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企业调查报告(精选35篇)

2024-04-04 02:13:18报告范文打印
企业调查报告(精选35篇) 创新,是驱动新常态下苏州经济的新马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苏州市统计局20xx年对全市企业创新活动进行了调研。昨日,市统计局发布报告,在调查的全市17279家企业中,有超半数开展了创新活动,整体创新活力提升。....

  从生活待遇来看,56.2%的企业为已婚员工安排了单独房间(或宿舍)。其中,10.4%的企业为所有已婚员工安排了单独房间(或宿舍),12.5%的企业为一半以上的已婚员工安排了单独房间(或宿舍),还有33.3%的企业为不到一半的已婚员工安排了单独房间(或宿舍)。据调查,生产一线普通员工每人伙食费平均约为213.7元/月,平均工资是1695元/月。从企业规模看,员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中型企业,达到1719元/月;大型企业的平均工资次之,达到1698元/月;而小型企业仅比大型企业稍低,达到1669元/月。当然,就其他福利待遇而言,大型企业要相对更好。

  劳工权益保障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本次调研发现,76.9%的企业与全部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19%的企业与90%以上但不包括全部的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还有4.1%的企业与70%以上但不到90%的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从具体数据看,不同规模的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大、中、小型企业平均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比例都为98%。57.9%的企业为所有的员工提供了三险或以上的保险,18.6%的企业为90%以上但不包括全部的员工提供了三险或以上的保险,17.9%的企业为50%以上但不到90%的员工提供了三险或以上的保险,5.5%的企业为30%以上但不到一半的员工提供了三险或以上的保险。从企业规模比较情况看,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为员工提供保险的平均比例均为93%,中型企业为85%。

  从解决员工子女入学情况来看,72.7%的企业所属员工的`学龄子女全部或者部分已经在本地解决了上学问题。其中,50.9%的企业已经全部解决;部分解决的企业中,15.5%的企业解决了一半以上的员工子女入学问题,6.2%的企业解决了至少10%以上的员工子女入学问题。

  (三)企业对公众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捐赠是很多中小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调研的总体情况来看(表3),20__年1~10月,曾经为所在社区(乡镇或街道范围内)捐赠钱物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32.3%,平均每家企业捐赠额折合成人民币为11.5万元。其中,为所在社区(乡镇或街道范围内)捐赠钱物的企业中,大型企业占21.2%,中型企业占48.1%,小型企业占30.8%。从所有企业捐赠钱物的总量上看,大型企业捐赠的占27.2%,中型企业捐赠的占53.2%,小型企业捐赠的占19.6%。此外,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型企业中的36.7%、中型企业中的39.1%和小型企业中的24.6%都进行过捐赠。

  20__年1~10月,曾经为所在区县市的政府及其部门捐赠钱物的企业比例为23.6%,平均每家企业的捐赠额折合人民币为23.5万元。在为所在区县市的政府及其部门捐赠钱物的企业中,大型企业占28.9%,中型企业占42.1%,小型企业占28.9%。从所有企业捐赠钱物的总量上看,大型企业捐赠的占58.6%,中型企业捐赠的占25.6%,小型企业捐赠的占15.8%。此外,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型企业中的36.7%、中型企业中的25%和小型企业中的16.9%进行过捐赠。

  20__年1~10月,曾经为其他社会公众捐赠钱物的企业比例为26.7%,平均每家企业捐赠额折合人民币为18.1万元。在为其他社会公众捐赠钱物的企业中,大型企业占30.2%,中型企业占46.5%,小型企业占23.3%。从所有企业捐赠钱物的总量上看,大型企业捐赠的占72.8%,中型企业捐赠的占21.6%,小型企业捐赠的占5.7%。此外,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型企业中的43.3%、中型企业中的31.3%和小型企业中的27%进行过捐赠。

  在20__年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中,有78.3%的企业参加了捐款捐物,平均每家企业捐款为111.9万元。其中,大型企业占参加捐赠企业的22.2%,中型企业占42.1%,小型企业占

