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项目自查报告(通用3篇)
沼气项目自查报告 篇1
根据晋农监管发[20xx]3号文件和市农业局有关要求,我县农村户用项目建设领导组有关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对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检查。结合本县实际,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执行情况:
20xx年12月农业部批复我县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1500户,涉及10个乡镇、32个行政村。分别是:青羊镇各峪村30户、小东峪村30户、崇岩村50户、白马村30户;西沟乡赵店村40户、石埠头村40户、青行头村20户;龙溪镇南小沟村30户、井泉村80户;东寺头乡井底村55户;虹梯关乡槐树坪村70户;石城镇枣林村20户、王家庄村70户、和峪村80户;阳高乡河南滩村20户、石泉沟村10户、周家峪村15户、后家滩村20户、车当村60户;中五井乡留村70户、北头村60户、中五井村70户;北社乡河东村30户、高岸村30户、西社村90户、下社村30户、南社村30户、河北村20户、常家村60户;苗庄镇苗庄村90户、北甘泉村90户、南五马村60户。通过检查,目前,我县正在按照批复要求在各个项目村认真实施沼气建设。
二、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
该项目总投资4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0万元,省配套36万元,市县配套24万元,农户自筹270万元。目前实际到位资金290万元,其中:县配套20万元,农民自筹27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14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0万元(物资折价),县投资12万元,农户投资72万元。在财务管理上严格按照国债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实行专帐专户,专人管理,不存在挪作它有用现象。
三、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项目批复后,农业局高度重视沼气建设项目,成立了环保站,组建了沼气项目建设队伍,强化了沼气技工管理,实行挂牌上岗,持证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截止目前已完成沼气户365户,在建146户。
四、项目管理情况:
县里先后成立了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建设领导组,出台了《20xx年度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建设实施方案》、《20xx年度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管理办法》和《沼气技工管理办法》。在项目建设中实行县环保站全面负责全县沼气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质量监督、县级各部门职责分明、协调配合,项目管理人员包乡蹲点到户、采取乡镇行政首长负责制、村级村长负责制的办法。沼气技工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国债项目标准要求施工。层层签订任务责任书和安全目标责任书,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五、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不平衡,有些乡镇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已完成任务的30%-50%,而个别乡镇却进度缓慢,动作不大,有等待观望的情绪。
二是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了沼气项目的整体进度,没有把沼气项目当作一把手工程和富民工程来抓。认为上项目就是为了要资金,资金不到手就不干工作。
三是技工队伍建设比较滞后,技术服务水平较低。表现为技工数量不少、但相比之下质量差,在个别项目村出现了沼气池建设施工不太规范现象。
四是畜牧养殖业发展缓慢,影响了农民发展沼气的积极性,制约了沼气的发展。目前,我县的个别项目村集中建成沼气池的不少,但存在无粪可装或者装粪量不足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五是沼气的综合利用率低。由于广大沼气用户对沼气的综合利用知识认识和掌握不够,导致建成的沼气池没有充分发挥出沼液、沼渣的综合效益。
六是沼气项目建设奖金不足。建一个8m和10 m沼气池总投资3000元左右,中央和地方投资仅占1/3,由于今年建材和工资上涨,加大了沼气户的投资,农民的建设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沼气项目自查报告 篇2
天德乡卫生院位于舒兰市区北约10公里,辖区服务人口16440人,下辖6个村卫生室,3个村卫生室分室。卫生院占地面积约20xx平方米,建筑面积710平方米,核定床位20张,核定编制17个,实际在岗16人,其中外聘1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人。
近三年来,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安排部置,我们深刻领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精神,结合本院实际,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努力实践,大胆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一、基本做法:
(一)认真学习,找准症结,统一思想认识。20xx年6月,我市召开全市“医改”动员大会,正式启动了以基本药物制度和开展公共卫生均等化工作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我院先后组织召开了不同层次的会议,认真学习医改相关文件,解读政策,领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抓住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一是召开院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学习讨论政策,分析卫生院存在的困境;二是召开职工大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医改政策和市政府的要求上来,解决认识上的误区和理解上的差距,争取医务人员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三是卫生院成立医改政策研究小组,由院长带领相关人员,做好医改前各种基础数据的测算工作,重点对单位的药品库存、人事、财务运行等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分析,归纳梳理出突出问题:
1、存在“以药补医”,导致医生开大处方,过度用药现象;
2、人才匮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
