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教研组研修计划(精选32篇)
关于英语教研组研修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英语新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指导思想,强化本校英语教学,提高本校办学声誉。
二、工作目标
1、完成学校提出的教学质量的要求,调考年级乐山市排名“争一保五”,其他年级平均分不低于95分。
2、学生及家长的满意率不低于95%。
3、完成学校提出的备课、听课要求,每月听课次数不少于6节。
三、工作措施
(一)规范英语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
a、备课教案分模块写出:
b、分课时标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清晰、完整。
c、每课时后需有反思或小结,主要写出上课的优缺点,以及整改措施。
d、复习时分模块备课,写出复习内容、复习目标、复习方式、练习方式、预设课时和复习反思。
2、上课
a、按要求候课,上课不接、打手机。
b、上课组织教学得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能。
c、重难点突出,完成教学目标。
d、板书清楚、美观、精炼。
3、作业批改
a、作业全批全改,重做再批,直到全对为止。
b、批改及时,反馈及时,学生订正及时。
c、批改评语规范,等级分为a+、a、b、 c四个等级,对的号“√”,错的号。
4、听课
a、听课需有记录,分step1 、step2…标出课堂步骤,过程完整。
b、听课后需评课,评课实行“2+2”评课制度,即两个优点,两个建议。
c、每月听课不少于6节。
5、培优补差
a、开学初制定培优补差计划,拟写出优生、中等生、差生名单,有针对性地进行培优补差工作。
b、科学、合理利用时间进行培优补差工作。
(二)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研组整体素质
1、教学“六认真”检查,每月20日—23日对本组成员的备课本、听课本和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并在当月最后一次教研例会上公布检查结果。
2、每周周五第六节课在小学教师办公室
a、开教研例会,讨论、交流该周的教学工作和教学困惑,总结该周的教育教学工作。
3、分高、低段集体备课,每位教师本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
4、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本组教师应积极主动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论文竞赛、赛课活动等,并及时报道。
4、营造小袁校园英语氛围,继续积极开展“疯狂英语”活动,在班级中设“英语角”,在走廊上设“英语长廊”,鼓励学生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投英语稿件,营造英语氛围。
5、教研组订一本关于小学英语的杂志或期刊,共同传阅。
(三)丰富英语活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1、活动安排:分高、低段开展英语书法比赛、英语百词比赛、英语儿歌比赛。
2、活动经费预算: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共6人,奖价值8元奖品,共计48.00元
二等奖共15人,奖价值5元奖品,共计75.00元
一等奖共30人,奖价值3元奖品,共计90.00元
合计经费预算为213.00元
关于英语教研组研修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幼儿时期英语教学以培养兴趣为主,创设适宜的英语学习环境,利用多形式多通道让幼儿接触英语,在丰富的游戏情景中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力求使幼儿没有任何负担的愉快情绪下,学会丰富的英语词汇,掌握简单的日常用语,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为今后的提高学习打好基础。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通过英语教学都能在原有基础上不同程度地有所收获和提高。
二、英语教研的目标:
幼儿英语教育的总目标定位在:创设良好的英语教育环境,培养幼儿对英语发音和英语活动的兴趣,通过英语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使英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日常交往中发展幼儿学习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技能,获得对英语活动的敏感性。此外,根据有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制定分层实施目标:
小班:
(1)使幼儿对英语活动的韵律、儿歌感兴趣,愿意模仿。
(2)使幼儿愿意参加幼儿园的英语活动。
(3)使幼儿能听懂老师用英语发出的简单指令,并能用简单动作做出反应。
(4)使幼儿能听懂并愿意模仿最常见物品的英语表达,乐意与人交往。
(5)使幼儿了解英语的习惯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
中班:
(1)能完成两个连续的英语指令,试图模仿他人用英语完成简单的指令。
(2)能听懂老师简单的生活用语和教学用语。
(3)愿意并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身边的最常见的物品。
(4)愿意并能够用英语和单词配以其他体态语他人进行口语交流。
(5)能主动用英语向老师和他人问候。
大班:
(1)能完成多个连续的英语指令。
(2)知道何时用英语回答问题。
(3)能听懂并愿意模仿经常使用的生活用语和教学用语。
(4)能用简单的英语介绍自己。
(5)能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6)能借助图片,用简单的、连贯的语言复述一个简短故事。
(7)愿意并能用简单的英语跟他人进行口语对话。
(8)幼儿英语交往能力大大增强,态度自然大方,能主动用英语与他人交往,表现出热情。
三、英语教研课题:
幼儿英语教学方法探究(丰富相关的幼教理论,以改进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心理学告诉我们,婴幼儿认知事物是随年龄的增长经过大脑,由右半球向左半球转移的过程,婴幼儿认知事物不同于成人,他们是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局部的一个过程。如果在婴幼儿发育的最佳期正确能运用婴幼儿特殊的认知规律,就会使婴幼儿的某些能力获得惊人发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论表明:“幼儿是在与外界客观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同时良好的环境是幼儿认知产生的源泉和发展语言的基础,我们把英语巧妙地融入自然生活环境中,让幼儿感到英语就是周围环境的一部分,在与环境的交互中获得发展与提高。
(一)将英语学习与现实情景相结合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幼儿在情景中学英语容易理解其意义,便于记忆和积极使用。孩子又是活泼好动的,因此,情景教学成了我们惯用的手段。在集体的情景教学中我们通过歌曲法、游戏法,让孩子学的轻松、愉快。如学习兔子与狼的单词时,我们就让孩子们扮演这些动物,在玩玩唱唱跳跳说说中轻松愉快的掌握了单词。此外拓宽原来集体教学中模拟的语言情景,丰富在现实情景中直接学习,力求教无痕迹。我们不拘泥于孩子的集体活动中集体教学,而在孩子来园的一日活动中,在他们的生活、游戏、运动时直接穿插。孩子学习、运用会相互影响,会互相模仿,我们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这样,我们从单一集体教学形式向多样化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向个体需求的差异性转变,允许孩子接受、使用英语的差异性发展,好处在于集体学习中,领悟和接受力慢的孩子没有任何压力,教师的教学也能进行个别辅导。如:我们在孩子的早操音乐。体育锻炼中都用英语口令,让孩子在教师的肢体语言中直接了解其意,而后让能说的开口跟读、使用,由于每
天重复,英语口令掌握早晚差异的存在不造成对某些孩子的消极影响。区角活动中我们还结合单词的巩固与丰富开设英语角。在阅读图书活动中,不管是不是英语图书,都可结合画页上的内容,补充单词、短句的学习,对孩子的发音辅导也更有实效。
(二)将英语学习与人际交往相结合。
语言的诞生离不开交流,尤其是口语更是人们用来直接交流的工具。幼儿英语口语的教与学都要重视其交流习惯。而英语交流习惯是孩子们最陌生的,因此,我们不时地穿插一些小故事,让孩子了解他们的交流习惯与风土人情。了解交往的背景后,孩子们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也就提高。如我们经常把孩子们带到社区的各个地方,商店、图书馆、公园等,让孩子与各类人员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园领导还定期请来外国友人,让孩子与国际友人接触,让孩子有开口交流的实践。同时,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一意的多种表达,让孩子口语交流时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就如,“再见”另外,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凡是能用英语与孩子交流的,就尽可能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