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督导评估自查报告(精选13篇)
(3)社团活动启智激趣
学校在注重校园环境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同时,创建了功能齐全的舞蹈房、声乐房、器乐房、书画室等多个专室。在全面抓学科类艺术课的同时,积极挖掘校本师资资源,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共开设53种学生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积极参与。每周四下午集中活动,社团配备有专长的两位教师,做到活动有固定地点、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并组织师生及时参加全国各类型相应项目的比赛,到目前为止共获得各类奖项368人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社团活动的开张,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思考、感悟、体验、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广受家长及社会的赞誉。
五、立足课改,深化研训,为素质教育的创新奠定基础 学校出台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估办法》,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以往教师一言谈的教学模式,大胆进行学案式教学的尝试,倾力打造生本课堂,以“学习型小组建设”和“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应用为抓手,以学科教研为载体,促使教师不断跟进,力求实效。重点抓 “四课”即:开设“研讨课”、普及“达标课”、交流“公开课”,促进“开放课”。强调教师在教育行为中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尤其是电化教育资源,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听觉、视觉、想像的多维感受,加强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教学效果。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接受最新的教育理念。学校采用“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策略,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使教研常态化,自主化。通过研、培、导、练、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练兵、教学技能比武、“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为教师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严格贯彻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调整课程结构,完善课程管理体制,按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积极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新特点和新模式。切实把握各个学科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教师队伍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年轻化,充满活力。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学校掀起了一股教育科研的高潮,先后承担了5个省、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研究,其中已结题的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2个,还有1个国家级课题正处于深入研究、准备结题阶段,今年上半年将再次申报了5个县级课题待立项研究;2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教师,1位教师获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奖,1个课题研究方案获全国二等奖,2个课题研究报告分获全国
一、二等奖;有80多篇教师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或发表,有10多节优质课参加过省市级以上评比并获奖。如今学校的课改进入关键时刻,课堂上小组合作活动搞的有神有色,“生本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已初具规模,孩子们灵动的自我表现已成为该校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六、总结经验,直面不足,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再谋新篇 由于学校建校早,原有的硬件条件与现有的标准存在差距,加上经费投入不足,给学校素质教育实施带来较大困难,学校今后将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加强和提高:
一是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硬件设施,特别要加大功能室建设和教师培训力度;
二是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的同时开展相应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三是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实验室、机房、体卫室、图书室的使用率,定期开展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科学素养、体卫意识等为重点的活动,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顾近几年来的工作,我们立足校情,努力开拓,不断进取,圆满地完成了上级部门部署的教育教学任务,学校办学环境也日臻改善。同时也看到学校办学水平距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教职工队伍素质及学校管理水平仍需改进,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的层次尚待提高。今后,我们将努力找准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举质量兴校大旗,走特色办学之路,努力把我校办成现代化、特色鲜明的一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