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精选32篇)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
(1)能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局面表达交流。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会写书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二、本班学生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他们有着良好的学习愿望,聪明伶俐,大部分学生乐于看书。但班上优秀生较少,临界生较多,后进生学习能力较弱,发现他们在语文学习中,部分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需要加强,表现在语言组织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不够强,自主、自觉学习的能力也需要提高,临界生、后进生情况尤为严重,甚至作文中存在语句不通顺、欠连贯、错别字较多等现象。
三、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几种连句成段的方法,有的可在学完课后总结。
4、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采取“师徒结队”的形式,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5、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逐步增加学生的练笔数量与质量,落实检查与评比。
6、针对后进学生的作文,采取单独辅导,重视学生的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修改。
7、继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坚持每个月写一至两篇读后感,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8、培养学生预习与自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