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进度计划范文(精选34篇)

2024-07-26 19:28:11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进度计划范文(精选34篇)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四)养育渗透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了用高科技产品求方差值的简单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进度计划范文 篇1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会.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养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了用高科技产品求方差值的简单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具有数学美的底蕴.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步骤.

  2.教学难点:正确输入数据.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计算器上的键S主认为是书上的标准差S,教科书中的符号S与CZ1206计算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与计算器上的符号 相同.

  4.解决办法:首先使计算器进入统计计算状态,再将一些数据输入,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已学过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过哪些运算?(求数的方根、求角的

  三角函数值等),那么用计算器和用查表进行这些运算在运算速度、准确性等方面有什么不

  同,(计算器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查表慢,且准确性低).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它会使我们更能充分体会到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优越性.

  这样开门见山的引入课题,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进行统计运算,是科学计算器的重要功能之一.一般的科学计算器,都含有统计计算功

  能,教科书以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为例说明计算方法.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这些统计量除了平均数 、标准差 外,还有数据个数n,各数据的和 ,各数据的平方和 .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另一个量S.计算器上的键S,并不表示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

  (三)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讲清解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方法:在打开计算器后,先按键2ndF、STAT,便使计算器进入计计算状态.第二步输入数据,其过程一定要用表格显示输入时,每次按数据后再按键DATA.表示已将这个数据输入计算器.这时显示的数,是已输入的数据的累计个数,表中所有数据输入后显示的数为8,表明所有数据的个数(样本容量)为8,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如有7个数据是3,那么输入时可按3×7(前面是输入的数据,后面是输人数据的个数).第三步按一下有关的键,即可直接得出计算结果.

  在教师讲情操作要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自己操作,用计算器求14.3节例1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每输入一个数据,就检查一下计算器上的显示是否

  与教科书的表格一致,如发现刚输入的数据有误,可按键DEL将它清除,然后继续往下输入.

  教师还要指出教科书上的符号S与CZ1206型计算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与该计

  算器上的符号 相同,在CZ1206型计算器键盘上,用 表示一组数据的标准差.由于这个计算器上未单设方差计算键,我们可以选按键 ,然后将它平方,即按键× =,就得到方差值 .

  根据表5,得到

  根据表6,得到

  让学生把表5、表6与前面的笔算结果相比较,结论是一致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计算器与笔算两种算法,总结出计算器有哪些优越性;(省时,省力,计算简便.)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与教学过程,不仅便于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

  行统计运算的步骤和要领,而且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器的优越性,更有利于科学计算器

  在中学的普及使用.

  课堂练习:教材P177中1、2.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科学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在运算中,要注意操作方

  法与步骤,由于数据输入的过程较长,操作时务必仔细,避免出错,在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前提下,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来比较它们的波动大小,而不必再转到相应方差的比较.

  方法小结:用CZ1206型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

  布置作业

进度计划范文 篇2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材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正确地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世界。每个专题的内涵都很丰富,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实现三维目标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每组教材与往年不太一样,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而少了识字课文。本册课文与上册一样,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本册共有32篇课文,安排了四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只安排了两项课后练习,只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每个语文园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我会写”和“宽带网”。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400个要求会认的字和300个要求会写的字。

  二、班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84个学生。1班是我上个学期才接手的班,二班是我一直带着的。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文明守纪,好学上进,接受能力也较强,集体荣誉感强。但是1班毕竟是刚接手的班,经过了上个学期半年的培养,他们的各项习惯,如小组合作习惯,预习习惯等都已经培养起来了。但两个班仍有小部分同学(特别是几个男生)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针对这部分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采取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使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好学的氛围,促使大家共同进步。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并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是面对新课程较大的识字量和阅读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因此本学期在教学上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使他们体验学习所获得的成功和乐趣。同时需要加强家校联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培养孩子勤学乐学,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精神,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

  (3)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汉语拼音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能准确快速拼读,并写字。

  3、识字、写字

  (1)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能结合词句了解意思,能说出各字的偏旁,能组一两个词,并能根据组词造句。但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2)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3)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阅读

  (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3)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4)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5、口语交际

  (1)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情,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2)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