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报告集锦(精选30篇)
目前,网络安全问题所面临的威胁有物理安全;网络拓扑安全;系统漏洞或后门;计算机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网络资源盗用;不良信息泛滥等等。未来计算机的犯罪趋势是罪犯年轻化;工具普及化;专业分工化;洗钱网络化;通讯加密化;黑客横行。反思这些,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人才匮乏,由于互联网通信成本极低,分布式客户服务器和不同种类配置不断出新和发展。技术应用的扩展,技术的管理也应同步扩展,但从事系统管理的人员却往往并不具备安全管理所需的技能、资源和利益导向。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水平,都无法适应信息安全形势的需要。
2、网络安全技术人才需求的现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宽带使用者不断增加,种种网络病毒、网络犯罪也伴随而来,对企业和个人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越来越明显。据有关报道显示,网络安全问题有90%多是由于人的因素所引起的,防卫的松散、专业水平欠缺等问题普遍存在。随着网络越来越深入渗透到经济体系的每个角落,保卫国家的信息资源不受破坏、企业的商业机密信息免于外流等问题越来越重要,网络安全对中国的网络安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懂得如何配置防火墙那样的简单技术工作已经不够了。
调查显示,从目前到20__年,网络安全行业的就业需求将以年均14%的速度递增。到20__年,网络安全行业的就业总人数将由目前的130万上升到210万,即以每年15万的需求量递增。无论是职业前景、受重视程度、提升空间还是薪酬基数、薪酬增长预期等,网络安全职业较IT其它职业都更为优越。
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最新调查报显示20__年IT三类热门人才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师高居榜首。20__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得TD无线通信市场趋于成熟,促使运营商和用户更多地关注网络安全数据分析。CompTIA(计算机技术工业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安全技术将是IT专业人员20__年的头等大事,而20__年,安全技术还仅位于第二名。一项新的调查显示,在IT专业人员列出的20__年将对他们的企业产生最大影响的技术清单中,安全排在第一位,同时,IT经理越来越关注安全技术。随着网络安全问题隐患日益增多,企业对网络安全人员的需求大大增加。
然而,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专业教育刚刚兴起,培养的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来自教育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信息安全人才只有2100人左右,大专学历的只有1400人左右。偌大一个中国,从事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员仅有3500余人,这不能不说是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间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严重制约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网络安全技术人才的结构分析
在职业方面,国家职业标准将信息安全师定义为:在各级行政、企事业单位、信息中心、互联网接入单位中从事信息安全或者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并具有高中学历并在相关行业工作两年(含两年)以上,或者具有大专学历的基本文化程度。
职业从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助理信息安全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信息安全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信息安全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助理信息安全师: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和维护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信息安全师: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掌握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信息安全技术难题,能指导和培训助理信息安全师,具有信息系统安全解决方案能力和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
高级信息安全师: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活动,能组织开展系统的信息安全专业技术培训;能掌握信息安全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进行信息系统信息安全规划、诊断和技术管理能力。
我国每年信息安全人才缺口数以万计。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规模保守估计,全国对高级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在3万人左右,对初、中级安全人才的需求是15万,而现有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信息安全产业分会理事长吴世忠表示,建立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人才是关键。其中对于高级信息安全师占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总量的百分之十八,对于中级信息安全师占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六,对于初级信息安全师占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总量的百分之四十八。
调查研究报告集锦 篇12
—、研究目的
了解海口历史古迹游客量的状况;分析海口历史古迹游客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二、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6月份):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方向及有关内容。
2。收集阶段(7—8月份):主要是针对海口历史古迹进行参观,初步掌握游客量的变化;深入开展采访、调查、拍摄照片等活动;到有关单位了解情况及其原因。
3。整合阶段(8月份):对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发现问题,提出观点和建议,完成研究报告。
三、研究方法
1。现场采访;2。实地了解;3。单位调查;4。讨论分析;5。研究整合。
调查研究报告集锦 篇13
一、资产管理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措施,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必然要求,对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加强资产的管理工作,单位成立了由资产、财务、办公室、工程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置了业务骨干,对单位的资产进行监督和管理。
为了更好的加强单位的资产管理,单位制定了国有资产日常管理流程,来规范资产的管理工作。目前单位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材料。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办公设备等,材料主要包括库存和防汛材料。资产规模及构成方面:固定资产原值10465万元,净值8438万元,累计折旧20__万元。净资产8535万元。本次清查出的资产损失共计628万元,其中存货282元,固定资产346万元。有关处置手续有待上级部门批准。
二、资产管理情况
为了更好的加强和规范资产管理,对用非经营性资产兴办经济实体、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抵押的,必须到国有资产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放止资产流失,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对于固定资产购置必须履行报批程序。纳入年度政府采购预算的资产,要根据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规定实施,属于协议供货范围的资产,要按照政府采购协议供货有关规定办理购置手续,对于大宗物品的采购,必须由采购部门提出申请,提交单位领导审批方可购置。对于购置固定资产后,必须及时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履行验收审核手续,方可报销。对国有资产的处置由资产使用单位正式提出书面申请,经局长办公会同意后办理核批手续。资产处置申请批复后,申请单位及时办理处置事项和财务手续,其中:资产的出售、调拨、残值回收等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处置。
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已超过使用年限,无利用价值的资产没有及时办理处置手续,对资产没有定期清查,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资产管理的形式和关键环节
单位国有资产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物质基础,是国家政权建设的物质保证,是国家行政管理和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财政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制订一系列科学和规范的法律、法规,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单位领导要重视,各部门要协调,做到权责分工,做到及时掌握资产信息,做到及时摸清家底。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五、建议
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加强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建议上级资产管理部门,对基层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便于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及时了解信息,把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