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培训学习报告范文(通用33篇)

2024-08-14 18:58:45报告范文打印
培训学习报告范文(通用33篇) 一年的大学学习生活,我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立更生,还是在人际关系的和谐处理以及在人生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在大学技能学习上,我都有了自己的体会,大学培训总结报告。....

  2、科学合理的高效课堂模式

  一是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特点、“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模块、“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个课堂环节,其优势在与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变学生为主体,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快乐,这种全新模式使课堂教学环境、师生主次地位、课堂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做到了“教不会能学会,听不懂能学懂”,收到良好效果。

  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杜郎口中学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个性特点,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小组,选拔学习成绩优异、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做组长,负责检查组员每天预习任务的完成、组织合作探究学习、统计课堂主动发言次数、检测组员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管理组内的纪律卫生等方面,以“天”或“周”为单位进行综合评价,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鼓励、要求优生尽可能的要去帮助、辅导、督促差生,通过“生管生”达到“生强生”的目的,为提升质量提供保障。

  三是开放自主的课堂观念。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非常宽容,他们鼓励学生不合常规的课堂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不迷信,他们注重民主,以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尽量通过对话、商量、征求甚至请教、道歉等方式,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他们运用生活事例、学生生活经历及听到、看到的事件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剖析、归纳、总结、把握事物的能力,教师扮演的只是引导者、组织者、调控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四是创新多元的评价机制。杜郎口中学的评价注重创新,由评教师为主转变为评学生为主,即由评教师的讲解、表现精彩度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由评教学的完整性为主转变为评教学结构,尤其是时间分配的合理性为主,由评课堂的活跃度、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为主,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学案和随堂作业的完成情况为主,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转变为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具备的基本能力为主;

  在评价目标上,由单一的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转变为评价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在评价方式上,由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变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主。

  3、特色鲜明的德育文化。

  一是随处可见的原创文化。杜郎口中学的校园文化表现在教室、走廊、橱窗等场所,其突出特点是原创性,无论静态的名言、格言、条幅,还是动态的黑板报、手抄报等,均来自于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原创作品。办公楼内装裱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很多原创感悟,教学楼内学生的原创作品随处可见,这些原创作品的呈现,起到了很好的榜样引领作用。

  二是着力培育的反思文化。杜郎口中学今天的声誉,离不开他们独特的反思文化,他们提出“反思三年成名师”的口号,及时反思与反馈,构建立体式、大密度的网状反思管理体系,每位教师每周一次自我反思,每天早上、中午上课前两次反馈会,每周每个学科组三节公开课评课反思,班主任每天对班级管理四次反馈反思,班主任每周对科任教师五次的评价促进反思,在这里,管理、德育、教学在反思中得以优化、升华,反思成为学校发展的一道独特风景。

  三是持之以恒的细节教育。关注细节是其德育又一亮点,从学生成长细节入手,抓实生活细节:新生入校,年级主任、班主任、副班主任,以身示范,手把手教学生如厕、睡觉、洗漱、内务整理、就餐等生活小节,让学生懂得方法、有章可循,快速完成小学生到初中生角色的转换。抓学习细节:在入校的前三周,进行集中培训,从书写、预习、学习方式、小组协作、口头表达、课堂展示等细节全方位培训,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力、自学力、开拓力。抓行为细节,让学生学会自立,懂得感恩,学会承担责任。关注教师成长细节:在电子屏动态显示每天、每周的活动动态以及每位教师、每个学科组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脚踏实地过细节关是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的基础。

  4、扎实精细的班级管理

  一是强化班主任管理。在杜郎口中学,班主任属于学校管理层,对任课教师有评价、聘用、辞退的权力,可多次听课并提出整改意见,实行值日班主任制度,让每位课任教师体验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年级主任负责管理班主任,每周一评,班主任对班级常规、教学等多方面工作全权负责,每一个科任教师都参与班级管理,都分管班级某个小组或某项管理工作,形成合力,良性发展。

  二是学生自主管理。在杜郎口中学,学生自主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学生分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保障,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小组长可以用红、黑小星在墙上粘贴显示评价,有进步或贡献是红星;犯错误是黑星,允许学生弥补错误,一个黑星用2个红星弥补,班务工作也由学生自主申报,各负其责,班级内每项工作都有专人管理,组长认真负责、榜样引领,组员做好本职、协同合作,一切都有条不紊,他们的班级常规管理很少枯燥说教,而是较多采用现场体验的方式,体验式的常规教育与体验式的班级管理使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在实践中成长。

  三、本次培训后的几点启示

  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是非典型性的,他们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我们学习杜郎口中学不能照搬“杜郎口模式”,而是要学习“杜郎口”的改革创新精神和先进理念,通过培训学习,结合我们的实情,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

  启示一:转变管理观念,逐步形成反思文化。通过培训学习,我们认为杜郎口中学的反思文化是其发展的巨大动力之一,我们的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很容易形成职业倦怠,不停的反思则会让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会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会随着课程的改革来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模式,我校在这方面曾有一些探索,例如编撰教师科研论文集、教学案例集等,但还不够深入和完善,还没有把它当做一种学校文化来坚持和创新,今后我们要把杜郎口好做法借鉴过来,形成符合我校实情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反思文化,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更好发展。

  启示二:转变课堂观念。转换课堂角色,变“主体”为“主导”,从台前隐身到幕后,客观调控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摒弃传统的课堂上“不准交头接耳,发言先举手,独立思考问题”等规定,充分信任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仍有部分教师摆脱不了满堂灌,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2288”课堂模式落实不到位,没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今后要通过探索、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打造高效课堂。

  启示三:转变教师观念。教师必须放下“架子”,遏止角色惯性力量,不断探索、不断积累、不断加深对新角色的理解,强化教学反思。我们四中教师学历不弱于杜郎口,我们各学科也有预习要求,但时间不充分,任务不明确,也少有老师指导,我们的课堂也会让学生讨论、交流,但是没有把后进生纳入,中等也不积极,效果不够理想。反观杜郎口中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机会均等,化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效果会更好些,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启示四:强化常规管理。我们四中的常规管理在全县还算是做得好的,但比较杜郎口中学差距很大,杜郎口中学能做到教学常规每天一次检查,教学评价时刻都在进行,所有的教学检查与评价信息每天一公示,而我们却有不少教师对一个月一次检查仍是敷衍了事,每学期一次的教学计划仍原版复制他人,不备课上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追根溯源,我们认为这仍然是思想问题、态度问题。所以说“过程比结果”重要,语意非常深刻。

  启示五:优化课堂结构。杜郎口中学提出“10+35”的课堂模式,和我校提出“2288”课堂结构模式有异曲同工的妙处,只是我们的执行细节还不完备,我们的评价还较为粗放,我们需要借鉴“10+35”的课堂模式评价细则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评价,进一步完善、细化“2288”课堂模式的评价和考核,加大执行力度,提高课堂效率。

  启示六:重视过程管理,完善评价体系,形成有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杜郎口中学的精细化管理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他们的管理可以用点点滴滴、扎扎实实、公正透明来形容,管理入木三分、直来直去,“评比”无处不在,检测、抽测结果及时公布,整个管理过程公开透明、评价合理,正是因为完善的管理,杜郎口中学的每一位老师把学校当家庭,把事业当生命,我们要把杜郎口的精细化管理做法借鉴过来,结合我校实际,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打造出具有四中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