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计划(精选33篇)
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作为一名教师,要开展教学研究,要做好下列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育规律。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在实施中的表现将直接影响整个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因此,更新学科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成为教研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要上好本学科的每一节课,着眼小问题。教学实践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平台和土壤。许多科研课题往往来自教学中的一得,许多卓有科研成效的老师也多得益于教学实际的锻炼。事实上,对于一个普通老师来说,上好一节课,就是一次教研。
三、要勤学教学理论,博览课外书,注重平时的反思和积累。(>>心得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开放,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博览课外书籍,广泛吸收养分,补充最新知识,是教师增加和更新知识积累,提高教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途径。教研写作需要教师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因而应注意平时资料的收集。同时,
坚持写好教学后记,也有利于积累教学经验和教研素材,为科研提供有力的例证。教师在积累的同时,还要多反思自己。教师每天都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新鲜感和好奇心可能会逐渐消退,难以怦然心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去开辟新的思维空间,去探索新的奥妙。>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提高教师自我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四、要懂得一些进行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有些教师片面地把教研活动理解为听课、评课和写文章,这是一种很狭义的看法。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反思是教研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教师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就应学会如何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自我反思。又比如,教研活动很强调集体研究,教师就要学会如何参加集体研究,如何在集体研究的氛围中学会将大家的智慧集于自己一身。再比如,要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就必须学会如何选题、如何控制实验过程、如何结题等等。一句话,就是教师绝不能只凭个人意志、只凭自我感觉、只凭工作习惯或只凭几分热情去搞教研活动,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搞教研活动。
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有计划性的,每天在正式上课之前,对一天要进行的教学任务及流程进行详细的计划,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潜能的充分发挥。认真思考怎样才能令今天的教学任务圆满的高效率的完成。首先,要提前对授课内容进行预习,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会在课上思绪混乱,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及我们思路的清晰;其次,要详细了解学生,只有这样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才能更加准确,使实际实行时效率能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制订计划必须按自己的特点自己制订,不能仿制别人的计划,只有自己去试着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计划只是一种手段,绝不要为了列计划才去列计划,只要是能达到目的的计划才是有用的计划。实施计划时,不要轻言放弃。只有坚持每天合理的计划,我们教师一定能够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疏忽对自己的提升,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行动计划能够帮助教师逐步实现愿景,在教学过程中做出重要的变化。与愿景不同的是,行动计划是具体的,始终关注可行性。这对于愿景来说格外重要,没有行动计划支持的愿景往往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对于制定行动计划,我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制定行动计划的重要性。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没有计划,那么实现目标往往只能是空想,谈何成功?由此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制定好计划是多么的重要。
第二,计划制定容易,执行难,难在个人意志力。在制定行动计划之前,如果我们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方法、策略,安排好进度和时间,准备充足的资源,我们就可以制定行动计划了。也就是说,只>>[1] >[2] >下一页 《制定行动计划的感想》
行动计划 篇16
打造成都市产业技术研究院
今年,成都市将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签订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校院地协同创新。在此方面,我市将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推动在蓉高校积极探索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的“三权”改革,推广西南交大混合制所有权改革成果,系统推进川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力争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此外,成都市将打造成都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拟设立20亿元产业技术研究院专项资金,在精准医学、生物医学材料、大数据、智慧信息、轨道交通等领域,今年力争建设4至5个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
今年,成都市将规划建设环高校成果转化区和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拟设立“千万级”市校合作专项资金,与所在区(市)县配套,引进校友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等资金,共建市校合作基金池,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区、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
申办20xx中国成都全球创交会
今年,成都市将打造成都“创交会”国际创业品牌,努力申办并办好“20xx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力争打造成为“国际化、国家级、成都牌、永久性”全球创新创业年度盛会、国家对外开放的创新创业资源聚集平台、国际间互利共赢的创新创业要素交易平台和国家全面创新改革的`成果展示平台。
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成都市今年将加快构建“3+M+N”布局的众创空间引领区、集聚区和专业特色区建设,重点支持郫县建设菁蓉小镇,成都高新区建设菁蓉国际广场,成都天府新区建设菁蓉创客中心,打造众创空间引领区;支持武侯区联合川大建设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高新区和成华区联合电子科大建设“一校一带”,金牛区联合西南交大建设环交大智慧城,打造众创空间集聚区;支持区(市)县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创业人群,因地制宜建设专业孵化器,打造具有“成都味”的特色众创空间。
深化科技金融结合,成都市今年将完善“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投融资服务体系,扩大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总规模至50亿元,引进北上广深大型创投机构在成都设立分部,支持创投机构加大对创业企业B轮、C轮投资。此外,还将完善创业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引导区(市)县共建行业、特色投资基金,创新融资个性化服务模式。探索建立成都股权众筹交易所,搭建股权众筹交易流转平台。
编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
今年,成都市将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成都科学城,编制完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率先落实中关村“6+4”政策,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科技金融结合、新型创新组织培育、产城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同时,加快成都科学城建设,打造创新驱动的核心源头和政产学研结合的对接平台,并汇聚国内外知名企业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推动诺基亚全球技术中心、中铁轨道研发设计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都市今年将修订《成都市专利资助管理办法》,培育一批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实现发明专利年增长10%以上,并筹建成都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交易中心,依托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试点高校建设多个分中心,形成“1+N”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交易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建设,出资“千万级”资金,参与组建全国首只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投资基金。
加速打造国际孵化器
今年,突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成都市将支持创新型骨干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牵头实施成都市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收购境外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设立境外研发平台,参与国际科研活动,全年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30个以上。同时,扶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年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品和重点新产品500个以上,支持研发机构100个以上,培育初创期科技企业,全市全年新增科技企业达10000家以上。
走国际化之路,成都市今年将推进成都科技国际化进程,探索建设中外合作园区,以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起步区、核心区,启动中韩创新创业合作园区建设,形成“一园一基地”(中韩创新创业孵化园、中韩成都创新创业产业化基地)的空间布局,加快打造亚太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创业中心。此外,加速打造国际孵化器,加强中法、中德、中韩、中美、中古等国际创新合作,开展国际资本与技术对接、高科技项目与人才引进等,全面融入全球技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