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验收申请报告集锦(精选34篇)

2024-06-08 22:29:09报告范文打印
验收申请报告集锦(精选34篇) 责任公司:我单位施工的关中工具公司棚户区改造项目10#楼工程经过项目部检查和公司的核查,认为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特此申请竣工验收,请你们组织相关单位给予检查核验。....

  5.提升系统

  主斜井绞车房安装1台JTP-1.6×1.2P型提升绞车,数字和机械深度指示器,防过卷、防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臵等安全保险装臵运行正常,主斜井上部设有阻车器、斜巷内设臵有跑车防护装臵均工作正常,发挥作用。一水平副暗斜井、二水平副暗斜井各设有一套RJY22-35/500(A)型架空乘人装臵,配套设有综合安全保护装臵。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生产能力设计。

  6.运输系统

  +838m水平运输大巷铺设15kg/m钢轨、轨距600mm,采用CTY5/6G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机车牵引矿车运输,一次牵引20辆装煤或15辆装矸矿车运输。井下运输平巷未超过1500m,未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生产能力设计。 7.供电系统

  矿井采用两回10kV电源线路供电。其中,一回电源来自荥经县石滓变电站;另一回10kV电源来自岗上变电站。供电基本正常,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生产能力设计。

  8.排水系统

  井下共设2个排水泵房:+838m水泵房、+748m水泵房。 +838m水泵房3台80MD-30×5型离心式水泵(1台工作、1台检修、1台备用)。排水管路为两趟ф108×5无缝钢管,直接排水至地面。水泵流量为41.8 m3/h、扬程150m、电机功率37kW。

  +748m水泵房3台100D-45×6型离心式水泵(1台工作、1台检修、1台备用)。排水管路为两趟ф159×6无缝钢管,直接排水至地面。水泵流量为84.2m3/h、扬程270m、电机功率110kW。

  矿井+838m水平正常涌水量19.33 m3/h、最大涌水量38.67 m3/h。+748m水平正常涌水量53.17 m3/h、最大涌水量106.33 m3/h。设备运行正常,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生产能力设计。

  9.地面生产系统

  地面工业场地采用轨道运输方式,铺设22kg/m的钢轨。原煤从主斜出井经地面车场,卸入储煤场,储煤场容量3500t,原煤经装载机装车,由汽车外运销售。系统运行正常,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生产能力设计。

  10.供水、消防、防尘洒水系统

  矿井在+959.40m回风斜井附近,建有一个池底标高为+1000m、容量为484m3的高位水池和一个池底标高为+1030m、容量为300m3的备用高位水池。井下防尘洒水与供水施救共用一套系统,井下供水管路经回风斜井至井下各用水点,供水主管为ф108×4.0mm钢管,干管为ф76×5mm钢管,支管为ф57×3.5mm钢管。井下主要巷道敷设有防尘供水管道,安设有三通阀门,在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各掘进工作面、原煤装载点等处安设有喷雾洒水净化风流装臵。系统运行正常,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生产能力设计。

  11.安全监控及通讯系统

  矿井安装有KJ90NA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完善,各类传感器配备齐全,运行正常。矿井配备一台KTJ-101型数字程控调度机,装机容量60门,调度室、监控室、压风机房、主要通风机房、绞车房、车场、变电所、避难硐室、各采掘工作面均设有电话直接与调度室相通。系统运行正常,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生产能力设计。

  12.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安装有KJ237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系统设臵分站4台,读

  卡器22个,配备人员识别卡220张。人员定位系统信号传输线路等设备设施、系统运行正常,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生产能力设计。

  13.压风系统

  矿井在地面建有固定压风机房,安设2台OGFD-20.2/10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排气量20.2m3/min、压力1.0Mpa、配套电机功率132kW;2台OGFD11.5/10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排气量11.5m3/min、压力1.0Mpa、配套电机功率75kW。输气主管为ф159×6mm无缝钢管,支管DN57×3.5mm无缝钢管,送至各用风地点。管路上每100m安设有三通及阀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等处安设有压风自救装臵。系统运行正常,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生产能力设计。

  14.紧急避险系统

  矿井在+838m水平和+748m水平分别建有1个永久避难硐室,硐室额定避险人数分别为50人、60人。避难硐室内安设有相应的设备、设施。系统运行正常,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生产能力设计。

