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范文(通用13篇)

2024-10-04 10:38:21报告范文打印
关于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范文(通用13篇)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对于文化水平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学习之外,恋爱亦是热门话题之一。....

关于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范文 篇1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对于文化水平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学习之外,恋爱亦是热门话题之一。针对上述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特此对本校大学生的基本恋爱情况进行了调查。

  我们小组以电话调查为主,对深职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同级同学和朋友,另外电话调查非同级在校生.调查总共发放了45份调查表,收回4份.对这4份调查表进行了统计得出结论.再根据调查结果提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你正在恋爱吗?

  调查统计得出其中43.9%的人是正在恋爱中,56. %的人是没有恋爱的这个数据显示大学生这个群体里的恋爱情况很普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传统道德的分崩离析和恋爱观念的改变的结果,作为刚刚告别十二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而言,空闲时间较为充裕约束相对减少,使得校园成为恋爱摇篮。另外,我们对这一调查结果持审慎态度,因为调查数量有限,数据出入可能不够准确。

  2、你的初恋是什么时候?

  早恋是现在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老师和家长颇为担忧的一个问题。在调查的人中6岁以下的人有29.3%、 7~8岁的有3 .7%、 9~xx年文化圈和网络盛行的单身主义思想有关。“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占了36.6%,这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里缺乏追求,精神虚无者不占少数,他们渴望存在感的慰藉和内心世界的交流,另外这和大学较为宽裕的课余时间也有很大关系。“对方追求激烈,自己不好意思拒绝”只有女生选择这个选项但也只占4.8%.“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占4 .5%,这与大学生普遍渴望自由和渴望被了解的心态有关,也印证上述所说这个群体特别强烈的需要存在感的追求。选择“其他”的占7.3%.

  3、就大学生谈恋爱对自身的.影响,你怎么看?

  爱情从来就不是一直美好的事物,爱情的利弊更是不胜枚举。调查显示认为恋爱令“学习、生活更有动力”的占43.9%,爱情的单一性和约束力往往使恋爱双方生活更为积极。选择“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成绩下降”仅占2.4%,这显示大学生在恋爱上走向成熟和理性。但我们也认为这与调查对象主观化的偏倚不无关系,“只有"两人"的世界,脱离集体”这一选项无人选择和“影响正常的同学交往”占2.4%更说明我们的猜测的可能,这显示大学生注重个体的自由的同时渴望得到认同和希望人际关系良好。“因人而异”则是大多数人选择,占53.7%,这说明大学生看重独立人格发展和更能宽容面对别人的意见和不同看法。

  4、你对恋爱的态度是?

  调查显示对恋爱态度持“坚持到底”的占了29.2%,在经历已经不能算少的大学生群体的成长的过程中,显然成人世界里的爱情观也会对其造成不小的影响,显然成人世界里的爱情是复杂和包罗万象的,从改革开发之初的自由和婚姻之争到物质心灵之争再经历道德几近崩塌的种种全民爱情危机后,显然我们更希望回归美好单纯的爱情,向老派爱情致敬的同时我们也问问自己,我们相信爱情吗?不超过30%的人和“顺其自然”近60%的比例相比,显示成人世界的爱情观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而“有了更好的就换”这个选项虽然只有9.8%,但更为显示这种影响的不可小窥。近六成的选择显示大学生群体更希望爱情是自然而然地相遇,油然而生地相爱。

  5、你觉得恋爱对恋爱双方的影响?

  在这选项中被调查的人中6 %选择“利弊相当”,而39%的人则选择利大于弊。这既说明大学生对恋爱有一定甚至比较深认识,也说明大学生群体的理性思维能力。

关于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范文 篇2

  前言:这份关于大学生恋爱情况的调查报告,既不是由我个人独自完成,也不是属于推荐之列,而是我在中国计量学院的一份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自制了一份调查表,采取了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随机发放了100份调查表,通过数据分析、结合前份报告,得出了这份调查报告。

  大学恋爱的普遍和学生思想的开放,使得这次调查显得比较顺利。

  通过调查,我发现39%左右的同学正在谈恋爱,61%的同学没有在谈恋爱。而在谈恋爱的人中,随着年级的上升,恋爱的人数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大一中,有22.5%正在谈恋爱,大二.大三.大四中,分别为35%、46%、52%。

