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关于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精选31篇)

2024-10-14 16:26:35报告范文打印
关于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精选31篇) 历史试题以突出新课程标准理念为原则,以基础性、创新性、导向性为基本目的要求,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命题。....

  2、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平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边阅读,边记录好词好句,同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3、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继续因材施教,以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做人为根本,继续努力。

  4、想方设法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希望在我不断地努力下,孩子们越来越进步!

关于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31

  一、考试分析

  (一)总体成绩分析

  全区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统计样本数15015人,平均分是90.39。其中,90-100分的12329人,占82.11%,80-90分的1640人,占10.92%,70-80分的262人,占1.74%,60-70分的102人,占0.68%,50-60分的57人,占0.38%,40-50分的26人,占0.17%,0-40分的599,占3.98%。

  (二)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我会听写。(5 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听写生词的能力。本题的平均得分4.81,得分率为95.1%,失分原因是有些学生粗心地把“瓜子”写成“花子”,把“耳目”写成“耳木”。

  第二题,看图选音节,抄音节。(8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本题的平均得分7.71,得分率为96.37%,失分原因是有些学生粗心地抄错拼音。

  第三题,我会读拼音,写汉字。(16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本题的平均得分15.34,得分率为96.01%。失分原因是有的学生把 “小手”拼作“小心”,把“田里”的“田”写作“天”。

  第四题,我会连。(8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本题的平均得分7.08,得分率为88.87%,失分原因是部分学生分不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所以“坐”与“捉”的声母未能区分;有的对韵母掌握不牢,在“对”与“六”的韵母选择中也出现错误。

  第五题,我会组词。(16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与积累,能否一字组两词。本题的平均得分15.52,得分率为96.97%,失分原因是有的学生写了同音异形字,如“公园”写成了“公圆”等。另外,有些学生把词语的前后顺序颠倒了,如:“出入”写成了“入出”。

  第六题,我会涂。(9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考查学生是否能把按偏旁给生字归类。本题的.平均得分8.97,得分率为99.65%,失分原因是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没按要求给生字涂色。

  第七题,我会填。(6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积累运用的能力。本题的平均得分5.89,得分率为98.21%,失分原因是学生写错字或写错拼音。

  第八题,我会给字加一笔,变成新字。(6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利用加一笔或减一笔的方法识记生字。本题的平均得分5.86,得分率为97.64%。本题失分原因是个别学生漏写字的笔画。

  第九题,写出意思相反的词。(6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写出意思相反的词。本题的平均得分5.51,得分率为85.78%。本题失分原因是不能写出“晴”的反义词。

  第十题,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中要求背诵的段落是否过关。本题的平均得分5.96,得分率为99.15%。本题失分原因是学生在答题中出现错字,如把“看见”写成“看几”。

  第十一题,读短文,回答问题。(6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本题的平均得分5.06,得分率为94.38%,失分原因是有的学生对短文不理解,导致选择答案时出现错误。

  第十二题,看图写句子。(8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看图写话能力。本题的平均得分7.15,得分率为86.02%,失分原因是一些学生不理解题目要求,不会填,有的学生写句子时出现错字。

  二、命题思路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的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分“一、卷面书写:做到正确、端正,卷面整洁”、“二、字词百花园”、“三、阅读天地”、“四、看图写话”。从试题的设计上可以看出试题能体现语文新大纲的理念,考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反思与建议

  1、重视识字和积累

  本次考试中,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掌握得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有所松懈,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却表现特别出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精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点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3、习作教学文从字顺

  习作教学要在文从字顺上即“通顺”上下功夫,面上的要求,绝大多数要达到的要求是“不少于400字的文从字顺的作文”。“通顺“,即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没有明显的毛病。重点还是写好记实文,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一味地灌输知识,要使学生在掌握方法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的能力,就不至于在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答案唯一。二是课外学生能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和扩展学习。

  5、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平时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这样,学生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得靠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发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