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调研报告集锦(精选33篇)
专题调研报告集锦 篇19
农村土地利用调查报告
——以四川省邻水县鼎屏镇及其附近农村为例
四川省邻水县第二中学 陈洪良
一、 鼎屏镇概况
鼎屏镇位于邻水西部的小西河(护城河)两岸,北接城北,南连城南。城中心地理座标为北纬30°20′,东经106°55′。幅员面积7.64平方公里。
鼎屏镇地处华蓥山东麓浅丘地带,一般海拔350米,城后玉屏山,海拔396
米;城北镇境内西部为华蓥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5%,山区岩溶地貌显著,溶沟、暗河、落水洞、溶洞广为分布,东部为浅丘至中丘,御临河段平滩桥海拔302米;城南镇东部之沙鱼、磐明、花石3个村位于铜锣山西侧,平均海拔650米左右,西北角之石坝、新安一部分在华蓥山东坡,最高点海拔753米,中部为丘陵,关圣寨雄峙于御临河西岸,海拔570米。
鼎屏镇20xx年总人口74445人,其中乡村人口3725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
里9750人。耕地面积114.86公顷,乡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03公顷。
充分发挥川东高速公路网的交通优势和紧邻重庆的区位优势,把县城发展方
向定位为“重庆的后花园”、“重庆的旅游休闲基地”,着力提高城市文化氛围,建设一流旅游设施。成为广安市“十强乡镇”和“四川省乡镇经济综合实力100强”乡镇。20xx年,全镇粮食总产338吨,生猪出栏7500头,国内生产总值403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92元。土地利用现状
二、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全镇土地总面积763.50公顷。到20xx年底,在已利用的土地中,以农用地
(计119.18公顷)为主,占土地总面积15.61%,建设用地(计599.67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比重78.54%,其他用地(计44.65公顷)在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
为5.85%。
(一)农用地
鼎屏镇现有农用地119.1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5.61%。包括4类二
级地类: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
1、耕地
耕地总面积114.8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5.69%。分为3个三级土地类型:
其中有水田2730.53公顷,水浇地16.11公顷,旱地742.08公顷。
2、园地
园地面积0.9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71%。
3、林地 林地面积0.0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1.87%。分为2个三级土地类型:其
中有林地0.25公顷,其他林地630.38公顷。
4、其他农用地
全镇其他农用地面积3.39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0.73%。分为5个三级土
地类型: 其中设施农业用地55.42公顷,农村道路31.28公顷,坑塘水面57.07
公顷,农田水利用地21.46公顷,田坎936.00公顷。
(二)建设用地
鼎屏镇现有建设用地1317.21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9.27%。包括3
类二级地类: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
1、城乡建设用地
全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236.34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3.86%。其中分
为4个三级土地类型:建制镇700.91公顷,农村居民点491.51公顷,采矿用地22.35公顷,其他独立建设用地21.57公顷。
2、交通水利用地
全镇交通水利用地面积79.67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05%,其中分为4个三级土地类型:公路用地49.37公顷,管道运输用地0.05公顷,水库水面29.86公顷,水工建筑用地0.39公顷。
3、其他建设用地
全镇其他建设用地面积1.20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09%。
(三)其他用地
鼎屏镇现有其他用地44.6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5.85%。包括2类二级地类:自然保留地和水域。
1、自然保留地
全镇自然保留地面积57.19 公顷,占其他用地面积的27.53%。
2、水域
全镇水域面积150.64 公顷,占其他用地面积的72.47%。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20xx年,该镇人均耕地面积0.03公顷,而该镇耕地后备资源极其匮乏,辖区内无适宜开发和开发潜力较大的荒草地,通过土地开发整治补充耕地潜力有限。未来城镇建设、工业、交通将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大。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该镇农用地经营比较粗放,耕地中田坎比重较大,利用效率低。农村居民点
用地布局分散,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38.99平方米。建设用地产出效益低。部分建设用地闲置低效利用状况突出,影响到城乡土地问题的整体解决,制约着城乡的`协调发展。
(三)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村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普遍超标,且布局零散。城镇的建设中也存在统筹安排和协调不够、基础设施规模效益低及土地浪费现象。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切实保护耕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今后土地利用方向
1、落实目标,营造土地条件
落实邻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从鼎屏镇的土地资源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区域发展定位出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为促进该镇成为带动全县城乡统筹发展营造相应的土地条件。
2、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切实保护现有耕地。
3、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安排城乡用地
促进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营造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良好机制和环境,发挥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实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0xx年1月12日星期日
专题调研报告集锦 篇20
实习单位专题调研报告反映了学生对实习单位专业问题的基本认识与判断,调研报告应结合本专业知识,对毕业实习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如:成本核算、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会计信息系统、公司治理、投资与融资政策、纳税筹划等某一具体领域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报告内容必须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倡导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新见解;报告要求文字通顺、书写规范、表述准确,杜绝抄袭。为提高实习效果,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随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检查学生的实习效果。
考核形式:
实习单位专题调研报告为书面报告,文字要求4000字以上。 成绩评定:
成绩满分100分(按初评成绩、交叉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加权平均计算)。
实习单位专题调研报告结构安排
1.实习单位专题调研报告是对某一企事业单位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典型现象或采用的管理模式进行系统深入探讨,其正文一般采用的结构如下:调研单位简介、问题调查、原因剖析、启示建议、主要结论。
正文内容分成5部分,安排如下:
(1)调研单位简介。主要交代单位基本情况;内部组织结构及财务岗位介绍。
(2)问题调查。主要描述调研单位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典型现象、描述实践中存在的财务专业问题或长处。
(3)原因剖析。主要是应用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
(4)启示建议。主要提出对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启示与借鉴意义,同时也可以对相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5)主要结论。主要是整篇报告的总结,应该鲜明、精炼、完整、准确,同时也可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实习单位专题调研报告常见问题
(1) 调研报告格式问题,学生撰写的报告未按标准模板撰写,很多同学未按照五部分结构撰写文章,将第二部分“问题调查”与第三部分“原因剖析”合并一起。同时存在很多低级错误,如:格式错误,错别字较多,标题过长,关键字不关键,摘要被写成引言,用词口语化等,说明部分同学未认真阅读模板说明,态度不认真。
(2)专题调研报告不“专”,描述内容过于宽泛、肤浅,发现的问题及对策缺乏针对性,与调研单位并不相关,文章“假大空”,说明部分同学未深入调研,存在“走马观花”现象。
(3) 选题视野窄,选择“内部控制、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货币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视角较多,而围绕“纳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盈余管理,工资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利润分配制度、会计核算组织形式,凭证种类、格式及传递,账簿种类及格式,报表种类, 投融资管理、内外部审计”等角度较少。
(4)内容主次不分,对调研报告的核心“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部分论述笼统、简单,而围绕调研单位简介等花费大量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