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2024高中德育个人工作计划(通用22篇)

2024-09-15 11:21:42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2024高中德育个人工作计划(通用22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为指导,以“全员育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为要求,依据“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原则,导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还要从....

2024高中德育个人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为指导,以“全员育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为要求,依据“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原则,导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还要从思想、生活、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各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班主任等

  三、常规制度

  1.导师聘任制度。德育导师实行动态管理,一般一学年一聘。

  2.档案制度。为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对学生表现、考试成绩等逐一记录,分析对照,绘制学生学业变化曲线。

  3.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接待日制度和不定期的家访联络制度,导师经常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商教育之策。

  4.谈心与汇报制度。导师坚持每周与学生进行一次个别谈心,并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生活学习情况汇报。

  5.会诊制度。有德育出组织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年级德育会议,本年级的所有导师一起交流、讨论,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对策。

  四、操作方法

  (一)导师职责

  1.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

  2.深入调研,建立受导学生基本档案。

  3.领导每月调研一次,并汇总班级工作情况,完善策略。

  4.每周至少和受导学生沟通一次,每月家访一次,并做好记录工作,同时做好过程评价。

  5.德育导师,每月培训一次,并积极撰写德育导师工作案例和小结,学期结束,由领导小组统一评价和考核。

  (二)导师和受导学生双向选择

  导师与受导学生双向选择,具体步骤如下:

  1.向学生提供担任德育导师的教师名单。

  2.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要。

  3.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受导学生(困难学生)。

  4.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适当进行调配,最后确定导师和受导学生。其中导师和受导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比3左右。

  五、考核评估

  领导小组每学期对德育导师进行考核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黎里中学教师百分考核》。依据:

  1.导师的工作记录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德育导师工作记录手册等)

  2.受导学生及家长对导师的评价。

  3.受导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效果。(思想品德、成绩等方面)

  六、活动安排

  时间、工作内容

  2月

  制订“德育导师制”工作计划。

  3月

  召开教师动员会和学生动员会,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德育导师制”开始正常运作。

  4月

  召开德育导师第一次例会,一起交流、讨论,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对策。

  召开受导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提高“德育导师制”的实效性。

  5月

  “德育导师制”阶段性小结。

  召开德育导师第二次例会,介绍经验,分析个案;提出困难,寻找良策。

  6月

  开展受导学生及学生干部问卷调查。汇集和整理各反馈材料。

  做好导师工作考核和评估。认真总结“德育导师制”实施情况。

2024高中德育个人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我校本学期工作目标为指导,以学校常规管理建设为契机,以养成教育为基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校园礼仪和和社会礼仪为重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有机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设适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确立自信心和奋斗目标。工作重点为养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明礼仪的合格中学生。

  三、工作思路

  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以育人为工作中心;以全体学生为活动主体;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学生思想体验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在参与中发展。

  四、本学期常规工作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以和谐班风促优良校风。

  2、落实全员德育,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主题,面向全校教职工开展教育论文和成功教育案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3、加强学校德育信息化建设,创设校园德育网页,发挥网络德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构建师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

  4、加大不良行为学生转化力度,加强问题研究,执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管理,落实帮教活动,开展不良行为学生转化研究。

  5、加强住宿生管理力度,使住宿生管理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使住宿生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6、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培训,提高班、团干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向教育性、愉悦性方面发展。

  8、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

  (1)、继续加强班级量化管理,每月进行优秀班级的评比活动。

  (2)、继续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咨询率、面询率,注重实效。

  (3)、坚持和完善家访制度,深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4)、严格升降旗制度,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5)、办好广播、板报、橱窗,充分发挥宣传作用。

  五、本学期重点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加强规范化管理。

  (2)、开展“学生最爱戴的教师”评选活动,促进形成全员德育工作氛围。

  (3)、进一步推进新型班集体文化建设,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班干部、团干部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以“3.5日学习雷锋日”活动为为契机,组织全体中学生成立学雷锋小组,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公物、团结互助、文明礼仪等方面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与班级文化建设为相结合,以“清明节、劳动节、青年节、党的生日”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以班级文化建设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内容,抓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1、拓展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培育形式,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

  2、以活动为载体,在中学生中广泛开展平安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创建和谐校园。

  (四)加强法制教育和珍爱生命的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通过落实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和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光盘、录像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2、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1)、建立学校不良行为学生的总体档案和个体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进一步明确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职责,从思想、行为、学习、交友、家庭环境等各方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本学期进行成功案例征集与评比。

  (3)、要严格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管理,明确各自职责。在发挥导师帮教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同伴帮教的作用,对极个别严重不良行为学生政教处要定期与其谈话,不断增强转化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通过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做好学生个体、不良行为学生、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