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题临安邸》教案(精选32篇)

2024-08-04 02:45:34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题临安邸》教案(精选32篇) 教材分析:《题临安邸》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是南宋诗人林升看到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偷生,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一首诗....

  (3)体会词语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我们所学的成语中,有哪些是出自本文的?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

  1、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完璧归赵: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在文中是指廉颇向蔺相如请罪。

  三、各抒己见,问题讨论(释疑环节):

  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如: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中,他会和蔺相如说些什么呢?

  四、学有所悟: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即写法。(要求学会融会贯通,学会迁移,运用到写作中。)

  1、人物描写方法:

  (1)、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神态描写:

  2、修辞手法:对比

  3、文章谋篇布局上:呼应题目,揭示主题。

  五、总结

  本篇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把握住用典型事件刻画典型人物性格形象的方法,懂得把本课学习的写法运用到作文中,学以致用。同时能够牢记从中学习的“和”文化,做一名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六、教案反思与分析:

  1、的不足是有了好的讲解思路(“和”文化)却不能够更好地上好“和”文化的主题,导致我的“和”文化主题理念有点虚,和文章联系不大,割裂了与文章的联系。此外由于“和”文化的知识底蕴不够扎实,不敢有效做出延伸,同时也怕没有把握好尺度,直接扯到空谈“和”文化的大道理那边去;2、上课过程中,由于过度紧张,导致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短路,语言表达不够连贯(这和我本人平时的聊天方式有很大的联系),造成知识点之间的唐突,给同学们带来理解上的麻烦。3、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力度不够。可能是因为我是男老师的原因吧,也可能与我平时的思考方式有关吧(认为高年级的学生不再需要经常性夸奖),我比较少、也不长于赞扬五年级的孩子。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班上的孩子问题有点多,真的比较难找到理由夸奖他们。4、毕竟是土生土长的粤西人,说起普通话,总是比较欠缺自信。更要命的是,很多时候说起普通话,喉咙声带会不自然,甚至隐隐作痛。硬伤啊!

  感觉作为亮点的话,是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到语文教学上去,尽量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七、教案修正:

  为了更高效把我的“和”文化主题融入到课文中去,应该直接从题目入手分析,紧扣“将相和”三个。理清以下两点即可:(1)、“将”和“相”分别指什么?尝试分析他们的典型性格特点;(2)、重点分析他们为什么会和好?结合文章内容来浅谈“和”文化,从而突出我的主题。做到自始至终围绕“和”文化来谈,突显我的“和”文化主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题临安邸》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板书:四季之美 新课教学(

  )分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2)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

  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方法。

  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出示课件3)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

  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板书:

  春天----黎明

  夏天----夜晚

  秋天---黄昏

  冬天-----早晨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词,在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从而理解课文内容。用这种方法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出示课件5)

  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2.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写得很美,在朗读中要把这种美体现出来,因此朗读指导非常重要。教师对朗读进行指导,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把握主要内容和产生美的感受。】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熟悉。这节课还是有所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体现的四季之美。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1.乌鸦在yè mù( )降临的时候,飞回了自己的窝。

  2.姑娘的脸上露出幸福的hóng yùn(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心胸开阔,精神愉悦。( )

  2.蝴蝶飞舞的样子。( )

  3.寒冷刺骨。( )

  三、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夜幕 2.红晕

  二、1.心旷神怡 2.翩翩飞舞 3.凛冽

  三、这篇文章介绍四季美丽的景色。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的写作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

  分钟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四季之美》这篇文章。

  板书:四季之美

  2.听写词语。(出示课件9)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降临愈发 心旷神怡 闲逸 和谐 扫兴

  设置复习这个环节,能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进行新课做准备。】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深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怎样的写法?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0)

  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板书:春天----黎明(颜色的变

  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出示课件11)生总结,汇报

  板书: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设计意图: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阅读重点句子来品味四季之美,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