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煤炭开采引发地质灾害调查报告(通用6篇)

2024-09-08 23:43:16报告范文打印
煤炭开采引发地质灾害调查报告(通用6篇) 1工程基本情况介绍本文选取的某煤矿是处于贵州省织金县境内,其生产主采3下煤层,平均厚度是6.38m,倾角4度至10度,矿井开拓是竖井形式,生产水平有三条东西大巷开拓,布置是根据煤层,采区则是在大巷两侧进行分布,其主要采用胶带运输机....

煤炭开采引发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篇1

  1工程基本情况介绍

  本文选取的某煤矿是处于贵州省织金县境内,其生产主采3下煤层,平均厚度是6.38m,倾角4度至10度,矿井开拓是竖井形式,生产水平有三条东西大巷开拓,布置是根据煤层,采区则是在大巷两侧进行分布,其主要采用胶带运输机进行运输,另外还有无轨胶轮机车,实施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与走向长臂冒落法。

  2应用综合地质勘探技术情况

  一是采区地面地震勘探。由于在设计采区之前,借助于地面地震勘探手段的使用,将断层发育规律与采区构造形态、煤层底板起伏形态与赋存状况查明,评价影响开采的含水层富水性,提出相应的防治水害措施,这就可以将可靠地质资料提供给设计采区。这一煤矿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地面瞬变电磁法、地面二维与三维地震勘探,实施的主要目的层分为3上、3下、16上与17煤层、煤系地层底界面与第四系底界面。根据勘探所获得的结果为:主要目的层拥有比较好的反射波联系性,这可以为追踪对比创造良好条件。自从建立矿井之后实施的地震勘探也查出在区域范围内比五米落差大的断层,解释三米至五米落差的断点,修正采区边界断层,这就可以将详实地质依据提供给设计。

  二是井下多用途探巷施工与钻探。必须要将采区范围内地质情况充分利用起来,一边进行采掘,一边进行勘探,借助多种探测方法的使用,以便可以将详实地质材料及时提供给布置工作面,使得废巷施工极大的减少。在首采工作面回采之前施工生产采区沿着煤层布置的采取边界巷与运输巷,使得地质构造发育与煤层赋存得到进一步探测,这就可以将准确的资料提供给今后布置工作面。之前已经施工好的工作面泄水巷,可以同时进行工作面地质情况的探测,往往都是沿着煤层布置大巷,如果巷内并没有岩石集中,这就可以相邻工作面顺槽掘进阶段,先进行施工工作面泄水巷施工,顺利排放正在回采的工作面涌水,以便可以为工作面正常回采提供保证,另外泄水巷还可以同时进行工作面内煤层地质情况探测。适当的时候借助于已经挖掘的巷道的利用,借助井下钻孔布置实施探测布置工作面与回采比较大影响的地质构造。将已经掘进的巷道适当的利用起来,借助于井下钻孔的布置可以探测上覆可采煤层情况,通过已经施工完毕的3下煤层巷道的有效利用可以探测3上煤层冲刷边界,以便可以将精准的资料提供布置3上煤层工作面。

  三是井下工作面音频电透。这种探测方法就是将直流电法探测原理的充分利用,按照底下的各个煤层之间具备的导电差异情况,通过井下使用专门仪器观测人工场源分布规律以便可以将地质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这种技术方法比较适合完成掘进工作面顺槽之后,通过专门仪器的使用,往往是在将一条顺槽内的某一个点布置发射点发射,另外相对应的顺槽点左右移动范围内将之前发射的信号予以接收,往往要求测网密度保持在发射点距五十米的范围之内,接收点距离在十米的范围,这就可以形成一个扇形的扫描区。所有的发射点进行相对应,在别的巷道内扇形对称区间观测的超过二十个点,这就可以有效保证在测区范围内的所有单元都会具备三次以上发收射线覆盖。最终解释、计算、成图、分析现场收集的资料,将水文异常区进行圈定,随后按照各个层段岩层视电导率值异常变化定性来实施涌水量大小的判断。借助于采煤工作面顶板砂岩或者是侏罗系底部砾岩含水性异常位置、强弱、形态进行探查,以便将依据提供给矿井防治水,使用这一的方法总共是在4个采取实施探测十个工作面,借助于采后的分析对比,往往可以获得比较理想地质效果。

煤炭开采引发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篇2

  根据县人民政府杨继文副县长3月17日对《山体断裂滑坡直接威胁人命财产的报告》的批示精神,由国土局牵头组织相关人员汇同县水电局、县环保局、格咱乡政府有关领导组成调查组,20xx年3月30日国土局主要领导带队前往格咱乡浪都村义瓦村民小组所反映的灾害隐患点开展实地调查,通过对现场查看和周边情况的了解,调查组就报告所反映的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调查意见:

