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榜样之星事迹材料范文(通用26篇)
培养团队合力
ⅩⅩ市分行个人业务发展势头喜人,各项业务发展排位前列,这是有目共睹的。而全行个金从业人员积极奋进、勇拓市场的'精神也深得赞叹。总是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我最骄傲的不是业绩有多好,而是我的团队如此骄人”。其实这支惹人羡慕的团队也是经历过风风雨雨。在接手之时,由于刚刚经历了邮银分营,很多老员工在如何进入金融角色上出现了困惑,而新员工对于老员工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个金业务一时间出现停滞不前。这样的情形对刚走上领导岗位的是很大的考验。这期间通过自己奋力苦读,细心专研,成为市分行第一个通过AFP考试的员工,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老员工学习热情,也为新员工做好了榜样。积极与新老员工沟通,现身说法鼓励团队学习热情,积极倡导的“学习交流、沟通协调、上下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氛围。
突出业绩水平
业务发展上,始终坚持“存款立行”观念,盯准抓目标,紧紧目标有序有力推进各项业务督导,带领全市个金业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在被动中求主动。全年储蓄余额净增、理财、基金等业务提前完成省行下达的计划收到受到省行通报表扬。
快递行业榜样之星事迹材料范文 篇9
是青浦区分公司大盈邮政支局的一名普通投递员。今年50岁的他在邮政投递岗位上已兢兢业业工作了近30年,之前他在白鹤邮政支局工作期间,每天投递行程40多公里,把1200多份报纸和邮件准时无误地送到每位用户手中,一天辗转下来经常是腰酸背痛,还常常没有时间照顾家人,但他始终认为值得。正是凭着这份对服务人民工作的热爱,这么多年来,他走过了30万公里的路程,把一封封装载着亲情、友情、爱情的信件传递到千家万户。
扑灭“死信”的“大能手”
50岁的许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他工作30年来,上海城市和郊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政区重新划分导致路段名称变更,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导致百姓住地迁移,在他的投递区域经常会收到很多地址笼统不详、原地址已拆迁、住址无人等无法投递的“死信”。按照业务规章制度,这些信件经试投后仍投不出去,贴上改退批条批注具体原因就可以退回寄件人,但他却从不经易批退,因为他知道每封信件对于用户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平时工作中“死信”是非常多的',像以前的南街北街,现在更改为鹤江路,有些用户还不是很熟悉经常写老地址,年轻的投递员们根本不知道。他复核的时候,从不轻易下笔,耐心和年轻同事讲解以前的老地名和新地名的故事;有时候有些地址信息有点模糊了,他还会直接跑到村委会去求证一些老的地名和自然村名字,正是凭着他的不放弃和对每一封信的坚持,才能够把一封封“死信”都变成了“活信”,对他来说,拿到信的用户的那一声声的道谢就是最好的回报。
用户眼中的“小儿子”
许卫为人热心可亲,与谁都能热情的聊上两句,他对自己负责投递路段的小区及居民都了如指掌。在他服务的200多个固定客户中,有几个独居老人,热心的他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和帮助,经常主动上门帮助他们办理各类邮政业务。记得有一年大概是7月的一天,天特别热,营业室来了一个老婆婆要来取上次不在家没收到的取款通知单。老人年纪大了,又急急忙忙赶着过来,身体突感不适,他赶忙上去搀扶,在确认过没有大碍的情况下,按照老人自身的意愿,他和支局领导请假,开着自己的车将老人送回家中休息。从那之后,每次只要有阿婆的通知单,他都先主动联系通知阿婆给她送过去。也是从那之后阿婆一有空就来单位看望他,不知道的人打趣问她:“这是您什么人啊,老来看他”,阿婆总是把许卫的好用最朴实的话讲述一遍,还说:“他啊,就是我的小儿子。”每一次许卫都是笑呵呵地说:“这是应该的应该的。”
同事眼中的“好前辈”