  35.7%。此外,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93.3%的大型企业、82.8%的中型企业和69.2%的小型企业都参加了捐赠。

  在捐赠渠道中,大多数企业捐赠主要是通过红十字会、慈善协会和所在地县(区)政府等机构进行,通过以上3个机构进行捐赠的企业比重分别为45.7%、44.1%和42.5%。此外,也有一些企业通过市政府或其部门、企业所在的行业协会类组织、光彩事业促进会等机构进行捐赠,比重分别为19.7%、9.4%和0.8%。另外还有6.3%的企业通过其他途径捐赠,包括自行深入灾区、所在街道、结对农村农户、救灾部队、工会等。在这些机构中,红十字会是最受信任的机构,51%的企业认为最信任红十字会,33.3%的企业最信任慈善协会,9.8%的企业认为所在地县(区)政府最值得信任。

  对于善款的用途(表4),72.1%的企业表示非常关心或有些关心,只有27.9%的企业表示不太关心或不关心。

  如果企业选择公益行为(表5),最可能选择的领域是教育(如支教、教师培训、奖学金等),41.5%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一选择;26.8%的企业将扶贫帮困列为第一选择;将生态环境和困难孤儿保护列为第一选择的企业比例均为11.3%。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选择公益慈善行为,则在地域选择上最有可能偏向的是本市,将其作为首选的企业占33.6%;23.1%的企业认为在哪里行善都无所谓;22.4%的企业认为首选是企业(家)所在的乡镇;11.9%的企业将本省作为首选地;9.1%的企业则将全国列为首选地。

  (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和动力

  从调研结果来看,当前推动浙江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因素有两类:一是推动因素,也是压力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安全、员工发展等企业发展的自身因素;二是拉动因素,主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相对处于较主动的地位。

  在压力因素中,调研发现(表6),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企业承受压力最大的是员工生产安全(13.5%)、吸收与留住好员工(9%)、员工生活不出事(4.7%)、员工的发展(4.7%)、员工福利(4.5%)5个方面,而与所在地政府关系、产品质量问题、厂外人员滋事、社会捐赠压力、实施新劳动合同法、规范企业财务、应对税务检查、与供应商的关系等其他方面压力相对较小。

  在以上5方面最大压力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为企业内部员工和企业自身发展是最大的压力来源,而媒体舆论和各级政府压力次之,这说明履行社会责任已经逐渐从外部力量推动转变为企业发展的自觉行为和意识。

  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来看,调研结果表明(表7),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社会声誉的激励,尤其是为社区以外的社会捐助行为,受社会声誉激励占了51.4%;为民间慈善组织捐款的主要动力也来自于社会声誉的激励,占50.5%。此外,善与爱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推动力。

  五、结论与讨论

  关于中小企业或者民营企业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在学界和企业界都存在很多不同的争论。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是否具备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存在争议,对于政府是否应当过多干预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就本次调研的结果来看,中小企业或者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承担大量的社会责任,它们不仅是社会责任的承担主体,同时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先锋力量。

  (一)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主体是中型企业

  当前社会上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一些观点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主要是:一是大型企业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二是承担社会责任只是少部分企业的事,与多数企业无关;三是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自身发展存在冲突。

  调研结果表明,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不了解。根据此次的问卷调查,中型企业已经成为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主体力量,小型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还是对公众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中型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比例和程度上都与大型企业较为接近,有的方面甚至超过大型企业。究其原因,这可能是由于中型企业往往处于高速发展的成长期,一方面自身内在发展的需要使其不断地致力于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员工加入;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对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的需求,通过不断改善企业形象,塑造产品品牌,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的支持。同时,由于中型企业经过一段发展时期,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有承担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二是对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自身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上认识不清。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理解,相当一部分人往往过于偏狭,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就是捐款捐物,做善事。但本质上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极为丰富,通过不同形式的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都将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调研发现,成长性比较好的中型企业其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都较好,优秀员工离职率低,这也正是企业高速成长的原因之一。此外,承担对公众的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的支持,这些虽然不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目的,但却是承担社会责任后可以带来的直接效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