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集锦(通用34篇)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集锦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木子李、弓长张、文刀刘、三横王……天南地北共一堂。有首歌谣这样说道:“张王李赵遍地刘,世世代代传不休。”此刻,全国刘姓人口大约7000万,是中国的第四大姓,古往今来,刘姓人才辈出,灿若繁星。虽说我姓刘,但对刘姓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借此机会寻根问祖,做一番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起源及演变相关资料。
2.搜集与刘姓人物相关的资料,筛选、确定有代表性的刘姓人物。
3.了解刘姓人口数量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景。
三.调查研究情景
(一)起源及演变
1.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帝尧之后,封于刘国(今河北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
2.出自姬姓,周王室其中一支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其后裔以邑为姓。
3.外族的改姓,如: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其家族姓刘。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
(二)历史上的刘姓名人
“大风起兮云飞扬”,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的汉高祖刘邦;“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刘备刘玄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豪”刘禹锡风骨傲然;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人才辈出,如恒河沙数,数不胜数。
(三)刘姓人口数量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景。
刘姓人口众多,在我国超过7000万,大约占汉族人口5.4%,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南地区;另外,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有分布,世界上,刘姓人口多达9000万,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姓氏。
四.研究总结
1.刘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来源众多,最早的一支构成于夏朝。
2.刘姓人才辈出,刘邦、刘彻、刘备、刘禹锡、刘伯温……,灿若繁星,光耀中华。
3.刘姓人口众多,是中国第四大姓,世界刘姓人口超过9000万。
4.刘姓人口分布很广,但不均衡。
5.一部分刘姓是少数民族后裔。刘邦和亲,一些匈奴贵族从母姓刘;北魏孝文帝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刘姓海纳百川,蓬勃向前。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集锦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学校对面有个宠物店,名叫哗众取宠,可这成语的本意和宠物店根本不是一码事。生活中出现这种情景的广告、店名有哪些?这样情景广泛吗?于是,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看身边的店铺;
2、查找网络资料
三、资料整理
四、调查结论
1、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利用谐音成语的广告。有的是读音相同、字不相同,比如:百衣(依)百顺。因为字的变化,所以意思也变了。还有一种情景是字和读音都没变,只是意思变了,如:哗众取宠。
2、这种广告的坏处是对小孩的学习不好。小孩对颜色鲜艳的广告十分感兴趣,如果小孩长期看有错别字的广告,就会对小孩传递错误信息,导致小孩将正确的字和错误的字搞混淆。
五、倡导
请各位商家们,不要滥用成语,尽量不要歪曲成语的意思,不要因为你们的谐音成语广告影响到少年儿童的学习。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集锦 篇3
一、问题提出
我在重庆、巫山等地方都遇到过跟我同姓的人,虽然我姓罗,但也有不明白的问题。“罗”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罗”姓在中国排第几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罗”姓进行了一次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上网查询。
3、询问身边对历史有了解的人。
4、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四、研究结论
1、看来姓罗的人还真是人才辈出啊!当任何官的都有,做任何事情的都有。各个时代,地方都有名人。
2、以前,姓罗的人有点少;此刻,姓罗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了。比较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集锦 篇4
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汉字。可你们真的了解汉字吗?且听我慢慢道来。
汉字的发明创造者是广大劳动人民,他们因为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实践出一个个生动、贴切的汉字。汉字的“祖先”是甲骨文,它刻在龟甲、兽骨上面,字体比较纤细。慢慢的,有了金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与甲骨文相反,它是个“小胖子”。后来,篆书出现了,它可了不起啦!是第一种全国统一的汉字。瘦劲挺拔,字体圆顿,粗细基本一致。汉字的发展到了隶书手上,画风突变,原本篆书圆转的字体形成了方方正正的。以前象形到这成了会意。因为隶书成了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紧接着是草书,写起来龙飞凤舞,行云流水。书写速度快,不过辨识度不太高。要说使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非楷书莫属。它字体方正,笔画工整。后期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后,又有了一种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书写方便的字体——行书。
汉字也十分有趣。猜字谜,大家都玩过吧!它是汉民族特有的文字游戏。主要通过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四种方法来猜。我给大家出个字谜吧!“七十二小时”打一字。嘿嘿!猜不到吧!答案就是“晶”。我们可以用会意的方法来猜,“七十二小时”是“三天”,“一天”也称作“一日”,三个“日”加起来就是“晶”。你知道“半部春秋”是什么字吗?我们用离合法来猜,春的一半,加上秋的一半,不是“秦”字吗?
汉字还是个“小音乐家”!汉字中,有一类词名叫“拟声词”。“滴嗒,滴嗒”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春雨坐上滑滑梯从屋顶上滑落,落到了地上。“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似乎在叫道:“同学们!回来学习知识啦!”“叽叽喳喳”从屋旁的树木中传出了动听的鸟叫,似乎正在比着谁的歌声更动听呢!
汉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关于汉字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说上一夜也说不完。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集锦 篇5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距今已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从古到今,汉字经过了许多次的演变和发展,针对这个话题,我开展了一次研究:
一、提出问题:
(1)汉字的字体经过了怎样的演变?
(2)汉字的字义也经过了怎样的演变?
(3)汉字发展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4)汉字的优点和缺点。
二、研究和调查的渠道:
我利用书籍、报刊、网络、电视上的专家点评节目等渠道研究汉字的发展以及演变。
三、具体的研究报告:
研究问题
具体内容
搜集渠道
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从商朝开始发展,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草书、楷书、行书到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一共经过了3000多年的演变。
网络及书籍
汉字字义的演变
最早的汉字就是象形字,然后就到了指事、会意、假借、转注还有形声,每一个造字法的意义都十分不一样。
书籍
汉字的特点
1.汉字跟音节、语素是相对应的。
2.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语法意义、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示。
3.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4.汉字还有较强的超时空性。
网络及电视节目
汉字的优缺点
汉字跟汉语相通,但由于汉语无法将同音字区分开,所以汉字的记录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不同的地区方言无法相互沟通,汉字还可以给人们相互沟通的机会。但汉字数量太多,没有统一的表音,难免会给人们带来一些不便。
网络及书籍
四、研究结论
1.汉字字体的演变不仅体现出汉字的悠远历史,还令世人发现各个朝代的变迁和鼎盛。例如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一种通用字体。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出现了“文字异体”的局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便他的统治,下令丞相李斯把不同的文字整理统一为小篆。
2.汉字字义的变化就更加大了,从一开始的象形字(即用线条来描绘事物的形状)到如今的形声(即字义用偏旁表示,读音用同音字代替,再与偏旁合成字),处处体现出人类思维的进步。比起以前的象形字,形声字更加好的把这个字的字义解释出来,这何不是人类的一种巨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