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数学工作计划锦集(精选31篇)
(1)备课: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积极倡导“同课异构”,备出优质课、实用课。共同探讨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的教学模式,完善备课的各环节。教研组将定期检查备课情况,并大胆探索电子备课,力争通过一学期的实践,为今后的电子备课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特别是“远教资源”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
(4)辅导: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各科任教师要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地组织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的记载。
(5)检测:改进检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形式和手段可以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注意运用口试和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及时进行单元检测,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6)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0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实施“推门听课”制度,任何教师不得拒绝别人听课。
3、开展丰富的数学竞赛活动。本期以四年级为单位开展速算比赛活动,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
4、继续加强毕业班的教学质量调研工作,切实提高毕业班的教学成绩。
5、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及论文评比活动。
三、具体活动安排:
3月份:
1、 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各位教师制定学科计划。
2、 学习并通过教研组工作计划及教育理论学习。
3、 三年级同课异构活动。
4月份:
1、 四年级速算比赛活动。
2、 教学常规检查。
5月份:
1、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 观看示范光碟。
3、 教学理论学习。
6月份:
1、 开展五年级同科异课活动。
2、 进行期末总复习,迎接期末检测。
3、 教学常规检查。
7月份:
1、 案例、课后反思等收集、交流。
2、 各任科教师撰写教学工作总结。
3、 撰写教研组工作总结。
精选小学数学工作计划锦集 篇13
一、指导思想
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网络教研为形式,以减负增效为突破口,以推进课改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科品位,全面提高学科质量。
二、工作要点
1、认真抓好教学视导。对全市小学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行全面和认真的视导,通过听课、评课、讲座、问卷、教学常规检查、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等形式,总结教学经验,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推动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2、认真抓好新教材培训。在本学年中,将由一、二年级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要对两个年级的新教材进行全员培训,帮助教师弄清重点,解决难点,排除疑点。
3、抓好质量监测后的质量分析。要召开六年级质量分析会,对上学年六年级质量监测情况进行认真、全面的分析,在分析中总结经验,在分析发现问题,在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加强农村课改指导。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研究在乡村教师、教学设施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乡村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5、开展网研骨干培训。在培训对象上,要加强对各校网研骨干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结合教学改革的需要组织培训;在培训的方式上,要多采用参与式、互动式等方式。要切实通过培训,提高网研兴趣和能力。
三、活动安排
九月
1.质量监测分析会
2.一、二年级新教材培训会
3.市直小学优质课竞赛
十月
4.教学常规视导
5.&“教科研活动月”活动
十一月
5.全国优质课竞赛观摩
6.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十二月
7.教学常规视导
8.微型课题专题研讨
元月
9.期末总复习与命题考试
10.年度工作小结
精选小学数学工作计划锦集 篇14
一、复习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复习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措施:
1. 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4. 复习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进行知识整合。
5. 随时积累错题集,有针对性的复习。
四、具体课时安排:
第一阶段:分类复习。( 6课时 )
第一课时: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测量)
第二课时: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第三课时:表内乘法
第四课时:角的初步认识和观察物体
第五课时:数学广角
第六课时:问题解决
第二阶段:综合复习。(8课时)
通过做历届期末试题。查漏补缺,积累错题集。
第二阶段:易错题复习。(4课时)
把积累起来的错题进行汇总,对比分析。
精选小学数学工作计划锦集 篇15
本学期小学数学低段教研工作,将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开展,以练习设计有效性为抓手,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评价机制、明确课堂时间划分、确保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 更新教研形式,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1、利用规培活动,深化教研工作
规培活动是教研活动的主阵地。本学期,我将利用规培活动,为教师进行教材分析讲座,帮助教师吃透教材,更好地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并提出教学建议。
课例研究活动,继续重点研讨练习设计的有效性问题,本学期的研究主题是“如何分层布置作业并进行评价”,以课例+课例分析+课标研读的形式进行,课例研究现场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在网上进行评课,深入进行课例分析及主题研讨。
本期的总复习讲座,将继续以总复习课例为载体,结合课例,探索总复习课的设计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复习的主体,研究如何合理安排“讲”“练”的时间,如何在总复习课中设计分层作业,并作好激励性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研究如何提高总复习课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