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关于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精选30篇)

2024-04-02 00:46:31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关于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精选30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1+1行动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发挥1+1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6、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7、加强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软件建设和正常应用

  本学期完善心理测量软件建设,搜集和整理适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测评软件,积极开展心理测量工作。

  四、每月重点工作

  九月份: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为迎接区教育现代化验收的咨询室各项材料的整理工作。

  3、咨询室正常开放。

  4、让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重点:一年级新生学校生活适应性的心理教育)

  十月份:

  1、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研究。

  2、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

  3、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及“我的地盘我做主”。

  4、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十一月份:

  1、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教育”的有关内容。

  2、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十二月份:

  1、开展针对班主任的心理讲座。

  2、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及“我的地盘我做主”。

  3、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一月份:

  1、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2、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3、各类资料整理、归档。

关于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篇4

  当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生活上碰到的困惑,有时无法自行解决,长期如此会产生心理上的障碍。此时确实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帮助,我们学校心理咨询室正是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服务的,为了使心理辅导进一步得到普及并更好地为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服务,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境界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

  二、辅导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辅导,普及心理辅导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

  3.认真细致地做好疏导和跟踪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4.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辅导工作更加规范。

  三、辅导宗旨:

  留下你的烦恼,带走我的微笑

  四、辅导形式:

  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家庭辅导

  五、辅导计划:

  (一)常规工作:

  1.综合运用多种辅导形式,以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为主,以点带面。

  2.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普及心理保健常识。可通过板报、广播、讲座等,让广大学生懂得日常心理自我保健,并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更好地、更全面地记录学生情况,并做好保密与保管工作。

  4.学生特殊情况反馈制度,建立与班主任的双向反馈,必要时还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以保证辅导的综合成效。

  (二)开放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10:30-12:00及周二下午17:30-18:30(其它时间的咨询辅导由学生另行预约)

  (三)心理健康活动

  三月份:

  高血压的预防宣传讲座。

  “没有你不行”七年级团体辅导活动。

  四月份:

  心理健康教育黑板报“我的底盘我做主”。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五月份:

  教师解压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六月份:

  “如何微笑面对中考”心理健康讲座—九年级。

  《面对中考,我们微笑》期刊发放。

  心理辅导站应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真诚面对学生,扎实开展工作,争取在辅导面上略有扩大,在辅导成效上有所突破。

关于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篇5

  为了贯彻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以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指定以下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了解自我。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努力使小学生成为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合格的小学生。并对孩子的学习有个好的支持作用。

  二、实施方案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教育宣传和心理辅导相结合。

  三、具体工作内容

  1.继续做好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

  2.继续做好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每天开放心理咨询室,做好学生的来访接待和咨询工作。对于问题较明显的学生,坚持个案的跟踪,及时与家庭联系。

  3.开设心理辅导讲座。本学年,邀请心理教育专家、行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准备开六年级学生心理教育会议,结合青春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等内容,积极为学生提供知识指导和帮助。

  4.认真做好心理咨询室来访者的记录工作。但对咨询案例的情况要进行保密,不得任意传播,以免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

  5.心理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在缺少专业书籍的情况下,主要通过网络等媒体来充实相关知识,为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四、具体时间安排

  周一至周五:下午16:00--17:00。

关于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篇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以及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促进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学生教育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认真开展新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促进学生青春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能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为今后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

  2.认真开展宣传,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3.寻找解决问题学生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掌握学生心理,捕捉学生的即时心态,抓住教育契机,促进师生的情感沟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原认知,达到问题行为的改变,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

  4.密切与政教处、教导处、团委、班主任联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好地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5.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与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突破。

  6.不断强化咨询室建设,争创优秀咨询室。

  三、主要工作

  1.认真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是我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启动运行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第一学期,因此首要的工作任务是通过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学校开设心理辅导中心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及时与辅导老师沟通交流,认识悦纳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掌握更多的心理自助方法和技巧,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