作为一名普通的投递员,许卫积极上进,开朗热情,乐于助人。他不仅仅满足于把自己手中的工作干好,还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作用,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新来的同事适应新环境、新岗位、新工作,使他们更快地熟悉相关业务,较好地掌握业务技能。他总是乐呵呵地传授他与用户间的相处之道,遇到挑剔的、易怒的客户,要笑脸相迎、耐心解释。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只要我们真诚待人,总能取得用户的理解与信赖。在他的带领下,网点投递班整体工作热情高涨,用心用情做好投递服务工作,是用户心中的“绿衣使者”。
邻居眼中的“好帮手”
今年上海疫情突然爆发,整个城市都进入了封控管理的状态,许卫虽然不是党员,但他积极报名参加了小区志愿者队伍,50多岁的人已然初见白发,但是他却和小区居委会打趣说:“现在的小年轻,根本没有力气的,到时候搬运物资还得我们这些人来。”整整两个月,他都一直坚持在防疫志愿服务一线,同时他还主动帮助邻居们领取物资和快递领取送上门,把小区内的团购经验分享给邻居们,大家都称他为好帮手。
许卫始终以“优质服务、用户满意”为己任,在累计妥投的700多万份邮件中,“死信”投活近千件,群众满意率高达99.8%,赢得了用户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和肯定,也曾被白鹤镇政府评为“最美白鹤人”。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岗位,30年来他始终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用户的感谢和称赞就是对他付出的最高回报。
快递行业榜样之星事迹材料范文 篇10
初次见到时候,他正在xx县xx小学里,骑着一辆在当地乡间十分常见的电动车,动作麻利地将报纸和信件一一清点好并单手递给了学校老师,寒暄几句后又迅速前往下一个投递点。
当天,身体有残缺的并没有穿着邮递员制服,但一眼看去,就知道他是一名信使。那种使命与责任感,是由内向外的。
积极传递的平凡信使
信使,是给自己的称呼;平凡,更是他给自己的定位。
,在xx自治区桂林市xx县xx镇邮政所兼着投递员与营业员,曾获得过包括桂林市“五一劳动奖章”在内的大小荣誉10余项。整个邮政所里就只有一个人,他的工作主要是给xx镇、三个行政村的20__多人提供邮政服务,邮路大约有20公里。
由于年轻劳动力多外出打工,这样情况的邮政所在桂林乡镇地区并不少见,但不同的是是一位独臂信使,儿时的一次意令他永远地失去了右手,少了一只手的他在邮递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4年。
“老苏话不多,但脸上总是带着笑,找他帮忙总是一口就答应了。”这是客户兼朋友老刘对他的评价,也是乡亲们对映像。老刘跟年纪差不多,孩子在外地打工,总喜欢在网上买一些家里老两口需要的东西,不论包裹大小,总是第一时间送到老刘家,这让老刘很是感动,但在看来这只是他工作中应该做的。
上午投递、下午营业,这是每天的工作安排,邮政所所服务的三个行政村一天大概有20个左右的快递包裹需要派送,“近的地方就天天去,远一点的就两天过去一趟,大家也能理解我。”
当谈及信使生涯中难忘一次经历,想了想说道:“其实也算不了什么,有次下雨天差点摔倒了,东西掉到了泥里,第一反应就是送到学校的报纸全都脏了怎么办,连身上的泥都没有顾得上就先擦报纸,还好学校的人什么也没说,还关心我。”说起这些的时候,总是显得云淡风轻,似乎在讲另外一个人的故事。
说起骑车,为了提高派件的效率,除了汽车,几乎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电动车的非机动车能熟练地驾驶。独臂的特征,有时候的确成了阻碍,但也成为了他学好驾驶的动力之一。“小时候那次意外发生以后,我做什么都做不好了,特别是骑自行车,当时我的父亲为了激我,故意说我是爬着的命,我不服气偏偏要把自行车学会了,”回忆道,“后来包裹越来越多、体积也越来越大了,我就把摩托车改装了一下更适合我骑,后来家里人不放心,我又开始骑电动车,这样既安全又节省时间。”
其实,谁也没有计算过,这位独臂信使每天都要风里来雨里去,骑上20公里的路为村民们送信送包裹,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与命运背道而驰的业务多面手
失去右手,在平常人眼中,似乎做什么都不方便,可却不曾想,做了很多让命运和大家“吃惊”的事情。
在做邮递员前,是村里的一名裁缝,手艺远近驰名,有人说他做的手艺比细心的女的还好,现在邮政所里还摆放着一台缝纫机,时不时地帮大家做点手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