3、面对新形势,原有的经营方式、核算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改革需要;
4、原有的管理机制、考评体系不健全。这些严重制约着我院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转变工作理念,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明确卫生院新的功能定位,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创新管理机制,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着力提升基层卫生管理水平。
一是推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切入点推进医药综合改革。我们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规范医生用药行为,采取发放宣传单和面对面咨询等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基本药物政策,逐步引导患者的用药习惯。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了药品库存清理。同时,配备一名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操作人员,现已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品。每月制定1-2次基本药品采购计划,实行了网上集中采购、零差率销售,并执行了省平台网上结算。截止到20xx年5月末,我院销售基本药物总金额达到25万元,为群众让利10万余元。
二是推进实施补偿机制改革。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卫生院建立“收入汇缴户”和“基本支出户”,从20xx年10月份开始对医疗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进行专户核算管理。医疗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所需的经常性支出由市财政按照预算计划核定安排,离退休人员工资财政予以全额补助。市财政采取先预拨后结算序时拨付,并安排部分资金由于医院业务周转使用。卫生院实行成本核算,加强公务费、业务费、招待费等支出管理以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保证医疗费应收、尽收。
三是推进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核定编制、科学设岗。制定了《舒兰市天德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以市编办核定的`编制数为基础,参照卫生院科室设置的基本要求,结合卫生院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在核定的编制内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数量和构成比例;严格准入,竞聘上岗。认真执行准入资格制度,实行医疗卫生人员从业准入。首先院长是由市卫生局采取组织考核、民主测评方式选聘,与市卫生局签订聘用合同,履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其次职工采取竞聘上岗,按照资格审查、考试、考核、民主评议等程序依次进行,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并及时通知在外自谋职业、停薪留职的正式在编职工回院参加竞聘上岗。竞聘上岗的在编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竞聘上岗被聘用的非在编人员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妥善清退临时聘用人员。清理了4名临时聘用人员,没用出现上访事件。现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数的70%。根据卫生院实际工作岗位需要,按政府规划编制完成了两年内人才招聘计划,已经报到市编办,准备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配齐空编。
四是推进实施绩效考核工资制度。绩效考核工作是我们医改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工资分配向业绩突出、贡献大、风险高的岗位倾斜,拉开收入距离,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1、总额预算,实行单位、个人两级绩效考核管理。市卫生局在摸清卫生院人员、资产、管理、经济运行状况等情况的基础上,对卫生院实行绩效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卫生局负责对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同时作为医院评先奖优和医院正副职领导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卫生院负责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收入挂钩。医院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两个部分。将原工资构成中艰苦边远津贴、剩余补贴、房补、取暖费等部分定为基本工资;原工资构成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浮动工资、阳光工资、绝对额和护士10%津贴做为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其中50%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另5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第13个月工资做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基础性绩效工资的考核分配根据每月考勤、医德医风等情况按月发放,事假、旷工扣除标准,按照卫生院管理制度执行。扣除的基础性绩效工资纳入单位每月考核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再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采取每月提取全院参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资金总额的5%作为单位奖励基金,剩余部分统一发放。奖励性基金总额的50%用于奖励综合考评优秀、有突出贡献的人员,30%用于奖励工作量大的人员,20%用于奖励部分特殊岗位人员,但获得奖励性基金的人数要不超过职工总数的40%。按季度发放;责任院长、副院长个人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40%统一发放。若单位年末绩效考核得分≥80份,为合格,可全部兑现院长、副院长个人部分的60%奖励性绩效工作;若单位考核得分<79份的,为不合格,不予兑现责任院长、副院长个人部分的60%奖励性绩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