  早恋的现象比较严重,在16岁以前谈恋爱的达到了15.4%,17-18岁为23%,19-20岁为19%,就是说57.4%的人都属于早恋,20岁以后的只为9.6%。而没有谈过的为33%。原因是刚刚高考结束的大一新生,一下子到了一个轻松的环境,没有了束缚,谈起恋爱也自由多了。

  关于选择的恋人是自己喜欢的还是喜欢自己的,大概65%的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35%的人选择了喜欢自己的。65%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中,男生的比例为83%,女生为17%;而35%选择喜欢自己的人中,女生占了78%,男生为22%。为什么出现这种差异呢,男生本来就喜欢具有挑战性,越是竞争激烈对男生而言越是精彩。女生却偏偏相反,很多女生都喜欢被人追,很少会有女生主动去追一位男生的。这既是女生的一种矜持,也是一种虚荣心理。

  在谈恋爱的动机原因中,超过一半的原因是彼此有吸引对方的地方比例为54%;而为了有人陪,内心空虚的人也很多,为23%,怕没面子的人为6.6%,其它的为16.4%。

  在回答恋爱会不会对自身产生影响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了“会”,有学者指出:“对青年人来说,恋爱更多的是一种涉及生活全貌和人格整体的事情。如果说一个人进入青年期以后,在人格、生活态度以及人生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导致这种变化的最大因素,大概莫过于恋爱的影响。而关于恋爱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时,35%的人表示,学习生活更有动力,此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恋爱观,能正确地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具有积极的心态。当爱情遭受挫折时能较好地应对挫折,有利于学习生活;而8.5%的人认为变成“两人”世界,脱离集体,影响正常的同学交往;有25.6%的人认为影响了学习。

  根据调查,选择对方的依据中,32%的大学生首先考虑的是人品问题;34%考虑的是是否和自己性格相和,“选择好一个人非常重要,因为当你选择一个人时就意味这你的选择是一种生活、一种目标。一旦走了眼,那就意味着一场灾难。”因此人品和性格(是否和自己相和)是66%的大学生所选择恋人采取的依据。这是一种比较高尚的择偶标准,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条件,如社会地位、物质等的择偶还要经受住社会现实的考验。当大学生情侣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担当家庭责任的现实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理想化的爱情能否维持还很难预测。也有11%的同学以相貌为依据的,这看也是正常,但这样的爱情难以天长地久。对于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有15%选择这个,这其中女生占很大部分,很多女生则往往看重的是对方的能力,希望有一个能力比较强的男朋友。

  如何认识自己的恋人,将近一半是自己的老乡、同学或校友,为49.5%,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正是所谓的日久生情;大学的社会活动很多,这样,接触的机会也增加,有20%的人是通过这种机会认识的;经朋友介绍的,比例也多,占到了18%,这是一种比较土的方法,但也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而通过偶然机会碰到的只有7.5%,偶然碰到,本来就不怎么熟,那在一起的机会就更少。

  对于失恋的问题,被调查者绝大多数都认为顺其自然比较好,有82.3%同学能够对自己自我调整,转移注意力,而有16.7%的同学则认为自己不能很轻松得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甚至有小部分的人选择报复等一些不成熟的行为。

  最后,面对毕业和以后,有什么打算,25%的表示,大家在一起不容易,要好好在一起,坚持,努力走到最后,直至婚姻;也有15%的人表示,假如现实不应许在一起,比如与事业的冲突,城市的距离。父母的医院,只能选择分手;也有48%的.人,认为以后的事情难料,顺其自然好;大约12%的人表示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想现在开开心心的在一起。

  在大学里,适当的爱情还是需要的,但我们不要过度的沉溺在爱情中,不要在热恋中迷失自己的方向,毕竟大学生活是我们学习和适应社会的关键时期,不能为了一时的快乐而把一生的幸福都抛弃了。对于爱情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平稳心,正确面对爱情。

  一、调查背景

  初入大学的新生们,由于刚刚经过的高考的洗礼,心情都很放松。但是他们想象中的大学远不是像电影或者小说中写的那样精彩,很多同学对于爱情的第一印象是来自,韩国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的美好情节,灰姑娘遇到了白马王子,可是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白马王子呢。于是梦想与现实的落差,让很多的人接受不了。于是很多的人选择逃避,逃避要面对的不如自己想象般美好的大学生活。于是很多人选择用恋爱来麻痹自己,在恋爱中找到生活的寄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