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去工厂实习报告(精选31篇)
关于去工厂实习报告(精选31篇)
关于去工厂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
1、熟悉焊接方法的种类,熟悉钢材、铸铁、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焊接方法。
2、熟悉焊接的有关设备,熟悉焊接材料及选用。
3、初步掌握手工电弧焊、气焊、钎焊等焊接方法。
4、初步掌握气焊、手工钎焊工艺设计、焊接结构工艺设计。
二、实习内容:
仓库货架制作(规格:2.00mxx1.65mxx0.50m,数量:10个)
三、实习工具:
5m钢卷尺1把,刚角尺、鳄鱼钳2把、电焊面罩、护腿、电焊手套。
四、实习设备:
9kVA交流电焊机(包括电焊钳、电缆线)。
五、实习辅料:
石笔、Ф2.5电焊条。
六、实习步骤:
七、实习体会:
货架制作应该是较简单的`金属焊接——基本只有平焊,当然在不翻动货架的情况下,可以练习立焊、仰焊。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材料计算,避免浪费。因为电焊弧光含有强烈的紫外线等,对眼睛、皮肤产生灼伤,所以电焊作业千万注意:带面罩、穿较厚的棉工作服、电焊手套、护腿等;做好劳动保护。
关于去工厂实习报告 篇2
今天上午去了来料这一模块,来料分外协和外购。
外协就是跟外面的公司协商,可以分成外面的公司的工件送进来本公司进行加工,和本公司的半成品送到外面的公司进行加工然后再运回本公司。由于今天外面的公司送工件进来比较晚,所以我还没看到我们的质检是怎样检测那些工件的。不过看到我们公司的半成品送上了一辆货车,询问下知道是两天左右后运回来,准备两天后再去查看。
外购就是产品完全由外面公司购买,比喻螺丝、螺母类的固件,门锁、圆柱型的支撑架、橡胶类的工件等,这些工件是我们公司不能加工出来的,所以需要经过外购来装配我们的机箱。
下午就是每个部门都走访一遍,从冲压、数冲、数压、激光、钳工、焊工、涂装到装配。由于经过几天的时间,我和质检部的人员都认识了,所以我走过的部门,质检人员都很热心的指导我,我也知道了很多细节,如钳工的攻丝和拉丝、转孔的角度、涨铆和压铆、扭力计的使用,李凡都很仔细的指导我。
今天的感想,每个部门再走了一圈以后,获得的成果还是很多的。首先是深入了解公司产品的规格、做工的手法、流程等,虽然这些东西的细节看书看资料也可以找得到,但是现场走访就更容易得到形象的概念。重要的还是能和每个部门的员工进行交流,能和他们拉近距离,这样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今天还遇到一个工程技术部的实习生,希望以后能和他成为好朋友吧。
初步建议,公司的人员每天都在忙,大部分员工都忙得大汗淋漓的,但是我发现有个别员工是很空闲的,给人一种人浮于事的感觉。我觉得这其实本不是那些员工的错误,而是分配给员工工作时的不合理,比如装配部的流水线,十多个人坐在传送带的两旁,有的要上7到8个螺丝,有的就只是把配件按上去,这样就把流水线弄得这边快那边慢的,搞到忙的人更忙,闲的人更闲。所以我建议分配工作应该要合理,合理的安排,公司的运作才会更畅快,效率更高。
关于去工厂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具体内容
下面说说最让我难忘的几个工种:
1、车工
这是我们金工实习第一天时所要接触的工种,工厂实习报告范文。大家都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虽然被刚开始金工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录像吓了一跳,但还是觉得金工实习应该很好玩的。师傅是一位中年的大叔,矮矮的,瘦瘦的,看起来很精干的样子。他首先给我们讲解了车床安全性的重要性,然后就开始讲解车床的结构。那控制面板上一排排的按钮,一条条的扭杆,即使我们是认真得生怕漏了一句话似的听着师傅讲解,但还是记不住它们各自的作用。于是,在自己具体熟悉车床时,师傅便在各个车床间转来转去,细心的进行个别辅导。过了半个多小时吧,看大家都熟悉到一定的程度了,师傅便发给我们每人一根铁柱,短短的。然后就这样进入了车床实习的实战阶段了,师傅先按照图纸给我们讲解了实际操作的各种要求,要把一根短短的铁柱刨成一个两端成球状的工件。师傅说得挺容易的,那块铁柱在他的眼中可能和一块豆腐差不多,我们听了一会,觉得也很简单,比用笔算微积分那些东西要容易多了。可是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要自己计算工件的尺寸,要自己计算进刀的具体位置啦,搞的手忙脚乱的。但在最后,我们还是把铁柱刨成了一个工件,虽然它不像图纸上标的那么准确,标准的圆变成了一个椭圆了。
2、铸造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泥沙时的感觉,把泥沙使劲往一个方盒子压,很好玩。但这次实习却让我对泥沙产生了恐惧。师傅说得很详细,还用粤语重点说了,搞到那些说普通话得同学一脸茫然。我也一步一步跟着做,不就是堆沙吗?为什么要我们实习呢?我当时真想不通。等我把沙堆满压实,把外盒小心揭开,却惨不忍睹,里面一盘散沙,模型都塌掉了,为什么呢?我看到沙都堆满了,究竟为什么?师傅说过得话我又重新回想一遍,发现问题了,原来我的沙有点干,粘度不够。重新做一遍,果然成功了。虽然有点难看,但那个模型的大概样子总算出来了,余下的工作是我一遍一遍的修复工作,天啊,我真有点佩服自己,把那个模修复的跟原来的一模一样,一件完美的作品就这么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