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范文汇总(精选31篇)
二、目标任务
1、深入进行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学习探究。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XX年版),以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为先导,以过程探索为重点,以课堂增效为落脚点,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和谐发展双赢的目标。
2、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评价,努力建立科学、规范的村级学校管理制度,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力争保持在县前五名。
3、加强教学教研常务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三、工作措施
(一)突出重点,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组织引导教师认真学习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XX年版),参与研讨交流,撰写教学随笔,以了解最新的课改动态,内化教育经典。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和教育评价观。鼓励教师参加学习,增加教学底蕴,提倡经常撰写教育随笔,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其它的学习,培养更有文化品味的教师人才。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各学科教师要明确本学科教学任务,把握学科的规律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加大随堂听课力度,积极组织参加教研活动,听取教师的各类公开课外,课后要及时交流、反馈信息,认真评课、指导。坚持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和教师的互听制度。
4、分科开展集体备课,要求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正确评价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善于驾驭教材,在创新性上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5、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严禁以罚做作业来变相体罚学生,课堂上教师能抓住重点、难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还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6、以创建高效课堂为指导思想,校内评估课都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为主题,以“多人一课”为主要方式的`“同课异构”活动。
7、建立质量监控制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将根据上期的考试情况和今期县抽测的要求,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部分班级进行跟踪监控。
(二)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1、根据教师的实际,以“先学后教,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原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借鉴外地名校的成功经验,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创出自己的特色。
2、以活动为抓手,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凝心聚力,形成常态化的全员、全程教研格局。围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活动,搞好校本教研,走以校为本、以研兴校、以研强师之路。
(三)加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作好小学生书写习惯的指导,初步培养学生用圆珠笔、钢笔写字的能力。
各类竞赛活动: 小学生二、四年级规范汉字书写竞赛;一、二年级口算比赛;三至六年级现场征文比赛。
(四)开展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利用好“爱聚行动”图书阅览室,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定期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11月份举行“阅读周”活动,各年级根据阅读要求、围绕阅读重点开展读书活动,学校将评比“阅读之星”。
2、切实抓好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要继续贯彻落实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和艺术教学总体规划精神。体育学科要注重提高兼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抓好“两操”、“两课”、“两活动”的工作,认真组织参加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前的训练工作。
四、教学教研工作活动情况表
九月份:制订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班科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学习“关于落实‘创强提质改课堂’的工作思路,构建高效优质课堂的工作指导意见” 、“xx县教研室-XX学年工作计划”以及《xx县中小学
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和《xx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评价办法》。
十月份:各校举行示范课活动(校本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进行期中考试。不定期检查各级各村小的教学常规工作;
片区三教研活动:语文科:低年级的拼音教学;数学科:中年级的概念教学;英语科:高年级的对话教学。
十二月份:检查各级各村小的教学常规工作。
一月份:一至六年级进行期末质量检查考试。
xx镇中心小学
XX年9月
精选小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范文汇总 篇24
我校教研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落实各科教学策略为契机,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加强精细化管理,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和教学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课程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1、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课。
严格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优化教师人员组合,开足上好各门课程。加大对音、体、美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音、体、美等课程教学水平。努力创造条件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立足学校实际,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加强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督查,杜绝语文、数学等学科占用其他课程情况的发生。
2、加大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研究开发的力度
学校加大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研究开发的力度,重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研讨会,组织精干力量,加强学校课程的开发力度。学校积极开发利用社会、家庭环境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3、完善作息时间,减轻课业负担。
严格按照县统一作息时间,确保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不加班加点,不随意补课,规范课外作业布置,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六年级课外作业不超1小时,减少机械重复的课外作业,增加活动性、实践性课外作业。
4、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构建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上好各门课程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改进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探索学业成绩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强化过程检控,规范教学管理
1、完善两级检评机制,加强教学过程监控。
教导处要继续实行教学过程督查制度,每月对课程方案、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学生学习习惯等环节进行检评,努力使教学过程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实效化。要注重对问题的发现及结果的反馈与通报,教导处严格落实对教学过程的双周检评和定期大检评制度,对检评情况及时进行通报,不断提高教学过程管理的水平。
2、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与习惯培养。
学校建立健全制度,建立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并为之拼搏进取的优秀学校文化和制度运行机制,以活动为载体,教育、激励、目标引导、方法指导、心理调整等多种措施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利用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制度,建立高效的
学习习惯养成机制,从本学期开始,小学各年级特别是一、二年级一定要从小学生的读写姿势、正确的握笔运笔入手,落实好“三个一”,切实抓好学生课前认真准备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课堂提问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文具的使用和整理习惯等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各学科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本学期,教导处加强了对学生写字与读书习惯的培养,规定每周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作为写字课,老师从笔画与结构上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指导,再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作为阅读课,阅读内容为学校规定的各年级必读书目,老师对学生的读书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导处在5月份组织一次书法比赛,一次读书知识竞赛,学生全员参加,以促进学生写字与读书习惯的培养。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力推进高效课堂构建。
课堂教学是实施构建高效课堂的主阵地。为了保证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我们应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为中心,以新课程的理念、按新课程的要求,改善课堂教学的'状态,尽可能地缩小新课标的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差距。高效课堂构建不仅要创新教学模式,还应在学生自主预习、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转变教学方式、示范课引领、听评课引领等方面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本学期的系列课活动以县教研室“三导三动六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中心,建立高效课堂“研讨课+示范课+汇报课”的研讨制度,分三轮进行,首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