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文明调查报告(精选34篇)

2024-03-24 07:24:42报告范文打印
文明调查报告(精选34篇) 校园是一个安静清净,供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走过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期待看到的是一片和谐的景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开始出现在大学的校园里,并且频率呈现上升趋势。....

  我们作为文明学子,应该使用文明用语;校园作为文明校园,应拥有良好的校风;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应制止不文明用语的流传……

  这样,文明之花便会在中国绽放、永驻!

文明调查报告 篇18

  前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开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 自然、 社会和谐开展这一客观规律而获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开展、持续繁荣 为根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立 美妙生态环境而获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立、政 治建立、文化建立、社会建立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xx年 x 月 1 日,运用问卷的形式对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展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不记名问卷的方式搜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 120 份, 回收问卷 117 份, 其中有效问卷 117 份, 回收率 97.5%, 问卷容量为 117。

  〔二〕调查问题分析

  1. 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同学人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非常担忧,但只有百分之三十不到的同学经 常关注生态环境偶尔关注的占百分之五十左右百分之五十以上认为环保与大学生有关但只 有百分之十左右对身边的人进展环保宣传,可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但很少可以去考虑去付出行动, 几乎所有人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觉得一般或不满意但只有极少数人回绝 使用一次性筷子,很多人认为地球一小时有意义,认为环境保护作用很大,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但行动性差。

  2. 80%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 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 的环保意识还有待进步。81%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 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 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进步。60%同学对当今世界生态资源环境状况非常 担忧,可见他们对环境非常关心。

  三、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

  1〕学校如何建立生态文明,进步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才能

  1、学校实在加强宣传力度。

  2、取消食堂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3、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和惩罚措施。

  4、学校以身作那么,决策要符合生态文明。

  5、增加垃圾桶等根底设施的数目。

  6、积极参加生态环保活动。

文明调查报告 篇19

  (一)怎样看待学校草坪被踩踏问题?

  从南区到北区,或是从北区到南区,你总会看到很多在学校优美的绿化草坪上存在很多突兀的现象——有很多被“开拓”出或是被“拓宽”的道路。为什么我们的校园这么多宽阔的“康庄大道”和密布的“羊肠小道”,还会有那么多人践踏草坪呢?甚至都走成“大路”了呢?鲁迅先生曾说,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于是便有了路。是不是我们的情况也是这样呢?调查中发现55%的学生认为是“方便,超近道”、28%的学生认为是“跟着别人走”。

  可见,我们的道路中有很多设计时考虑不够人性化,不够合理,出现一些迂回的现象。特别是学生必经之路上,如南区礼堂左前面的草坪及绿化处,是学生上下学的必经路,由于此时的人多,又赶时间,所以自然会选择“超近道”。同时,此种现象得不到制止和对踩踏的草坪不进行及时的修缮,就如“破窗理论”(即当某种被损坏得到制止或修缮时,会使更多损害发生)一样,学生会“跟着别人走”,自然会被踩成大路。此外还有18%的学生认为是“道路不够宽”,如北区逸夫楼右侧则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那么,应该如何处理这种现象呢?调查中发现,认为应“增加绿化”和“改成小道”的分别占了36%和37%,可见学生都希望改变此种现象,(“维持现状”的仅占4%),并且希望增加绿化,恢复原貌,改成小道,合理规划道路。同时,应注意到的是认为“扩宽路面”的选项北区学生是最多的,为18%。这可能跟北区的有些道路不够宽原因所致,如上文中提到的逸夫楼右侧的道路等。

  当然校园的建设不能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爱护,自我约束来完成。基于这样的原因,贵州大学学生会曾在一些显着位置安置“小草青青,踏之何忍”之类的警示牌。此次调查中,我们也特对这些警示牌的应如改进设计了问题(见附录一,题4)。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标语更加

  形象”、“放在更加明显的地方”分别为38%和37%,总计占了大多数,这样有利我们下步作类似工作是的改进。

  (二)如何解决卫生的死角——厕所卫生问题?

  有人说厕所是卫生问题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最根本的卫生问题。所以很多卫生检查组,在检查卫生问题时,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厕所。由厕所卫生可见一斑。可是我们贵州大学的厕所卫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死角。如果你初来贵大,碰巧赶上内急,正好进了学校大门左侧(子弟学校右侧)的厕所。可能你对贵大的印象便先“植入”不那么好的印象吧。因为,那里面地面污水横流、便池无门、管道毁损、臭气熏天等。

  那么,我们在校的学生对我们的厕所问题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是不是同样的已“植入”不好的印象呢?调查结果表明,仅有5%的人对现在的厕所卫生满意,女生中甚至只有3%。认为“较满意,但仍需改进”的最多,达44%。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总结达一半(共计51%)。可见,我们厕所卫生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做很多工作进行改善。

  那么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改善呢?除上面提到的那个厕所的问题外,我们学校其他厕所也不同程度的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野广告问题,71%的学生认为他们经常在厕所见到野广告,其中女生中更是高达75%。还有37%学生认为应该解决好厕所卫生问题,42%的学生认为应该解决好毁损的厕所门、窗、锁等问题。其中,厕所的设备没有及时修理的情况更多是北区(37%)和女生(42%);卫生环境更应该改善的是南区(41%)和男生(37%)。

  (三)我们的校园清洁吗?

  “不要乱扔纸屑”、“把果皮扔到垃圾桶里”,这似乎是我们从小学开始就贴到墙上、并认真地去做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是不是应该更加能够践行呢?我们的'校园更应该清洁呢?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校园里几乎见不到垃圾的仅占4%,而认为在“垃圾桶周围”、“卓箱里”、“垃圾池周围”会经常见到垃圾分别为41%、30%、23%。前两者主要是学生的原因造成的,后者则是卫生工作者的工作不到位、不认真造成的。很多学生扔垃圾时总是一个“抛物线”远远的就扔了出去,而不管其结果是否已经达到。正所谓“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如果都做到了这点,可能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了。除垃圾箱以外垃圾最多的地方居然是桌箱,这是一个很意外的结果,看来学生们的习惯急需要改变,难道就不能做到“轻轻的我走了,不留下一片垃圾”吗?课桌是用来学习的地方,丢垃圾在桌箱里不仅影响校容,对他人的学习也带来不便(有38%的学生认为是自习时最大的问题)。

  因此,才有41%的学生认为要改善此种现象需要学生们的自觉,其中女生这样认为的高达50%。自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也应加大监督力度,有33%的学生就是这样认为的。对于“垃圾池周围”出现垃圾,则应加强清洁工作者的责任心,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清扫的次数、程度等措施来解决,有23%的学生就是这认为的。同时,很多地方也应增加垃圾桶,在回答“后勤部门在设施的维护更换上存在的问题”时,就有21%的学生应该增设垃圾桶。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垃圾乱扔的一个客观原因之一吧!

文明调查报告 篇20

  调查对象:**学院在校大学生以及校园不文明现象。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人员:

  调查时间:20xx年**月

  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达100%。总体来说,校园内的文明状况还是不错的,有64%的同学认为校园文明状况一般,有22%的同学觉得良好,另有14%的同学认为较差。在您认为我校大学生不文明现象主要集中在哪几个地方35%的同学选择了教室,选择了食堂和宿舍的各占20% 另也有20%的选择了户外场所,5%选择了厕所。由此可见,校园不文明现象主要集中在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因其开放性强,人流大的特点,不文明现象更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我们就根据场所的不同来进行逐个分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