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通用6篇)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篇1
实验: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目的要求:
1、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2、认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3、熟练画细胞结构图
材料用具:
显微镜、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碘液、镊子、纱布、漱口杯、牙签
方法步骤
(一)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用纱布擦净载玻片、盖玻片(很薄,应轻擦)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0.9%),说明:为什么用0.9%的生理盐水,观察洋葱表皮装片用清水,都是为了让细胞所处的环境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同,不至于胀破或变形,使细胞保持原状。
3、漱净口。目的:将口腔的饭粒清除,以保证所取的细胞纯度。
4、用牙签在口腔内壁轻划几下,将上面附有碎屑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尽量涂均匀。
5、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6、染色。
①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
②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染液
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
使用显微镜
①安放
②对光
③放置玻片标本,调节焦距,用眼观察,在视野中会看到被染成桔黄色的上皮细胞、
(三)绘图: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
(四)整理:清洁玻片,废物放在指定位置。
归纳讨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同和不同之处。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
实验时间:20xx年9月27日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篇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显示细胞中过氧化物酶反应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3、掌握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能把许多胺类氧化为有色化合物,用联苯胺处理标本,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能把联苯胺氧化为蓝色的联苯胺蓝,进而变为棕色产物,因而可以根据颜色反应来判定过氧化物酶的有无或多少。中间产物蓝色联苯胺是不稳定的,无需酶的参加即可氧化为棕色化合物。
2、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它是一个主动的、高度有序的,基因控制的,一系列酶参与的过程。
3、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是: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细胞核发生染色质凝聚和聚集于核膜周围(边缘化);细胞膜有小泡状形成;晚期细胞膜内陷形成大小不同的凋亡小体;根据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进行显微观察是检测细胞凋亡的一种直观、可靠的方法。
三、实验步骤:
细胞中过氧化物酶的显示
1、在载片上滴一滴PBS缓冲液;
2、取骨髓细胞:用断颈法处死小鼠,立即剪取后肢,去除肌肉,剥出后肢股骨,剪开股骨一端,用牙签尖的一端插入剪开的小孔中,抠取少许骨髓细胞置滴有PBS的载片上;
3、涂片:用另一玻片将骨髓细胞沿一个方向涂布推开,室温晾干;
4、媒染:在涂片上滴0.5%硫酸铜液,以盖满涂片为宜,处理30秒-1分钟。5、倾去硫酸铜液,直接滴入联苯胺混合液反应6分钟(以盖满涂片为宜)6、清水冲洗,番红复染2min。
7、镜检:清水冲洗,室温晾干,先低倍镜下观察,后换高倍镜下观察(油镜100×)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与观察吉姆萨染色:
1、取细胞爬片置于小培养皿中(有细胞面朝上)2、生理盐水轻轻漂洗细胞3、95%乙醇固定5min
4、PBS缓冲液洗2次
5、吉姆萨染色液染色5min6、蒸馏水轻轻洗去染液
7、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吖啶橙染色:
1、取细胞爬片置于小培养皿中(有细胞面朝上)2、生理盐水轻轻漂洗细胞
3、甲醇:冰醋酸(3:1)固定5min4、PBS缓冲液洗2次每次1min
5、0.01%吖啶橙染色液在避光环境下染色5min6、蒸馏水轻轻洗去染液
6、选用蓝光激发滤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四、结果与分析:
1、根据随机选择的几个视野的统计,该样品的细胞凋亡率=227/506×100=44.9
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核染色质的形态变化(吖啶橙染色)
五、思考题:
1、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细胞凋亡是一个受基因调控、众多细胞膜受体和胞浆蛋白参与的细胞主动自杀过程,其触发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细胞内诱导因子和抑制因子对细胞凋亡的调控。
2、细胞凋亡的特征
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是: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细胞核发生染色质凝聚和聚集于核膜周围(边缘化);细胞膜有小泡状形成;晚期细胞膜内陷形成大小不同的凋亡小体。
3、研究细胞凋亡的方法
定性的研究方法: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脉冲场倒转琼脂糖凝胶电泳、形态学观察(普通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
定量或半定量的研究方法:各种流式细胞仪方法、原位末端标记法、ELISA定量琼脂糖凝胶电泳。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篇3
一、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膜[1]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2]
二、实验原理
1、在等渗溶液中,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过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进入,有的溶质不能渗入。
2、渗入的溶质能提高细胞的渗透压,促进水分子进入细胞,引起溶血现象[3]。
3、不同的溶质渗入到细胞内的速度不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同。
三、实验材料
新鲜血液(鸡血、猪血、牛血等)
四、实验器材
试管(1.5cmX18cm)、试管架、10ml移液管、1ml移液管、200ml烧杯(2个)、250ml容量瓶、移液枪、胶头滴管、菜刀、吸球、电子天平、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秒表
五、实验药品及试剂
0.17MNaCl、0.17MNH4Cl、0.17MNH4Ac、0.17MNaNO3、0.12MNa2SO4、0.12M草酸铵、0.32M葡萄糖、0.32M甘油、0.32M乙醇、0.32M丙酮、肝素抗凝剂[4]
六、实验步骤
1、制备血液稀释液
(1)抗凝剂的制备:首先称取1克肝素钠粉末,然后加入0.17MNaCl溶液10ml(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肝素抗凝剂。
(2)血液稀释液的制备:取新鲜血液,按比例(肝素抗凝剂:血液=1∶10)混合均匀,配制成经肝素抗凝的血液[5][6]。
(3)按比例(经肝素抗凝的血液∶0.17MNaCl溶液=1∶10)混合均匀,形成一种不透明的红色液体[7]。
2、低渗溶液(空白对照)的观察
取试管一只,加入10ml蒸馏水,然后再加入1ml稀释的血液。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结果是溶液由不透明的.红色变为澄清。记录下这个过程所要的时间。
3、红血球的渗透性
按表一的配制,分别在下列十种等渗溶液中进行实验。轻轻摇动,注意有无颜色变化,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记下时间(自加入稀释血液到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透明澄清,红血球全部溶血所需时间),填入表一的空格中。
4、显微观察
[1]何为细胞膜?[5]注意:这一步,动作要非常迅速,否则鸡血会凝固。或者先把抗凝剂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新鲜的[2]鸡血,边加边震荡即可。为何不同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不同?[6]为什么新鲜的鸡血会凝固?[3]何为溶血现象?[7]为什么这一步要使用0.17M的NaCl溶液?[4]你知道有哪些血液抗凝剂?
(1)血液红细胞的观察
滴一滴稀释的血液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种类、形状和颜色。
(2)细胞破碎的观察
在上一步的载玻片的一端滴加清水,在另一端吸水,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破裂。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1、比较和分析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并解释原因。
结果:
(1)在所提供的试剂中不溶血的有:
(2)在所提供的试剂中不完全溶血的有:
(3)在所提供的试剂中完全溶血的有:
结果分析与比较:结论:
2、绘制你所观察到的血液细胞图。
3、讨论溶血实验在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篇4
一、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