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下学期学校工作计划(精选25篇)
四、家长工作
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对小班来说,家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努力达到教育思想上的一致,让家长尽快参与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来,正确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改变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具体形式是:
1、通过各种方法(例如:家长会、家访、书信、电话、面谈、留言信箱等)与家长沟通,用实际的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
2、进行家访工作,用较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全面沟通、了解幼儿的有关情况。本期我们两位老师准备有针对性的家访10人次。
3、采用家园联系册的形式及时将幼儿在班上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同时也方便家长与老师交流孩子进期在家情况。
4、在上学及放学时利用家长接送小孩的机会与部分家长沟通,听取家长的有关意见。
5、设置家园联系栏,让家长及时了解我们的活动情况,进行配合。
6、尽量挤出时间不定期召开小型的家长会,就有关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教育思想和经验。帮助观念陈旧的家长改变思想,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达成共识。
7、每天把家长的建议和要求记录下来,及时地加以解决。
8、通过园内组织的一些活动如:春季运动会、“六、一”儿童节、家长开放日等,让家长参与、配合,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
五、每月活动安排
(一)二、三月份
1、家长工作。
①在入园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共同进行入园的常规教育。
②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个性特征和身体状况。
③开家长会一次。鼓励家长按时送幼儿入园,尽量不缺席。
④请家长为幼儿准备毛巾、水杯,爱尿湿裤子的幼儿准备裤子。
2、本月教育目标
①愿意上幼儿园,顺利和父母分离,不哭闹。
②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不远离成人,不和陌生人走。
③对音乐感兴趣,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④并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事物的明显特征。
⑤喜欢做简单的模仿操,能按节拍做操。
(二)四月份
1、家长工作
①和老师一起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
②有针对性的和个别家长交谈,提出共同配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如给幼儿勤剪指甲等。
③告诉家长不给幼儿带零食或小玩具入园。
④开家长会一次。请家长积极配合搞好春季运动会。
2、本月教育目标
①喜欢户外运动,喜欢做模仿操
②喜欢唱歌听音乐,并随音乐自由表现。
③安静听老师讲话,喜欢听故事,能向老师和同伴说出自己的意愿和需要。
④知道不应乱丢废物,不乱吐痰。
⑤对于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幼儿,如杨璐娜小朋友,我们就要多鼓励让她大胆参与集体活动。
(三)五月份
1、家长工作
①与家长分别交谈幼儿在园各方面的情况,肯定幼儿的进步,提出需要家长配合教育的方法,如回到家可以问一问孩子,老师今天教了些什么,请幼儿说一说。
②由于天气逐渐转热,请家长注意幼儿每天定时午休,避免影响幼儿身体健康和学习。
③开家长会一次。请家长向老师提出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本月教学目标
①练习双脚跳,学习听信号走跑。
②在上下楼梯及大型玩具时,注意安全,不拥挤、打闹。学会轮流和等待,与好朋友友好的玩。
③学唱简单歌曲,按鲜明的节奏做简单的动作。
④理解语言要求,学说完整句。有说话的兴趣和愿望。能语意清楚的交谈。
⑤有参与游戏的兴趣和愿望。
⑥不打人,会说礼貌用语。
(四)六、七月份
1、家长工作
①坚持继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
②做好家园联系栏的内容,共同交流探讨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及教育理论的转变,落实好纲要目标。
③天气较热,教育幼儿不随便玩水,不吃生、冷、硬食物。
④教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生活常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⑤开家长会一次。配合老师做好本期汇报工作和结束工作。
2、本期教育目标
①运用多种感官发现夏季特征。
②知道“六一”是儿童节,参与活动。敢于当众表演,体验快乐。
③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④在集体面前讲出自己感兴趣的事,复述1至2个简单的故事,能背诵几首儿歌。
2024-2024下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篇12
一、指导思想:
在求真务实促发展、和谐创新凸人文、学习实践终关键、质量特色强名校的学校精神指导下,继续秉承优良的办学思想,开拓创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响应全面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号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实小全面开创二次创业新局面夯实基础。
二、工作要点:
(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实验。
1、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要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朗读作用的发挥。上课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创造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发散共享,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一年级课改要在上学期实验的基础上继续认真扎实地开展探索实践,注意积累典型课案和经验;非课改年级也要用课改理念指导和改革课堂教学,深入领会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编写思路、结构、体系以及教学要求的变化,用新观念、新教法教老教材。
2、继续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转变观念。要潜心研究了解语文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继续注意转变以下教育观念: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人才观,从培养“笔杆子”走向育人“打底子”;科学观,从“封闭”走向“开放”;目标观,从单一目标走向三维整合的目标。要继续努力将教改基本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过程的具体行为,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3、改革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价要从重教师转向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注意从三维目标的角度考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努力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基础性评价和创造性评价相结合。提倡学生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在评价中获得体验和发展。
4、加强课题研究。本学期继续开展“学生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的课题研究。本组教师要在总课题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个人课题的研究,争取多出成绩。本学期还将进行新一轮的课题申报和立项。因此,号召年轻教师从开学初就积极收集、准备材料,争取多一些申报课题能够在市、县级立项。
5、加强课改过程管理。本组教师要积极切磋教法学法,积极上好课改实践课、研究课,开展评课交流,及时反思、提炼和总结经验。同时要努力将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重视组内和组际之间的团队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教研组信息化建设步伐,整体促进教研组业务水平的提高,争创学校先进教研组。
(二)、悉心指导,优化服务,规范语文教学常规管理。
1、继续规范和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要加强管理,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应注意备学生,做到目中有人,留有一定弹性。作业练习要基础性跟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合理搭配,本学期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就以上要求及时调研、指导、服务。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