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7篇)
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1
一、概述
简述项目提出的背景、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性能;投资必要性和预期经济效益;本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路线、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论述。
2、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
3、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中的优势。
三、项目成熟程度
1、成果的技术鉴定文件或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产品鉴定证书。
2、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在价格、性能等方面被用户认可的情况等。
3、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后续开发能力。
四、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
1、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和产品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
2、国际市场状况及该产品未来增长趋势、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产品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
3、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项目投资估算
2、资金筹措方案
3、投资使用计划
六、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未来五年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估算。
2、财务分析:以动态分析为主,提供财务内部收益率、贷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财务净现值等指标。
3、不确定性分析:主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作出判断。
4、财务分析结论
5、社会效益分析
七、综合实力和产业基础
1、企业员工构成(包括分工构成和学历构成)
2、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的教育背景、科技意识、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3、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力量、资金投入,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等情况。
4、企业从事该产品生产的条件、产业基础(包括项目实施所需的基础设施及原材料的来源、供应渠道等)。
八、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九、其它
1、环境保护措施
2、劳动保护和安全
3、必要的证明材料
(1)特殊行业许可证(如食品、农药、医药、化肥产品生产许可证及批文);通信产品入网许可证;公共安全产品生产许可证;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等。
(2)可提供项目立项证明、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产品质量认证、环保证明;产品订货意向、合同等补充材料。
十、结论
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框架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目的是: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而可能选择的各种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的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内容要求
7.1引言
7.1.1编写目的
7.1.2背景
7.1.3定义
7.1.4参考资料7
7.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7.2.1要求
7.2.2目标
7.2.3条件、假定和限制
7.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7.2.5评价尺度
7.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7.3.1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7.3.2工作负荷
7.3.3费用开支
7.3.4人员
7.3.5设备
7.3.6局限性
7.4所建议的系统
7.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7.4.2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7.4.3改进之处
7.4.4影响
对设备的影响
对软件的影响
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对开发的影响
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7.4.5局限性
7.4.6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7.5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7.5.1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
7.5.2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
......
7.6投资及收益分析
7.6.1支出
基本建设投资
其他一次性支出
非一次性支出
7.6.2收益
一次性收益
非一次性收益
不可定量的收益
7.6.3收益/投资比
7.6.4投资回收周期
7.6.5敏感性分析
7.7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7.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7.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7.8结论
附录a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示
(参考件)
a.1引言
a.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a.1.2背景
说明
a.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a.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a.1.4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需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a.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说明对所建议的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如要求、目标、假定、限制等。
a.2.1要求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基本要求,如
a.功能;
b.性能;
c.输出如报告、文件或数据,对每项输出要说明其特征,如用途、产生频度、接口以及分发对象;
d.输入说明系统的输入,包括数据的来源、类型、数量、数据的组织以及提供的频度;
e.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用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最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并辅之以叙述;
f.在安全与保密方面的要求;
g.同本系统相连接的其他系统;
h.完成期限。
a.2.2目标
说明所建议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如
a.人力与设备费用的减少;
b.处理速度的提高;
c.控制精度或生产能力的提高;
d.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
e.自动决策系统的改进;
f.人员利用率的改进。
a.2.3条件、假定和限制
说明对这项开发中给出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的限制,如
a.所建议系统的运行寿命的最小值;
b.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
c.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和限制;
d.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
e.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方面的条件和限制;
f.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
g.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
a.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说明这项可行性研究将是如何进行的,所建议的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摘要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如调查、加权、确定模型、建立基准点或仿真等。
a.2.5评价尺度
说明对系统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主要尺度,如费用的多少、各项功能的优先次序、开发时间的长短及使用中的难易程度。
a.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这里的现有系统是指当前实际使用的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计算机系统,也可能是一个机械系统甚至是一个人工系统。
分析现有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阐明建议中的开发新系统或修改现有系统的必要性。
a.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说明现有系统的基本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此流程可用图表即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并加以叙述。
a.3.2工作负荷
列出现有系统所承担的工作及工作量。
a.3.3费用开支
列出由于运行现有系统所引起的费用开支,如人力、设备、空间、支持性服务、材料等项开支以及开支总额。
a.3.4人员
列出为了现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所需要的人员的专业技术类别和数量。
a.3.5设备
列出现有系统所使用的各种设备。
a.3.6局限性
列出本系统的主要的局限性,例如处理时间赶不上需要,响应不及时,数据存储能力不足,处理功能不够等。并且要说明,为什么对现有系统的改进性维护已经不能解决问题。
a.4所建议的系统
本章将用来说明所建议系统的目标和要求将如何被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