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工程实习报告模板锦集(精选3篇)
精选工程实习报告模板锦集(精选3篇)
精选工程实习报告模板锦集 篇1
第一部分前言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书本上的知识仅仅只能作为指导作用,如果想深入了解土木工程具体是怎样应用的,只有到了实地才能有直观的体会。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教学计划中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专业知识学习态度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组织了我们这次的铁道工程认识实习,旨在让同学们能对课本上的知识有直观、感性的认识,也为以后进一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道路与铁道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铁路选线、铁路轨道、公路路面等方面,主要是研究铁道、公路、城市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等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学科。此次实习主要有两方面:参观具有代表性的铁路,以及听老师的讲解。
第二部分专论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参观各类道铁,加强对道铁的认识,了解道铁的总体设计、选线布置等特点 。
2、通过实习,了解道铁施工技术,熟悉道铁构造,了解各类道铁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3、通过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同时为以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xx年11月5日
三、实习地点
青龙桥及周边
四、实习内容
1、 京张铁路“之”字形铁路设计
京张铁路起始自北京丰台柳村,经居庸关、八达岭、河北的沙城、宣化至张家口。全长约200多公里。京张铁路在1905年9月4日开工,1909年8月11日建成, 10月2日通车,施工时间比原定缩短了两年;而建造成本亦比原来预算(729万两白银)节省了三十五万两白银。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建设完成,投入营运的干线铁路。由当时的清政府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
全程分为三段,第一段丰台至南口段。第二段南口至青龙桥关沟段,关沟段穿越军都山,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三十三,曲线半径182.5米,隧道四座,长1644米,采用“之”字形铁路,工程非常艰巨。第三段工程的难度仅次于关沟,首先遇到的是怀来大桥,这是京张路上最长的一座桥,它由七根一百英尺长的钢梁架设而成。而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青龙桥车站,也就是著名的“之”字形铁路段。
“三十尺高一尺”,用铁路部门的专业语言说,就是千分之三十三点三的坡度。这是修筑京张铁路的最大难点。按照1999年重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在地形条件最差的三等线路上,使用牵引力最大的电力机车,区间线路的最大限制坡度不得超过千分之二十五,即使是“加力牵引”,也不得超过千分之三十。而詹天佑所要设计的京张铁路,是在此技术管理规程下达的90多年前,相比之下难度可想而知。
为避开这段地形条件最差的路段,詹天佑试图寻找相对理想的路径,先后选测了七八条不同的比较
线。但由于经费及工期的限制,
最后还是不得不把立足点落回
到关沟路段。由于按照通常的
办法,千分之三十三点三的坡
度没办法解决,因此詹天佑创
造性的提出了“之”字形铁路。
具体解释来,“之”字形铁
路就是采用延长路程的方法以减缓线路的坡度,以“距离”换取“高度”。其实仔细看来,这条铁路更像横放的“人”字形。列车为了达到“
人”字上面
那条腿的顶端,需要先顺着下面这条腿行进到“人”字的“头部”,然后再掉过头来继续上行。这样,就把一段陡峭的坡道代替了。
而对于很长的一列火车,到达“人”字的“头部”以后掉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詹天佑采取了“双机牵引”的方法:就是使用两台机车,一台在前面拉、一台在后面推,到了“人”字的头部,火车无需掉头,原先在前面的机车变成了车尾、由拉变推;原先在后面的机车现在变成了车头、由推变拉。同时,使用两台机车也可以加大牵引力,在载重量小的时候,仅用一台机车就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在火车的载重量大时,一台机车就不够用了,因此使用双机牵引也大大解决了京张铁路的运输动力问题。
2. 铁道相关知识
铁路线路的构成有:路基、道床、枕木、钢轨、连接零件等,其作用是由钢轨承载机车车辆的各种力,并通过枕木、道床、路基均匀传给大地. 引导列车按方向行进。
枕木
轨枕又称枕木,也是
铁路配件的一种,由于现
在所用轨枕材料不仅仅
是木材,因此叫轨枕比枕
木的叫法更加科学。 轨
枕的作用既要支承钢轨,
又要保持钢轨的位置,还
要把钢轨传递来的巨大
压力再传递给道床。因
此,轨枕必须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列车经过时,它可以适当变形以缓冲压力,但列车过后还得尽可能恢复原状。
其分为木制枕木,钢筋混凝土枕木,钢制枕木,复合材料枕木等。最初的轨枕都是用木材制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木枕的弹性好、重量轻、绝缘性好、受周围介质的温度变化影响小、扣件与木枕连接简单、铺设和养护维修、运输方便、木枕与碎石道碴之间有较大的摩擦系数等等。其主要缺点是易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