  (三)试生产范围

  试生产期间,矿井布臵+838m、+748m两个水平,+838m水平布臵1个上下连煤层对拉生产工作面(工作面编号1121)和1个对拉备用采煤工作面(工作面编号1122);全矿共布臵3个掘进工作面:+850m底板运输巷和1123工作面运输巷为炮掘机装掘进工作面;+748m上下连底板运输巷为机掘工作面,配备1台EBZ132型掘进机。

  采煤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开采,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采用MG170/410-WD 型采煤机落煤,采用DW20-300/100X单体液压支柱配DJB—1200金属铰接顶梁支护,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两个单工作面各配备1台SGZ630/220型刮板输送机,运输巷安装1台SGB620/40型刮板转载机和1台DTL80/40/2×75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输至煤仓,在+850m底板岩石运输巷装入矿

  车。工作面长2×94m,煤厚1.3m。矿井采用“三〃八”作业制,对拉工作面两翼交替循环作业方式,循环进度1.2m,对拉工作面日推进度1.8m,正规循环率80%。

  (二)试运转时间、实际产量及销售量、工作面回采率 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1121对拉采煤工作面推进121m,平均煤厚(采高)1.30m,工作面长2×94m,动用储量4.04万t,采出煤量3.92万t,工作面回采率为97%;经过约6个月的联合试生产,整合工程项目各系统运转正常。矿井共生产煤炭40868吨,月平均产煤6812吨,日平均产煤285吨。掘进1668米,月平均掘进278米,日平均掘进11.59米。销售煤量38100吨。

  (三)试运转预期目标和效果及存在主要问题 1.试运转预期目标和效果

  (1)矿井主要系统及设备运行情况状态良好,均达到了试运转的预期目标。

  (2)各大系统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年。

  ?矿井采掘系统能力 16.41万吨/年 ?矿井通风系统能力 20.35万吨/年 ?提升运输系统能力 18.93万吨/年 ④井下排水系统能力 19.78万吨/年 ⑤矿井供电系统能力 20.19万吨/年

  ⑥地面生产系统能力 23.76万吨/年 ⑦瓦斯抽采系统能力 17.70万吨/年 2、试运转存在主要问题

  (1)胶带输送机时常发生皮带跑偏,皮带上煤时自动停机等问题。 (2)空气压缩机排气量低于正常值、压力过低等故障。 针对上述问题矿井在试运转期间进行了认真整改,达到了正常安全运转。

  十一、项目效益与建设效果分析

  1.销售收入:目前原煤销售价格为350元/吨(含税价),矿井达到正常生产阶段的年销售收入为5250万元。

  2、税金:矿井投入正常生产后,每年应上缴国家财政税金为601.67万元,吨煤税金40.11元。

  3、原煤生产成本:经计算,达产时原煤生产成本198元/t,其中:固定成本118.4元,可变成本79.6元。

  4、效果分析

  按正常生产计算矿井的全年销售总收入为5250万元,生产总成本为2970万元,销售税金601.67万元,利润1678.33万元;扣所得税(25%)后净利润419.582万元。经计算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如下: 投资利润率:

  年利润总额419.582×100%=×100%=18 %

  项目总投资2397.79年利税总额1678.33投资利税率: ×100%=×100%=69%

  项目总投资2397.79投资回收期:

  项目总投资2397.79== 5.7年 419.582年利润以上指标反映矿井投资利润率较设计偏低,投资资金回收期会增长,盈亏平衡周期会增长。原因是由于近几年来物价上涨,煤矿安全投入资金增大,又由于煤炭市场价格的下滑,但煤矿通过精细化管理,仍具有一般经济效益。

  河坪煤厂整合工程的建设将增加地方税收及财政收入,并解决地方一定的就业机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该

  项目的建设为周边生活生产用煤提供了宝贵的煤炭资源。

  河坪煤厂整合工程的建设,通过建设锻炼了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提高了实际工作中的工作能力。

  十二、项目建设单位预验收情况

  (一)总体评价

  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整合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审批、施工建设到竣工验收,符合煤矿建设项目管理程序。项目完成了设计的工程量和工程投资,建设内容与初步设计基本一致,工程质量经煤炭工业四川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认证合格,安全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等专项验收合格,各生产系统运转正常。

  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有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矿井各生产系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各系统均达到15万t/a设计生产能力。矿长及特种作业人员均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矿内外、井上下通讯畅通,矿图与实际相符,安全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矿井管理机构和收尺制度、交换图制度、头面核定制度、密闭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二)验收结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