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精选30篇)
国培计划 篇7
心中画了一个大问号,我们那也有计算机,为什么不能更好的利用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努力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水平和实践开发的能力,使教与学合谐统一,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促进教育的重大变革。
通过今天的培训,让我感觉它不同于以往的培训,内容新颖,有吸引力,使我有兴趣继续学习下去。
国培计划 篇8
xx年11月19、20日,我有幸参加“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感受颇多:
一、数学课堂力求生活化,注重趣味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些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并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重组教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诱发学生思维的欲望。
二、数学课堂强调精讲多练。“精讲”,首先要求我们老师的讲解,语言要精练,内容要精确,方法要精当。其次教师要研读教材、把握学情,精准的提炼课题。做到“三讲三不讲”即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 、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不讲也会的不讲。课堂中把教材的难点讲明白,教学重点要讲清讲透。
三、精心设计练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少而精、且有层次的练习,练习有目的,有针对性。如铺垫练习应该为新授内容服务,巩固练习是知识重难点的强化,深化练习、拓展练习应该是本节知识的拓展提高等。在练习中分层次地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并力争做到当堂巩固。
四、课堂中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当学生合作时、交流时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随时捕捉课堂生成并且合理处理。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引导,让问题解决在课堂中,而不是不闻不问或留在课后解决。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旧的不能顺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地了解学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
国培计划 篇9
由于长期缺乏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尤其在课堂评价与诊断上一筹莫展,没有实践经验。课堂上很少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设计学习指导策略与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与创造的活动,对课程的评价与诊断更是“老而旧”。
当下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为了提高自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自己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本年度的信息技术国培中本人特制定个人参训计划如下:
1、严格按照研修流程,结合评价的指导意见,弥补自己的短板。
2、要熟悉研修的平台,按照每一板块的要求,积极收看专家的视屏讲座,主动参与群内的讨论话题,潜心研读学习内容,按时完成作业。
3、对于不懂会不会的知识,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加强合作与分享。
4、 每天安排时间学习研修的课程,要抓住本次研修的'好机会,密切联系课堂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研教研学方有成效。对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来解决,无论是硬件与软件,都能想办法去克服,保证完成研修任务。
5、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
6、.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经验,巩固和提升自己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
我想信,只要我做到以上几点,在此次的培训中一定能够获益良多,改变我以往在教学中的许多不足。
国培计划 篇10
摘要:民族地区“国培计划”近年来的实践情况表明, 国培在民族地区具有其自身特色的模式。通过实践进一步反思, 寻求更好地发挥“国培计划”在民族地区的作用, 为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国培计划; 民族地区; 农村牧区;
“国培计划”是中央政府20xx年开始提出的国家级培训政策, 是“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简称。20xx年教育部、财政部正式下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 (教师[20xx]4号) , 开启了“国培计划”的大幕。通知中明确指出“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 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改革, 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 服务基础教育”[1]。内蒙古自主区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同时自治区部分地区也是中西部地区, 在“国培计划”中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如何更好地执行国家的政策, 使“国培计划”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 是我们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内蒙古自治区“国培计划”的实施概况
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全面提升, 离不开民族地区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民族地区, 基础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多年来的实际情况表明, 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内地的基础教育存在差距, 此次“国培计划”的实施, 正是少数民族地区一个重要的机会, 抓住这次机会, 大力提高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 为提升国家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做一定的工作。
在“国培计划”通知精神的指引下, 内蒙古自治区结合实际情况, 以高校为依托以促进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自20xx年起, 赤峰学院教师发展与培训中心, 主要承担着内蒙古自治区“国培计划”中农村牧区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项目。
培训主要围绕着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 精心设计课程方案,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了解学科教学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着力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帮助骨干教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进一步提升中小学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对于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
在近年来的培训实践中,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小学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帮助学科教师了解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 提高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帮助骨干教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秉承着上述精神与原则, 赤峰学院教师发展与培训中心, 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要求, 精心设计课程方案, 深入研究培训模式,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原则, 设置并实施了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农村牧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的模式, 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培计划”在民族地区实施的效果最大化。
二、“国培计划”在民族地区实施的模式
在“国培计划”通知以及《“国培计划”课程标准 (试行) 》 (20xx年) 的共同指导下, 我校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与本校资源的优势, 制定了地区化的特色模式并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 学习者对新的信息的意义建构的同时, 也包括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在国培实践中, 我们对一线教师的培训, 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完成对新知识的内化, 并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构, 这一过程通过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能够很好地实现并完成。由此,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与完善, 形成了国培计划”实践模式 (如图1“国培计划”实施模式图) 。
从培训问题的选择, 到培训内容的制定, 培训实施过程中“理论-研讨-实践”为一体的国过程, 以及培训完成后的评价反馈, 整个培训的模式, 在深入解读教育部文件的基础上, 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培训模式, 充分调动了各方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国培计划”的优势。
(一) 选择问题
国培计划培训问题的选择, 直接关系到培训内容的制定以及最终的培训效果, 是国培计划的起点。20xx年5月, 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培计划”项目管理, 提高培训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 (试行)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在对培训问题的选择上, 我们根据标准并结合民族地区情况, 在前期进行了初步的调研, 确定了培训的基本问题。在具体实践中, “国培计划”每期培训主题侧重点不同, 我们倾听来自一线培训教师的心声, 把他们最迫切解决的问题筛选出, 与“课程标准”结合起来形成系列, 以求这些问题与课程标准高度一致的前提下, 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是我校在实施“国培计划”中选择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