  一、柏卡自然村位于浪都河南侧,张秀珍家及其它两农户靠山而居,调查组通过对整个山体查看及岩体岩性、产状分析,调查组一致认为,目前山体未见明显断裂、山体下滑、移位迹象,不具备形成大范围滑坡的条件。

  二、由于受坡度、旱灾、村民的农事活动(放牧、积肥、砍柴等)的影响,造成坡面表土层疏松、水分挥发,坡面出现十余条长0.5—1.5米、深0.5 米的不规则不连续的裂纹,水土流失迹象明显,建议加强对坡面植被的保护,尽量减少和杜绝村民的放牧、积肥、砍柴等农事活动,以避免更大范围的水土流失。

  三、距张秀珍家200米左右山坡为连接四川稻城的道路,由于修路时形成切坡、坡面无挡墙及路面排水设施,坡面土体失稳、垮塌,雨季泥水漫过路面,顺坡而下,对坡下农户有一定的影响和危害,调查组认为造成上述危害的原因与明和电站的建设生产无直接联系,明和电站在建设中不仅对道路面进行一定的改造,还出资对道路切坡修建了护坡挡墙,但由于该路段切坡高度大,山坡坡度较陡,护坡挡墙高度不够,危害依然存在。建议对该路段护坡挡墙进行加高和加固处理,同时在雨季加强巡查,及时清除路面垮塌物,保障路面排水通畅。

  四、根据浪都村委会反映,调查组还对啊嘎社一隐患点进行实施查看,该隐患点位于阿嘎社空色自然村上方,坡面出现长约500米,宽约100米的水土流失区,并有加重趋势,调查组认为,若这一区域水土流失得不到及时根治,很有可能造成对道路及坡脚的三农户农田的极大威胁,建议水电部门安排技术人员对水土流失区域进行实地勘查,提出治理方案,并进行治理

煤炭开采引发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篇3

  山西数中国国第一产煤大省,全省91个县(区、市)的小煤矿绝大部分是县以下的煤矿,多数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煤矿发展迅猛,最多时有10000多座小煤矿。长期以来,煤矿多、分散的格局和粗放落后的矿业经济增长方式给山西带来了严重后果,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直接影响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

  一、地质问题

  以沙峪煤矿为例,沙峪煤矿矿区范围内分布着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xx余人。矿区内沟谷发育,地形破碎,土地较贫瘠,受采煤的影响,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土地退化、荒芜、房屋裂缝、水源干枯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受到严重威胁。煤炭的大规模开采造成了对矿山环境的较大破坏,采空塌陷、地面裂缝、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煤矸石堆放、矿坑排水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相继发生和出现。

  沙峪煤矿是一个具有34年开采历史的集体矿山,采掘生产机械化程度中等,回采率达65%,累计原煤产量110万,t采动面积约2.6km。采煤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下水位下降

  据调查,沙峪煤矿现采x煤,矿坑排水主要来自其顶板(多层)砂岩裂隙水,达300~500m3/d,由于其集中排放,改变了地下水运移状态,周边地下水向井下巷道汇流,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使煤层之上含水层储水结构遭到破坏。矿区中部出露于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中的1眼天然泉以及各村中8处水井,浅层均先后干枯,使矿区内的村庄、居民及大小牲畜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矿坑排水大多数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2、采煤引发的地面裂缝、塌陷等地质环境问题

  沙峪煤矿采用长壁式采煤法,全冒落顶板管理,回采率65%以上,煤矿投产34年来,采动面积达2.6km2,因井田地处低—中山区,地表大面积黄土覆盖,松散层厚度30~70m。据实地调查,在采空影响范围内发现地裂缝20余处,矿区内部分民居于1997年末开始出现地裂缝,地裂缝宽度1.5~2cm,最大降幅1cm,最大宽度5cm。农田中也可见到多条地裂缝,宽度10~20cm,最大降幅15cm,最大宽度38cm。采空塌陷面积达0.1km2,造成33.3hm2土地破坏,房屋轻微破坏51间,严重破坏32间,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3、煤矸石堆放的潜在危害

  据相关资料,煤矸石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点:

  1)煤矸石自燃对环境的污染

  据统计,我国大约有1/3的矸石山发生过自燃,放出大量的so2、h2s、co、co2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并伴有大量烟尘,对矿区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煤矸石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