~45岁是职业确立阶段,即获取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领域,并谋求发展,这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中的核心阶段,是人适应职业需要逐步走向职业成熟和职业成功的重要阶段。
46~55岁是职业维持阶段,即维护已获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维持家庭和工作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开发新的技能,将职业强化或转化为职业理想。
56岁~退休是职业退出状态,即逐步退出和结束职业生涯,开发更广泛的社会角色,减少权利和责任,做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因为我刚升入大学,所以我分析的是职业的成长阶段和探索阶段。
在我十八岁升入大学之前(职业成长阶段),我的职业规划是当一名中医,但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很好的中医,是要逐渐积累的。从职业生涯的可行性上分析,我感到自己并不适合当一名中医,因为作为一名纯理科生,我不是一名可以背下很多中草药,记住那些药材的药理,记住很多人体穴位的人。
于是我改变了自己的初衷,最终决定报师范院校,当一名人名教师。在教师这个职业上,我感到我是一名很适合当老师的人,从职业生涯规划的特征上讲,我自认为很多事都可以应付得来。而且无论是在在我的性格方面,还是在我自己规划的未来的理想生活等方面上分析,教师这个职业都很适合我。
职业兴趣上,我选择了物理这个我很喜欢的科目,相信我以后也不会因为厌烦而放弃这个职业。
在自我指导研究上,我也确认,自己喜欢在学校办公室这类比较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
以上是我职业生涯的成长阶段。
下面是我的职业的探索阶段。
作为一名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人,由于我选择了师范这个专业,所以我的职业规划就是教师这个职业。
下面是我对于我的大学生活的规划:
短期目标:
大一:把基础知识打扎实,在我的职业探索阶段,是一个吸收知识的阶段。通过我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而且我的学校是师范院校,有很多社团是支教类社团,我都积极参与,完成我以后作为一名教师的初步体验。而且我已经交上入党申请书。相信经过我的努力,我也会光荣的成为一名大学生党员
大二:争取更加努力学习,拿到奖学金。参加各种活动,竞选学生会,弥补因为第一年没有任何经验,没有被录取进学生会的遗憾。在学生会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办事能力。但最重要的是要在大二把英语四级拿下,不让英语成绩拖了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