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关于文化的调查报告(精选24篇)

2024-03-29 22:59:49报告范文打印
关于文化的调查报告(精选24篇) 实践人:田盼文班级:20xx级艺术设计五班学号:20xx132255实践时间:20xx年1月1日到2月1日随着大一上半学期的结束,迎来的维持一月的实践假期,第一次写实践报告,每天走街串巷的去寻找各种美食,感觉挺好,把自己以前吃过的没吃过的美食....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圆。

  年廿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供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來年衣食丰足及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廿八洗邋遢:

  年廿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气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去病。

  年三十晚要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日,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意义。晚上,一家人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得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正,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神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后,晚辈向长辈互相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或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或盆具,如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说例如「碎碎(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年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年初二是出嫁女而回娘家的时候,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年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家拜年亦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廿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則是诸神由天界重返人间之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重临人间。

  年初五开市日:

  年初五可将供奉神位的供品收起。做生意的人可以拜神开铺,发红包,以求大家工作顺利,而一些过年的禁忌都可以解封,过回平时的日子。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贴窗花: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关于文化的调查报告 篇18

  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内容十分丰富。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精华,其核心为和,具有深远的哲思。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对茶道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茶文化,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和弘扬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调查目的;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享有盛誉。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大连地区市民对于茶及茶文化的了解程度。

  调查人:英BG122郭庆世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2日—19日

  调查对象:大连市民(亲戚5人,同学15人)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电子邮件问卷)

  问卷内容:

  1、您平时喜欢喝茶吗?

  A、非常喜欢B、喜欢C、一般

  2.您喜欢喝什么茶?

  A、红茶B、绿茶C、乌龙茶D、普洱茶E、花茶F、毛

  尖G、铁观音H、碧螺春I、龙

  井J、减肥茶K、其他

  3.您周围哪些人群有饮茶习惯?

  A、家人B、朋友C、同

  学D、同事

  4.请问您饮茶的理由是什么?

  A、有益健康B、着迷于茶文化C、喜欢茶的香气味道D、没有理由,随便喝

  喝E、为了待客应酬7.你更注重茶的功效还是口感? A、功效B、口感C、都注重

  5.喝茶的频率是?

  A、一天几次B、一天一次C、3天一次D、一周一次E、更久

  6、你更注重茶的功效还是口感?

  A、功效B、口感C、都注重

  7.喝茶的频率是?

  A、一天几次B、一天一次C、3天一次D、一周一次E、更久9.您知道茶叶的哪些功效:

  A、有助于延缓衰老B、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C、有助于预防和抗癌D、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E、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F、有助于美容护肤

  8、您知道正确的泡茶方法吗

  中国的茶历史吗?

  A、了解B、知道一点C、完全不了解

  9、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弘扬中国茶文化

  A有必要B没有必要C无所谓

  10、简述您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

  答:

  问卷分析:30%的人喜欢喝茶其中55%的人喜欢喝绿茶35%的人喜欢和铁观音

  70%的人知道茶的功效但不完整

  17%的人知道如何正确泡茶

  20%的人了解中国茶的历史

  87%的人认为有必要弘扬茶文化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喜欢喝茶的人所占比例较小但绝大部分人认为应该弘扬茶文化。所以应该大力普及查相关知识以及弘扬茶文化。

  茶,在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有着颇具魅力的神奇功效,为世人所喜爱;它使人们感到清爽,令神经活跃,得到喜爱。茶作为一种饮品,发起于神农氏时期,重闻于周公旦,发扬于宋唐时期,推广于明清,它的地位出一种生活实用食物进化为人们拿它品赏并体会意境,到现在为止,有三千年的历史。茶及茶文化的开启与兴盛是中华文明的一项载体,它不但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且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植根于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由物质文化上升到精神文化的范畴。

  茶,作为一种有千年文化传承的事物,蕴含着许多道理。同一种茶给不同的人喝会有不同的感受,对茶的理解也会有不同之处,所以说品茶就像是在品味人生百态。而且茶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并生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寒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了重要的

  推动作用。茶助文思,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颗明珠,并且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作用很大。茶文化的出现,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了更高的境界。茶与文化关系至深,涉及面很广,内容也很丰富。这里既有精神文明的体现,又有意识形态的延伸。无疑,它有益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在当代社会中,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茶与文化的结合,也必然有新的延伸,新的形态,新的载体。它可以和现代艺术结合起来,用于茶艺演示;可以和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结合起来,在茶馆、剧场、和盛大的茶会上演出;也可以制成光盘、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供人欣赏,成为新的文艺作品,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新内容。研究茶和茶文化的发展史,还能观察到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儒家、释家、道家和民间人士都非常重视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明,非常重视茶与文化的结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