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精选24篇)

2024-09-28 11:36:47报告范文打印
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精选24篇) 前言:日前,我也加入了留守儿童父亲的行列。作为孩子的家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特别无助与辛酸。由于物价飞速上涨,日常消费快速提升,生活节奏日渐迅速,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得不寻求工作(老伴),这样一来孩子的生活问题就是个难以....

  三、构成的因素

  由于我县留守儿童存在的量大,涉及的面广,近而在开展的留守儿童的工作中还有必须的难度,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我们县对留守儿童工作做了必须的努力,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务必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构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资料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家庭原因。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期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期望给下一代成长带给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取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潜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构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3、教学原因。由于教育资料、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加之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忙与疏导,需要透过教师、透过群众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构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而这些教育资料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四、对策及推荐

  1、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发展农村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2、贯彻落实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到流入地就近入学。夫妻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流入地就近入学,是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基本措施。根据20xx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以流入地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两为主方针”,学校要尽力就近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且要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流动儿童理解教育创造条件,不断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3、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督网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心里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20xx年,县妇联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首先以县第四中学为例,建立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就是让这部分学生住校,教师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以多种方式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此刻该学校有留守班级3个,近160名学生。

  4、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妇联要充分发挥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的职能及在家庭中的工作优势,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要认真履行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着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家教服务网络,进一步规范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改善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加强对外出务工父母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引导,真正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职责和义务。

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篇22

  一﹑调查背景

  谷撒地,

  薯叶枯,

  青壮打工去,

  收禾童与翁,

  留守问题怎么办,

  我为儿童鼓与呼。

  我所在学校,地处西秀区大西桥镇三铺村,滇黔铁路,贵黄公路,沪昆高速,省道都从境内通过,交通便利,历来这里的村民很多都是上云南,下贵阳从事生意,近十年来,随着打工潮的兴起,青壮年在外人员更多,导致留守家庭增加,使“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新名词,。近两年,虽然国家出台很多鼓励农民工回家创业,但留守儿童的比例任然高居不下,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教育状况,身心发展让人堪忧。

  二﹑调查方法和内容:

  (1):对全校留守儿童人数的调查和统计;

  从统计数据来看,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为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略多。在一些班级,留守儿童几乎占到全班人数的一半。其中,双亲留守儿童人数为105人,所占比例为105÷11194.59。

  (2):问卷调查;

  在对全校111名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中,发放试卷126份,收回126份,答题情况为:

  问题一:你的爸爸和妈妈是什么时候去打工或经商的?

  A:3_4岁父母就外出的有32人, 占32÷126﹦25.4℅ B:5_7岁父母就外出的有69人, 占69÷126﹦54.76℅

  C:8_10岁父母就外出的有21人, 占21÷126﹦16.7℅

  D:10_12岁父母就外出的有4人, 占4÷126﹦3.2℅

  从问题(1)中,可以看出,有80℅的留守儿童,父母在7岁以前就外出了。 问题(2):每年你的爸爸和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回来几次?

  A:回来一次的有76人,在春节回来, 所占比例为76÷126﹦60.32℅ B:回来两次的有38人,在每年的春节和放暑假的时候,所占比例为

  38÷126﹦30.16℅

  C:回来三次至十次的有3人,时间不一定,所占比例为3÷126﹦2.38℅ D:达到每月回来一次次以上的有9人,时间比一定,所占比例为9÷126﹦

  7.14℅

  问题(3): 你现在和谁生活在一起?他们能辅导你的学习吗

  A: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他们不能辅导自己学习的有106人所占比例为121÷126﹦96.03℅

  B:和叔叔在一起,能辅导自己的学习的有3人,所占比例为

  3÷126﹦2.38℅

  C:和亲戚在一起,不能辅导自己的学习有2人,所占比例为

  2÷126﹦1.58℅

  问题(4): 你想爸爸和妈妈吗?

  所有名留守儿童都回答:想。

  问题(5): 你和爸爸﹑妈妈经常联系吗?

  A:1_3天联系一次的有23人; B:3_7天联系一次的有58人;

  C:一个月内联系一次的有18人;D:有事才联系的有12人。

  问题(5): 爷爷﹑奶奶每天做早餐给你吃还是你在外面买零食吃?

  A:每天在家吃早餐的有26人,所占比例为26÷126﹦20.63℅;

  B:没在家吃早餐,在外面买零食吃的有67人, 所占比例为67÷126﹦53.17℅

  C:有时在家吃早餐,有时在外面买零食吃的有35人,所占比例为19÷126﹦15.08℅;

  D:没在家吃早餐,在外面买零食吃的有14人,所占比例为14÷126﹦11.11℅;

  问题(6): 你经常和爷爷﹑奶奶交流﹑谈心吗?

  A:经常谈心交流的有34人,所占比例为34÷126﹦26.98℅;

  B:有事时才交流谈心的有42人,所占比例为42÷126﹦33.33℅;

  C:被动交流的有38人,所占比例为38÷126﹦30.16℅

  D:不愿意交流的有12人,所占比例为12÷126﹦9.52℅

  问题(7): 你喜欢同学们吗?和同学相处的好吗?

  A: 回答喜欢,相处的好有45人,所占比例为45÷126﹦35.7℅;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