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调研报告集锦(精选33篇)
【全文】
按照《关于开展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x市经信办[20xx]63)号文件精神,xx区经信局组织专人负责调研,经过一周调查整理,发现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势头明显加快,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规上企业增加至78家,现在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得到规范。
目前,xx区工业企业产品主要销住四川省、陕西、甘肃、云南等西南,西北地区。政府也多次组织秦巴商品交易会,借以提升本地企业形象,促进本地企业产品销往外地。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在本地销售情况不是很好,基本上只能占整个销售的15%左右。
如何做好引导本地工业产品在本地销售,我认为要做好几下几点:
1、鼓励、支持“造”产品加强本地销售
要引导、扶持企业重点培养本地市场,拉进本地经销商,在此基础上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开拓本地市场,一要在当地商场、超市设立专柜销售本地产品。如在各超市、商场设立“特产”专柜,集中展示。二要开设特色专营店、直营店,方便本地居民选购,扩大影响力。三要加强行业联合,开设大型同行业品类特色店,如鞋业展场、家具展场等。四要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政府采购应优先选用本地企业产品,对本地自主创新的品牌产品可设定一个支持比例。
2、继续加强品牌建设
借鉴沿海企业成功经验,视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宣传和包装,进一步强化产品品牌建设,争创省级名牌、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
一是政府从财政上要加大对企业创新和品牌建设上的投入,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二是出台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建立利益补偿机制,鼓励更多民营企业走技术创新和品牌发展之路;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在档案管理、职称评定、技能培训、户籍转移等多方面做好配套服务;
四是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形成政府鼓励、社会支持、公众参与、企业努力推动的争创品牌浓郁氛围。
3、重视销售网络和渠道建设
营销网络渠道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其市场制胜的法宝。引导企业制定长远、全局性的战略规划,树立行业竞争意识和渠道内合作意识,通过渠道差异化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利用渠道优势,节约营销资源,实现最大利益,提升品牌形象。同时,建立有效的联盟或合作关系,稳定渠道成员间利益关系,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共享渠道资源,塑造整体竞争优势,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4、加强产业升级和提升产品的档次
消费者对于产品价格的敏感度已经下降,而更关心产品质量和使用结果。因而要鼓励企业炼好内功,以差异化为企业发展原则,加大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掌握市场定价权,推动“达区造”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专题调研报告集锦 篇12
一是政府各部门缺乏有效的农村扶贫开发资源整合机制。政府各相关主管部门安排到贫困地区的各种扶贫资源没有真正形成合力,资金分散、项目重复、多头申报、分头实施、各行其是的问题普遍存在,“整体推进”效果不明显,扶贫效果大打折扣。二是由于资金短缺,致使项目后续管理工作滞后,影响了扶贫贫项目综合效益的发挥。如农村道路维护问题、安全饮水工程后续管理和水价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银行贷款门槛较高,贫困户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有效抵押物,普遍存在到户贴息贷款落实难的问题。
监督问责不严。问卷调查显示,40%的认为对干部责任追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造成“庸懒散软”的重要原因;20%的认为对职能部门的监管仍然不力。比如,控违拆违等一些综合性工作,由于各部门之间职责界定不清晰、不明确,导致问题出现后,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无法追责到人、到岗。在追责过程中,对一般干部追责多,对领导干部追责少;对不作为、乱作为等“大问题”追责多,对慢作为、伪作为等“小问题”追责少;重行政问责,轻经济处罚;重经济领域,轻社会领域,对一些“人情第一,感情至上”的干部缺乏问责。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设想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深化改革和有关商务经济发展的精神,紧扣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突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和项目建设两大重点,拓展外经、外贸和消费三大领域,依托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宜昌特大城市建设和枝江中等城市建设四大新增长点,全面推进全市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到“十三五”期末的20xx年,全市完成外贸出口总额4.62亿美元,年均增长12%;利用外资总额7461万美元,年均增长1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亿元,年均增长13%;限上企业年新增15家以上,总数达到281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力争在“十三五”期末接近50%的水平。
(三)重点工作
1.抓好商贸项目建设工作。抓住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大机遇和宜昌市建设特大城市战略,大力招引商贸项目,建设商贸物流大市,到“十三五”期末总投资600亿元的14个重大商贸项目争取全面开工建设。
市政府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对《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意见建议。市长费高云出席会议并讲话。
“十三五”期间我市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总体定位是:依托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立足枝江,服务荆荆宜,辐射鄂西和渝蓉,建成集现代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区域性市场中心。
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构建“一核,两心,七节点”的大商贸流通体系:“一核”即一个核心商业圈,以民主大道为主轴,向两厢拓展,打造充满现代活力和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核心商业聚集圈;“两心”即在城西新区和城北新区建设中形成城西商务金融中心和城北仓储物流服务中心;“七节点”即安福寺、白洋、顾店、百里洲、七星台、问安、仙女七个镇建设“一镇一品”的特色商贸物流节点。具体措施如下:
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坤泰龙城、久鼎家园、粮食局饲料公司、馨园居北侧平房、中华新村、石油公司东侧原物资局、石油公司家属院、原县医院东侧平房等危旧平房改造项目;完成占地67.6亩的老管厂搬迁及周边拆迁工程,适时启动商住开发工程;按照拆迁改造政策程序有序实施县委东侧、职教中心东侧、百度小区西侧、福源小区南侧、原新兴路小学周边、火车站广场北侧、原电力局办公楼南侧、人行北侧、第二幼儿园周边等区域旧平房拆迁改造项目。
一是建设一个中心商务区,即城西新区中心商务区(CBD)。在城西新区规划建设中,集中规划引进金融、商业、贸易、信息等服务机构,完善商务办公、酒店、公寓、会展、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形成枝江中心商务区。
狠抓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平安。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对安全工作也没有丝毫放松,始终把安全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一是结合村情校情,进一步制定完善各种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成立各项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并不定期开展各项安全演练;二是拟“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发至每一位家长手中,让每一位学生家长自觉参与到管理学生安全工作之中;三是层层签订责任状,即校长跟各班主任签订,班主任跟学生家长签订,做到责任到人,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四是每一位教师充当学生家长,对每一位学生关心备至,尤其恶劣天气,实行教师分片护送学生制度,深受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评价。
二是建设两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即礼化路商业综合体和民主大道滨江商业综合体。利用礼化路原枝江宾馆及周边区域,民主大道江边东西两厢老城区,建设两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每个占地在100亩以上,体量在10万O以上,集超市、百货、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成为民主大道核心商圈的重要支撑。
三是建设三条特色街,即董市老街明清文化街、马店水库生态风情街、团结路IT数码街。利用董市老街及周边区域,修复明清古建筑,形成以明清文化、餐饮、旅游纪念品、影像、书画等为特色的明清文化街。依托马店水库,在水库周边生态圈内,开发以农家乐、绿色采摘、特色餐饮等为主题,集观光、休闲、餐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风情街。以团结路卫生巷至公园桥头街段为主体,设置IT数码产品大型专业店和专卖店,适当布局婚纱摄影、中西简餐、咖啡茶座等,形成现代氛围浓厚的IT数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