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国培计划(精选30篇)

2024-06-15 04:37:31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国培计划(精选30篇)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和学校的工作实际,自身的发展要求,特制定此次校本研修个人工作计划。....

  开班的第一节课是由西南大学的赵保钢教授讲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赵保钢教授从几道精选的典型高考物理试题出发,并结合题目难度和学生答题的正确率简单地分析了中国中学物理教育的长与短。紧接着,赵保钢教授就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教什么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对我帮助最大的是赵保钢教授强调的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和教学中的七个环节的区别。作为一名新老师,科学探究课我一直都把握不好,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够。听了赵保钢教授的讲座后,我找到了方法,回去后我一定要在探究课中实践,争取把探究课上得精彩、高效。

  孟昭辉教授“中学物理教学追问与反思”的报告让我印象深刻,孟老师从动能定理的教学、功的表述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平时想问题只是停留在表面,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把问题彻底的弄清楚,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加严密地解释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

  张宪魁教授的讲座“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究”让我受益匪浅。在听这个讲座之前,对于科学方法的了解并不多,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也非常少。张教授说得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记住传授给学生科学方法,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可能不会太久,但科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却是一辈子。听了讲座后,我非常热切地想把张教授的想法应用到教学中,我相信一定会带来很好的效应!

  关于导学案,我们都听说了很久,但是我所在学校没有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所以我对它的了解并不多。这一次培训中,我们很荣幸地听到东北师大附中的张凤莲老师为我们带来的题为“中学物理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的精彩讲座。张凤莲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东北师大附中的导学案的具体实施办法,包括实施体例、实践应用、优缺点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张老师讲得非常仔细,各个细节都讲得很清楚,她强调了导学案在授课过程中把师生相结合,做到教师为引导者的同时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这一大优点和特色。由于导学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所以这个问题让大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提出了很多疑问和看法,经过与张老师的讨论,我学到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除了以上说到的几个讲座,还有很多讲座让我印象深刻,例如李春密教授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候恕副教授的“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反思”等等。每次听完讲座我都认真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通过与老师以及同仁们的研讨,我找到了很多新的处理方法,包括教学上和班级管理上的。总的来说,通过这次的培训,不仅让我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新,而且在教学策略和班级管理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我真心地感谢组织这次活动的培训机构以及给我做讲座的专家们,还有那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们。我会不断努力,把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为中国新课改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国培计划 篇29

  我很庆幸自己参加了“20xx年国培计划—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通过这次“国培计划”培训学习,我认识了新课程实施中语文课程的一些全新理念,了解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知道了课程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原则与策略。我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师,能参加这次全国性的语文教师远程培训学习,受益匪浅,现将我本次培训后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新课改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新课改的定位更加着眼大众,为的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明确提出初中语文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新课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二、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一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三、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四、国培促进我的专业发展,让我立志做一个幸福的研究型的教师

  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本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必须做到四勤:一是勤读书。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积淀的过程。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人的观念日新月异,不读书不看报,孤陋寡闻,何以从事教学研究?二是勤思考。仅有一股研究的劲还是不够的,在研究之后,我们还得对我们的实际操作进行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通过反思,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教学之中,改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三是勤总结。总结自己或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总结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四是勤写作。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勤于动笔写作,尤其要写一些教育教学心得或是随笔,只有读写结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型教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