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关于考研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

2024-09-08 02:16:49报告范文打印
关于考研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 据统计表20xx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20万人,比去年减少8。2万人,这是非颠倒20xx年以来报考研究生人数的首次下降,教研执法“降温”现象出现。....

关于考研的调查报告 篇1

  据统计表20xx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20万人,比去年减少8。2万人,这是非颠倒20xx年以来报考研究生人数的首次下降,教研执法“降温”现象出现。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教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从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对未来很多人并没有目标,其中60%以上的人虽有目标但不明确,甚至还有24%的人根本没有目标,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上大学,这是一个值得在校大学生和即将踏入大学殿堂的中学生深思的问题!

  在问到是否在大一时已经决心考研,回答是否不明确三种答案的人所占比例相当大一由于刚进入大学还处于比较松散的阶段,对考研还没有做过多考虑。

  问到为什么会决定考研时,认为考研只是想拿到更高的学历,以后有个好工作的人占地66%,回答考研是因为喜欢学术研究的占有一席之地14%,迫于父母的压力和想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的各占10%。

  这也许就是考研热潮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吧!更多的人只是希望通过考研提高自己的学习层次,以及缓冲就业压力,考研究生却认为其没有价值的现象有原因。

  在每年的考研人群中还有一部分考生是在职考研,在我调查的对象中有34%的人愿意在职考研,66%的人选择应届考研。

  综合现已读研的人对此的反映,可以看出未曾跨出校门就直接读研的学生由于急于在经济上独占,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对步入社会显得有点迫不及待;

  而工作后再返校读研的人则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看到了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对将来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性。

  共存而相悖的表明,工作和读研是矛盾的统一体,已然在当前的研究生群体中形成一种“围城效应”

  面对近几年教研现状,其中68%的人认为出现考研热最主要的原因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人们不得不通过拿高文凭来提高自已的竟争力,24%的人认为大部分人只是盲目的随大流,自已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仅有4%的人认为考研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感兴趣。

  调查的结果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选择教研是否有何时何地,其实自义务教育结束后,一个人是否再续接受教育,或接受怎样的教育,都应该成人个体独立的选择

  但是我们的社会却缺乏这样的允许大家有多无选择的环境

  一方面,观念上不支持,而另一方面,现实的出路,也迫使我们做出逶心的选择,那些在教研很热或者教研趋冷的环境中始终能更改的进行考研分析,然后作出选择的人十分难能可贵。

  只有进行了事先的理性分析,才有可能对整个研究生学习生活进行长远的规划,并使得研究生学习更有价值。

  希望那些还未做出决定或已经做出决定的人都能更改的对待考研,做出适合自忆的人生规划!

关于考研的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背景

  在伟大的“中国梦”的伟大时代背景下,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有着我们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息息相关,这就是“学子梦”。今之中华,迫切需要培养更多的拥有丰富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在其毕业后,考取研究生,向着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为国献力,是其成为此类人才的重要途径。下表是20xx-20xx年全国考研人数统计(单位:万人)

  二、调查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真实地了解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动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考研心态,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考研学习条件。因此,我们对当代大学生考研情况进行了实践调查。

  三、调查对象、时间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XX学院学生

  (二)调查时间

  20xx年5月16日,17日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以及网络问卷为载体,以网络调查为主,书面问卷调查为辅。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2、资料查阅:通过图书馆,各考研机构以及网络获取可靠的资料。

  四、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不同的年级调查显示,会考研与不会考研有明显的区别,考研所占的比例也不一样,由结果可知,大三的选择考研的比例明显比其它年级的要高。这说明在大三同学对考研的意识比较强,比较突出。

  关于考研目的,21.3%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压力大,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63.8%的同学是为了继续深造,还有部分同学为了以后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由此可见,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多元化,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道路。而在分析数据时我们发现:考研女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男生,女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增加,其中就业压力大是一个原因,其次大学阶段是女生的黄金时期,还有就是女生更具有务实的风格所决定的。

  关于报考专业的问题,65.3%的同学选择报考本专业,34.7%的同学选择报考外专业。而调查到报考该专业的原因:37.7%的同学表示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第一位;33%的同学则考虑到报考专业的热门程度,就业前景是否看好。也有20.3%的同学选择相对容易考的专业报考,还有8.7%的同学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自己既喜欢又热门还有把握的专业报考。但这种三全之事并不多见,因此,报考专业时仍应谨慎考虑。

  根据研究生收费改革的相关规定,20xx年,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7所高等学府都取消了公费研究生制度,而两到三年的研究生学费也要在开学的时候全部一次性交齐。尽管部分高校有替代办法,如北京大学就采取了奖励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但是,一次性拿出这笔钱(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对于很多考研者来说依然困难。

  在考研的同学当中45.1%同学对考研信息了解不多,40.4%了解一些,仅有4.5%同学非常了解,还有10%的同学表示自己不了解。对此,希望广大的同学对考研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更充分地准备考研。

  如果考研没有考上,其中,27.2%的同学认为应该全心投入明年考研,47.7%的同学想先找个工作,抽空复习明年在考。25%的同学不想考了,直接找工作。当然还有13.6%的同学没有想好。

  调查的最后一项是“你对考研的看法”。大多数同学认为考研是个人的原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抑或是为了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将来。上研究生确实是大学生不错的结局,有理想的情节。同时,他们认为考研也是一次人生经历,努力过,奋斗过,即使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那考研过程中丰富而充实的记忆也足以让自己好好珍惜。

  (二)资料查阅结果

  1、.朱宁波《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问题的调查研究》一书调查结果显示, 排在前三位的考研动机分别为: 更系统地学习某专业知识的占51. 2%,为找一份更好的工作的占28. 7%,为获取更高文凭的占12. 5%。访谈中一名被试认为, 通过考研可以对个人毅力、学习能力进行锻炼, 最终通过获得更高文凭来满足成就感, 证明自我实力。他们从调查和访谈结果看, 大部分被试的考研动机是端正的、务实的。反映了被试比较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竞争力, 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2、王丽《“考研热”的经济学解读》一书中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而在于发射信号,反映求职者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认为教育与收入之间的连接关系是教育投资→较高的文凭→较高的收入, 即认为工资是由求职者的文凭决定的。这也必将导致一部分人选择通过读研提高自己的文凭,从而获得更高的工资。

  3、冯爱秋《大学生“考研热”心理初探》一书中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考研热”进行了探究,总结出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大学生目前就业形式确实不容乐观,竞争异常激烈,而研究生却供不应求,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的变革、观念的更新、社会的进步,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等都发生了变化,有些人开始崇尚自我,淡泊集体,对待学习、工作都带有“功利性”。

  五、调查结果分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