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选35篇)
(4)心理健康宣传栏“心海两万里”内容的定期展示和宣传。
4、育心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航海快乐”的开展(五月/十一月)
开展以下活动:
(1) “彩虹心情/合生映画”心理绘画、心理手抄报比赛;
(2)专家心理大讲堂;
(3)“童言童语/少年语”心理征文比赛;
(4)“要你看到我的心”心理摄影作品展;
(5)“要你看到我的心”心理手工艺品展。
5、育心亲子活动“心心相印——航海我们一起来”系列活动的开展,开展以下活动:
(1)亲子手印仪式
(2)“雕出我的家”(与心理摄影、手工艺品相结合)家庭雕塑活动
(3)父亲节、母亲节的节日活动
6、心理剧公演:征集校内原创剧本并进行表演。
7、学生心理协会的开展:相关活动的协助与承办。
8、师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根据全校教师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实际,通过相关心理测试的进行和开展,建立师生心理档案。
9、英育心理信息网络的建立,育心亲子互动网(短信平台)和育心教师互动网(QQ群)的建立及定期的内容更新传递。
六、心理委员的培训
对各班心理委员进行一些简单心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对同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七、预期成效
只要坚持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科研为先导,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英育学子的心灵一定会充满阳光,学生们一定会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成为真正的“和乐学生”。
大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25
一、学情分析
从学校三班级开头,学生进入了学校中班级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从心理进展过程来看,三班级学生在思维力量,语言表达力量,社会交往力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集体主义感情在一、二班级训练、引导的基础上又了肯定的加强,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总体来说,这个时候的孩子,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长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产生动摇。尤其加上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较丰裕,孩子的吃苦精神也相对较为薄弱了。
三班级学生自我意识渐渐进展,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力量开头进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擅长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很简单受到外界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对于学校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于学校生活的适应力量上。能否渐渐地适应学校生活并且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顽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社会关系的适应力量等等,对于学校生在整个学校阶段的心理健康具有打算性的作用。
而三班级是学校儿童进展的关键期,在熟悉和情感方面是一个飞跃转型的进展期,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多样化,有肯定的制造性思维,心情趋于稳定,情感有肯定的选择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也有了进一步的进展。所以他们更需要在老师的组织引导和启发下,使其更好地熟悉自我,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习力量,进展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针对学校生三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从自我熟悉、学习、人际交往、思维训练等方面进行有方案有目的的心理辅导。
三、教学目标
1、熬炼有意识记的力量,增进记忆品质;
2、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果,勤于思索,不甘落后;
3、有集体荣誉感,并把握肯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量;
4、自觉地掌握和转变不良行为习惯,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爱护意识;
5、能正确的熟悉自我,开心的接纳自己。
6、学会敬重、赞美、初步把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学会与同学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重点
重点在于培育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技巧、人际交往力量。
五、教学措施
依据三班级学生心理进展特点,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老师作为启发者,营造宽松、真诚、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话想说,想说就说,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师生之间恳切公平的沟通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从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入手,详细来说,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题化理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方案地对学生的心理进展施加影响。小品表演法、设境讲解法、故事启迪法、团体嬉戏法、动画演示法等,同时留意结合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帮助教学,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者障碍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个别询问或团体辅导,让他们能尽快摆脱困惑,健康欢乐成才。
大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2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认真贯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利用现有的心理健康的环境,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活动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利用心理健康广播、心理辅导及手抄报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继续通过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二)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1、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咨询途径:(1)学生自愿前往咨询;(2)班主任老师推荐;(3)辅导老师访谈。
2、开设“心灵信箱”,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全校开展跑操活动,调节呼吸,强健身心。
4、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
5、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晨会、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具体工作
结合我校实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以课堂为主渠道,围绕市级课题《综合评价背景下的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研究》进行探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
2)每个班级每月开展一节心理健康课(或活动)。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心理健康课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4)办好“心灵信箱”,以便个别学生表达宣泄,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5)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为宣传阵地,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6)加强家校联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全学年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学校要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在师生中形成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塑造一个健康的人格
一、基础现状分析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具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能力。学校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我校的一大品牌,一大亮点,明确地表明了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心,这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适宜成长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