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技术能手事迹材料(精选26篇)

2024-09-19 09:18:18报告范文打印
技术能手事迹材料(精选26篇) 第三发电厂筹建处职工技协成立三年来,紧紧围绕实现“把马三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大型发电企业”的目标,坚持以“职工科技创新为企业解难增效”为主题,因地制宜地积极组织、创造性地开展活动,鼓励广大职工在马三安全生产、经济运行、技....

  以前,职工进行探伤作业时,需要携带近10公斤重的探伤仪器和备品徒步行走10公里左右。为了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工务段给探伤车间配备了5台便携式手推车,方便职工将探伤仪器、工具备品放置在手推车上行走。可是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手推车就因为材质及设计缺陷等原因无法使用,探伤工们又回到了肩挎手提的“负重时代”。

  坐不住了,他立即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对比几种手推车模型,光是设计图纸就画了10余张。经过3个月的反复试验和现场调试,终于制作出新型的便携式手推车,不仅解决了职工的负重作业问题,而且一劳永逸地破解了频繁取放仪器备品、插拔仪器探头的现场难题,广受现场职工欢迎。

  近年来,不断超越自己,勇攀技术革新高峰,在创新大道上一路高歌猛进。他参与研究制作的电动液压撅轨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安全系数;先后研发23个技术革新及发明创造项目,其中集成串列式扫查架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为安全生产和节支创效提供了技术保障。他通过探伤检查、现场判定、视频“会诊”等形式,累计解决了25件探伤疑难杂症。

  事实证明,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说起和“探伤工作室”的贡献,工务段主管探伤工作的副段长马治财如数家珍。近些年,带领团队秉承“技术攻关、技艺传承、技术推广”的“3J”理念,通过无数次的现场调研和反复试验,制定了机械伤损、贝氏体辙叉、可动心辙叉作业标准;研究制定的《钢轨外部轮廓机械伤损的判定标准》,填补了xx局集团公司钢轨外部轮廓机械伤损判定标准的空白。几年来,他和同事一起努力,共修订完善15项作业标准;经过不断探索和现场检验,总结出焊缝探伤作业和仪器测试“七字诀”、数据回放“三字经”,简单、顺口、易掌握,解释了焊缝作业流程、仪器测试及数据回放卡控要点,成为探伤人员学习借鉴的工作宝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针对全段探伤职工队伍青黄不接、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的现状,如何培养更多探伤人才,成为接续努力的奋斗目标。

  有一个好习惯,会把每次现场作业发现的典型伤损波纹拍成照片。从作业现场回来后,他就一个人闷在办公室,对伤损波形进行整理分类,制作PPT、微视频等,为下一次车间探伤集训准备鲜活的授课素材。还通过微信和全路的探伤精英进行业务交流,将多种从未见过的钢轨伤损波形图整理成培训资料,将这些知识点、业务难题、新技术知识带上课堂,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进行“现身说法”式的讲解,直到学员全部掌握、吃透。

  “我在学校学的是铁道工程专业,钢轨探伤对我来说完全是‘跨界’,师傅用超声波教学模拟器演示了一遍后,我立即明白了探伤工作原理,说得通俗一点儿,钢轨探伤就像医生给病人做‘B超’。”青工小王指着模拟器高兴地说。20__年7月,和工作室团队成员历时3个多月,利用彩色激光探头,配合有机玻璃钢轨模型,研究制作出超声波教学模拟器,将钢轨探伤超声波工作原理从隐性变为显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

  这些年,编制了《钢轨探伤数据分析图谱》等培训教材20余本,丰富了职工培训学习资料。他还多次深入陇西、陇南、中卫、武威、定西及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单位,将看家本领无私传授给更多的同行,帮助更多探伤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补齐业务技术短板。

  长江后浪推前浪。20__年9月,“90后”徒弟孙阳阳一路过关斩将,荣获了全路钢轨探伤工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__年9月,女徒弟吕叶同样在“振兴杯”铁道行业青年职业技能赛上夺冠。近年来,他累计培养出探伤工技师和高级技师11名、火车头奖章获得者4名,他所在的车间还荣获了火车头奖杯。

  光阴如梭,白驹过隙。回望走过的路,攻坚探伤领域技术难题的信心坚如磐石。他说:“钢轨探伤的技术创新没有终点,也容不得一丝马虎,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