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实习报告集锦(精选29篇)
写教案,教案也是教学前的重头戏.郭老师先让我们参考她教案,看了她以前写的教案,一个章节,最简单的教案就有12页,看得我有点傻眼,而且写的时候要把上课时会加的连接词全都写到教案里去, 就怕到时候忘词。为了第一节课的教案,我接连奋斗了几个晚上,总算捣鼓出一篇篇像样的教案。虽算不上精品,但至少在上讲台前要有充足的准备。
上课,小学生的课堂,可以充分看到小学生活泼,好动,淘气的一面,有的时候会叫你哭笑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要维持好课堂纪律并操纵整个课堂是很难的。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情景,由于紧张,刚开始说话有些结巴,但很快就适应下来了。在愉快的学习中,第一堂课以胜利而结束。后来上课,运用的基本上是五步教学法。在不是很活跃的班里上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尽量会把warm- u!弄得很有意思。唱歌会伴上动作,让学生们积极配合我上课。课中还经常运用游戏教学,寓教于乐。而在活跃的课堂上用的是鼓励教学法。而且针对不同的年级,运用不同的方法带动他们快乐地学习。运用实物教学的方法,学生课堂上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因材施教的方法也得到验证。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真的很实用,学生在课堂中的优秀表现让我惊讶不已。
课后,作为一个老师,在作业批改方面当然也要下功夫。第一次拿到三年级学生的作业时还是大吃了一惊。现在的孩子真的了不得,相当一部分的孩子英语写的特别棒。跟英文字帖真的没多大区别。不过,有些孩子真的很骄傲,经常会很粗心地写漏字母或单词,还有标点符号。对于这些就得在仔细上下功夫了,不是一个大的对号就完了,得仔细看,四线三格都得严格地按照规格来写,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的孩子的的作业写得真的很完美,对于这类孩子,当然不会忘了奖励,贴画算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了。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老师真的很需要细心和耐心。那么多班级,好几百本作业本,老师都要认真批改。随堂练习也是很重要的作业。个别的孩子有拖拉的习惯,老师还真的很耐心,好多次中午放学了,我们还在陪着学生写作业,孩子要不就是忘写了或者个别的不会写空着。在这时候,老师当然不能闲着,一个个指导,直到班级的都收上来。随意地在学校食堂吃饭,中午午休的时间肯定是没有了,这时候回到办公室准备下午的课。刚开始的几天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很快就适应了。同时也觉得这样做从心底会涌出一种幸福的感觉。
郭老师在管理上还真有法宝,尤其是在课堂管理上,让我万分钦佩,同时也让我大开眼界。她的课不失严肃,但也不缺少活泼。可见她真的是下了功夫总结平时上课的细节。小学生多好动啊!你要他们45分钟都老老实实坐在位置上不动时很难,即使坐着也未必能集中精力听讲。作为老师当然要有自己的法宝了,在孩子们想说话的时候,让他们大声对着同桌复述课文,背诵Let’s chant! 的部分这样一来过了瘾,又在这种过程中学到了东西。讲故事和对话部分,让孩子们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让孩子们多发言,锻炼他们说的能力,同时不
时表扬他们。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高了。孩子们是越表扬越好学啊!在我上课的时候,当然不会忘记把这些法宝拿出来,同时在上课表现很好的学生,都会得到我的红花。课后,也不会忘了和孩子们交流,好学的孩子在下课后还会找老师背课文,这种孩子更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只要方法是正确的,成效当然很好,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都会变浓厚。
要注意师生关系的处理,有修养、有学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的老师最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对老师上的这门课就会有浓厚的兴趣,这门课的成绩一般都会很不错。在平时的与学生相处中,格外注意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在我要离开的时候学生们都恋恋不舍,估计这就是原因吧。
真正体验了才知道,在学生进步的时候,老师在背后默默付出了多少汗水。郭老师,把所以孩子家长的手机号码都统计起来,一个个加为飞信,每天下午都会按时地给每个学生的家长发作业。让家长一起陪着孩子学习。在与家长沟通这个问题上,指导老师真的做得很好,80后的老师,在运用科技方面,比前辈们还是稍微先进些。老师随时都可以和家长们沟通,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受到老师和家长同时的关心和督促,这些孩子日益进步。没有蠢学生,在受到关注下,他们都会渐渐进步成长。上学期末,郭老师带的班的英语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这都是努力付出的结果啊!当然,看到学生们的进步,这是对老师辛勤付出最好的回馈。
实习老师,是个很特别的存在。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被班级里学生叫宋老师好的时候的那种错愕,然后自如反应,点头示意。仿佛重回小学时代一般,只是是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学生,以老师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了,这种感觉很奇妙,一种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被尊重,被喜爱的感觉是那么地有成就感。在这五周时间里,总觉得时光的脚步是那么地匆忙,让我来不及记住每一个学生的笑脸,只是他们一声声“宋老师好!”时刻在耳边回荡,让我在空闲的时间里不忘拿出来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