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中小学生近视调查报告(通用3篇)

2024-09-05 07:23:05报告范文打印
中小学生近视调查报告(通用3篇) 调查内容:调查时间:20xx年3月2日调查人:小组成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家用电视和电脑的普及为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眼睛近视的发病率逐年成上升趋势。....

中小学生近视调查报告 篇1

  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

  20xx年3月2日

  调查人:

  小组成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家用电视和电脑的普及为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眼睛近视的发病率逐年成上升趋势。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20xx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我们根据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设计了有关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反映各学校落实教育部有关规定情况良好,主要表现在:

  1、多数学校能保证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次数。有86.7%的同学反映学校每天组织了1-2次眼保健操。

  2、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所占时间较合理。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学校老师留给学生的家庭作业小学1-2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的同学控制在60分钟之内,初中等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据我们调查发现有38.7%的同学的家庭作业在0.5—1小时之间,有45.3%的同学的家庭作业在1—2小时之间。这说明老师留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不是很多,让学生有充足的活动和休息时间。

  3、学生座位调整符合要求。根据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教育部规定学校每月可调整一次学生的座位,我们的调查发现有63.2%的同学反映该班一周就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有13.2%的同学反映该班两周就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有18.9%的同学反映该班一个月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总体看来有95%的同学的反映符合规定的要求。

  4、定期组织学生检查视力较好。有91.5%的同学反映学校每学期组织同学检查过视力1-2次,仅有8.5%的同学反映学校从来没有组织同学检查过视力。

  5、保证了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有88.6%的同学反映学校除体育课外安排同学的锻炼时间是1小时左右。完全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标准。

  三、存在的问题仍应重视

  1、“防近”知识宣传力度不够。有61.3%的同学不知道20xx年9月4日教育部有关中小学生睡眠、用眼及作业时间的规定。有48.1%的同学认为学校没有有关“防近”知识的宣传。有51.8%名同学反映学校虽然有宣传,但是宣传单一。表现在:采用板报的占31.2%,采用墙报的形式进行宣传的有18.3%,课堂上老师讲的占70.5%,其他的占31.3%。

  2、超过一半的学生睡眠不足。根据规定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要保证10小时,初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要保证9小时,高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要保证8小时,据我们的调查发现有56.6%名学生的睡眠时间在8小时及其以下。这其中初、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

  3、大部分学校教室第一排座位与黑板距离较近。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教室第一排学生的座位与黑板的距离应保证2米及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符合这一标准的只占27.4%,还有72.6%的同学反映第一排座位与黑板的距离在1.5米及其以下。教室学生太多、较拥挤是造成学生前排离黑板较近、后排离黑板较远的主要原因。调查中有64.2%的同学反映本班学生人数在50人及以上,其中60人以上的占了一半多,甚至有些学校的某些班人数达到了70人以上,教室拥挤不堪。这种现象在市区一些重点中小学校尤为突出,严重超过了国家对小学每班45人、中学每班50人的规定标准。

  4、学校配备可调试课桌椅的比例不高。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每间教室应预置1—3种不同型号的课椅或可调试课桌椅。在我们的调查中有52.8%的同学反映他们教室的课桌椅不能够自动调节。

  5、教室的荧光灯较大一部分不能保证经常亮。国家规定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且灯管应垂直于黑板;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黑板照明应另设2盏横向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分布均匀,照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xx)要求。自然采光不足时应及时辅以人工照明。据我们的调查发现有29.2%的同学反映他们教室的荧光灯不能保证在教室采光不足时亮。

  6、老师拖堂现象较为严重。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关于任课老师是否能够按时下课、不拖堂,选择“是”的占被调查学生的33%;选择“不是”占被调查学生的11.3%;选择“偶尔拖堂”的占被调查学生的55.7%。

  四、建议

  据有关的医学知识表明:近视眼的形成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与遗传有关,虽然先天性与遗传有关,但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仍然能够保持孩子健康的视力;后天性的主要是与孩子的饮食习惯和平时的生活养成有关。一般说近视的发作时期主要是在幼儿园的大班、小学1—5年级,12岁以上的青春期。做眼保健操的目的主要是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眶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消除眼内的过渡充血,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故我们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做好如下几点:

  1、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检查学校对国家和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及《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的落实情况。

  2、学校在校内要加大对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的宣传力度。

  3、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加强联系和沟通,让学生在家少看电视和少上网确保学生在家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

  4、要引导学生的合理膳食,少食甜性食物和油腻性食物,多食维生素高的食物和水果。

中小学生近视调查报告 篇2

  目前,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不断下降,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

  20xx年,教育部作了一个《20xx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在此报告中,我国7至12岁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2.5%,初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4%,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7.3%,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0。0%,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目前,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而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至60%,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

  大量的医学研究证实,随着近视度数加深,各种眼病的发生率将显著增加,像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特别是高度近视更容易引起上述并发症,严重的可以致盲。学生近视,将影响中国高素质人才职业的筛选,缩小不少特殊职业人员的选取范围,它甚至成为高中生高考健康体检专业受限的首要因素,这一结果将是对实现中国二十一世纪健康目标的严重挑战。近视和其他的高危疾病不大一样,它并非是突发性的,而是渐进性的,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家长和学生都缺乏保护视力的意识和方法,所以要加强对防治近视的重要性及科学方法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形成足够的声势和氛围。国家以往推行的近视防治政策,主要是从中小学开始,以预防为主,随着我国在近视治疗这一块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的成熟,我们也会逐渐把关注点放在近视已经成型的大学生身上,对他们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筛查和实际捐助。

  我国患有不同程度远视力缺陷的总人群达3.45亿—3.51亿,远视力缺陷患病率高达27.8%—28.27%。其中,98%以上的远视力缺陷属于轻中度视力缺陷。我国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37—4.87亿之间。我国与视觉健康相关的机构设置与政策内容都围绕着防盲治盲展开,特别缺乏对整体视觉健康的关注和有效措施。在公共教育、预防保健、医疗保障以及社会引导等方面都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规划。

  6月6日是全国第20个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告别沙盲眼,关注眼健康”。6月5日,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公布了《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报告总结了我国视觉健康政策方面的弊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患有不同程度远视力缺陷的总人群达3.45亿—3.51亿,远视力缺陷患病率高达27.8%—28.27%。其中,98%以上的远视力缺陷属于轻中度视力缺陷。我国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37—4.87亿之间。

  一直以来,我国与视觉健康相关的机构设置与政策内容都围绕着防盲治盲展开,特别缺乏对整体视觉健康的关注和有效措施。在公共教育、预防保健、医疗保障以及社会引导等方面都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规划。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