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精选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集锦(精选33篇)

2024-10-10 16:53:08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精选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集锦(精选33篇) 一、学生情景分析三年级共有学生53人,其中女生26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十分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但受到右脑模式干扰较强,所以应继续坚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绘画方法指导,让他们接触....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二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四单元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与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五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第九单元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略

精选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集锦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组织一次语文活动共8个语文活动,8个单元共学习30篇课文、6个口语交际内容和8个习作片段;第三、七单元学习4首古诗。教材最后是生字表,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317个;要求会写的字,有244个。

  二、课时计划

  本学期从9月1日开学开讲到元月30日左右末考,大约5个月21周,除去中秋节、国庆节和元旦节以及中考末考等有效教学时间大概有18周左右。每周7个课时总计126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317个字,会写244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积极开展口语交际,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习作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习作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习作。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隔音符号。

  3、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能在观察图和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通顺的话。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6、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借助字典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7、能按要求完成习作,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思路,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和技能。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个单元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