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护理工作计划(精选22篇)
2024年护理工作计划 篇1
在护理部主任和科主任的指导和带领下,根据医院对全院护理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并结合温馨产科实际情况,现制定护理管理目标、工作计划。
一、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0%以上。
2、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合格率达90%以上。
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98%。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5、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达90%以上。
6、护理人员“三基考试合格率100%。
7、由于护理不到位年压疮发生率控制在“0”。
8、患者护理意外发生率为“0”。妇产科护理工作计划9、年护理差错率为“0”。
10、产后大出血及时发现。
11、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5%以上。
12、新生儿疫苗接种及时率100%(低体重除外),转卡率100%。
13、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14、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用后毁形率100%。
15、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16、病房管理符合要求。
二、工作计划
1、加强护理人员政治思想教育,热爱护理岗位,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多做换位思考,改进服务态度,遵守劳动纪律。
2、学习法律法规,医德医风,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主导内容,结合临床实例,进行护理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身边事、手边事做起,使每人具有法律意识的护理队伍。
3、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加强“三基三严”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培训技能以(1)临床十项护理操作为主,(2)常用急救技能,(3)健康教育中涉及的康复技巧和技术,(4)科室仪器操作规程。
4、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确保基础护理和等级护理符合要求。
5、每周实行医嘱总查对。
6、护理文书书写合格、客观、真实、及时。
7、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控制医院感染。
8、护理质控纳入科室奖金考核。
9、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和业务查房,鼓励人人参与继续教育。
10、每月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合理建议,并制定整改措施。
11、加强对轮科、新护士、实习生的管理和培训,根据科室要求,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
12、每月一次电话联系未及时返院进行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家属。
13、仍坚持健康教育、治疗性交流、晨晚间护理。
14、不定期检查责任护士履行职责能力。
15、根据医院护理部计划,派出护理人员参加短期培训。
2024年护理工作计划 篇2
一、背景
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发展专科护理,提升护理质量,推动片区护理工作科学、健康、持续发展。打造适应新时代人民健康需求和建设“健康”的护理团队,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根据护理部的工作,制定本片区护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一)履行一岗双责,重视反腐倡廉建设,保持护理队伍清正廉洁。
(二)持续改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创新延伸护理服务。
(四)配合医院的绩效改革工作,做好护士岗位的绩效管理。
(五)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长、护士工作能力及执行力,人文素养的培养,切实提升护理专业内涵。
(六)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
(七)创新思维积极开展护理科研与教学,推进护理专业发展。
三、护理工作质量目标
(一)各临床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目标:
1.住院患者、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0%。
2.分级护理工作质量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3.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95%(合格分≥90分)。
4.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合格率≥95%(合格分≥90分)。
5.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合格率≥95%(合格分≥90分)。
6.临床科室专科护理工作质量合格率≥100%(合格分≥90分)。
7.护理文书书写工作质量合格率≥95%(合格分≥90分)。
8.仪器设备、急救物品管理质量合格率≥100%(合格分≥95分)
9.消毒隔离质量合格率≥100%(合格分≥95分,其中一人一针一管一用执行率100%)。
(二)特殊区域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目标:
1.血液净化室工作质量总分100分,合格分≥90分。
(三)护理安全管理目标
1.保障患者安全需要:执行患者安全十大目标,规范护理行为,鼓励不良事件上报。完善风险评估,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全院各科室落实患者腕带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正确性。
2.急救物品齐全,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完好率100%。
3.节假日前护理安全工作质量合格率100%(合格分≥95分)。
4.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合格率≥95%(合格分≥90分)。
5.输血护理质量合格率≥95%(合格分≥95分)。
6.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100%。
7.患者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100%,除难免压疮外,年压疮发生次数为0。
(四)教学、培训工作质量目标
1.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质量合格率≥95%(合格分≥90分)。
2.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100%(合格分≥90分)。
3.急救技能考核合格率100%(合格分≥90分)。
(五)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各项数据准确,控制合理。专科护理措施落实率升高,监测正性指标上升,负性指标下降。
四、具体措施
(一)履行一岗双责,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年内组织对护士长、护理负责人进行集体廉政谈话1-2次。视具体情况对个别护士进行廉政谈话。
(二)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证安全。
1.片区各科室对本科室实施敏感指标管理,并在20__年的基础上对“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建立以及监测效果的敏感性、有效性进行分析、修改。护士长定期组织分析、学习、反馈、交流、改善,持续改进。大科每月进行督查。
2.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大科-各科室将对照各项质量考核标准遵循PDCA循环模式认真整改,体现持续改进,实行目标管理。
(1)科护士长:组织二级质控,每月全面检查1次。
(2)病区护士长:组织一级质控,每半月全面检查1次,下半月对上半月存在问题重点检查。在20__年实施的基础上对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考核标准进行修改。
3.三个专科护理小组修订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并指导临床有效落实,参与护理质量监控。规范各专科的技术操作流程,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4.鼓励各科室及专科小组开展PDCA、品管圈、专案项目改善活动,开展项目≥1-2项,参加护理部的展示。
5、鼓励护士参加医院10个专科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三)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延伸护理服务。
1.认真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版》,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责任护士落实整体护理包干制,每位护士分管8-10名病人,有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2.充实护理人力,满足临床工作要求。力争普通病房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0.48:1。
3.深入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多学科联合查房。加强督查指导,巩固已有成果。
4.鼓励科室以需求为导向开展专科特色护理,丰富护理专业内涵。
5.优化病人服务中心工作流程,为出入院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模式,改善服务品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6.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优质护理资源下沉。举办糖友之家、肾友之家、地贫之家等多种形式的讲座,提供面向人民群众的护理服务。
(四)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护理专业内涵。
1.创建一支出色的护理团队。
(1)完善专科护士的管理体系
①按照《专科护士考核认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要求,对专科护士进行使用和管理,为专科护士搭建平台,制定及完善相关制度,促进专科护士的持续成长和不断提高。
②年内培养专科护士3-4名,促进各临床护理专科发展。
③糖尿病小组、血液净化小组、康复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小组开展工作。
④各专科小组有自己明确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积极发挥专科小组的作用,用专科知识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对同业的护理人员提供专科指导和帮助。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专科小组活动,如专科讲座、专科质量检查。专科小组编制相关的流程、SOP等,促进和提高护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