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关于村的调研报告(通用27篇)

2024-09-18 06:18:51报告范文打印
关于村的调研报告(通用27篇) 位于,总户数有1417户,5661人,每年村财收入约25万元。该村共有耕地20xx亩,家庭承包地2612亩,村集体土地830亩,浅海滩涂近3000亩,有2150座农村住宅。20xx年,全村年产值达到3845.6万元,农民人均6893元。....

  3、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出现新的亮点

  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情况好于往年,增长速度提高,盈利水平上升,还出现许多新的亮点。一是传统产业升级,茶叶、食用菌、手工艺等传统产业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尤其营销能力不断增强,有一、二十万人从事销售活动,在全国十个城市开辟了数以千计的专卖店。另外产品品质、外包装水平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不断增大,有16个产品被套列为省级名牌产品,有六十多家企业被列入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新产业不断出观,如紫菜加工业从无到有发展非常快,目前福鼎、霞浦已有110多家企业从事紫菜深加工,产值达2.79亿元,销路十分看好,海川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石兰”牌紫菜以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包装在市场上盈得良好的声誉,产品远销山东、上海等地。三是小产业变成大产业,如虎贝乡黄家村的中华蒸笼,全村蒸笼产值不及10万元,如今年产值已近4000万元,产品漂洋过海直达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

  4、农村工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投入机制多轮驱动,加快了我市农村工业实施新建、扩建、合资、嫁接改造以及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人才的发展步伐。拓展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空间。机电、医药、化工、化油器等重点行业已拥有部分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制造工艺、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和精尖、特、新产品。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逐年上升。如精密铸造、永磁电机、光学仪器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产品快速增长。

  今年我市乡镇企业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新产品、新项目开发,创名牌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不断开发新项目,新产品,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发展。在工作中我们积极引导企业扎实开展“科技兴企”活动,促进企业优化升级,我们把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质量,新产品开发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来抓。

  一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全市共开发新产品21项,规模以上企业投入技改资金4。5亿元;二是组织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品展销推介和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先后组织13家重点企业参加招商活动,为企业与省内外科研单位加强联系,构建技术破解难题的服务平台,有效地促进企业

  积极培育特色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拓展市场份额。

  5、产品市场稳步拓展

  随着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我市农村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外向市场不断拓展。产品销售率连年保持在96以上,出口比重逐年提高,电机、电器、三车配件、精细化工、石板材、竹木工艺、食用菌和水产品加工等大棕产品拥有较大的国际市场需求。产品销往亚、欧、美、非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电机电器行业已有13家企业获得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电机水泵产品50以上销往国外。同时福安革新电机厂等企业到缅甸、越南、埃及、尼日利亚等国外办厂;将带动国内配件出口,为进一步扩展国际市场进行了有益探索。

  但是,应该看到我市农村工业发展也存在着起步晚、成长慢、先天不足、后劲不强的突出问题。随着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化、区域间的经济综合实力的较量更加剧烈,我市农村工业水平低面临的竞争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凸显出来。主要约束因素表现为:

  1、主导产业优势不时显;

  2、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多,企业管理粗放;

  3、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发展后劲不足;

  4、农村工业资金筹措渠道困难;

  5、发展环境不宽松。

  二、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省委、省政府在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按“三个层面”推进八闽发展的决策中把我市列为全省实现第二层面发展的战略区域。实现这样的发展格局,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显得尤为迫切,更加重要。闽东要缩小与周边发达地区的差距,解决因经济落后可能带来的一些社会矛盾和竞争压力,就必须把加快发展工业特别是农村工业作为富民强市的头等大事来抓,以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才能为加快闽东的小康建设和现代化步伐做出突出贡献。为此,必须在六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或新的进展:

  1、出台优惠政策,在农产品的加工上取得突破。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水平是农业总产值的3倍以上。我国平均水平为80,而我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因此,象我市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可以运用工业生产手段及其技术设备,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地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升级步伐,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超常规发展,为缩短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创造条件。

  加快农村工业化也是我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缩小三大差别的必然要求。解决新形势下“三农”问题,不能局限在“农”字的小范围,应当走出“农”字解决“三农”问题。如农村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必须促使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农副产品加工规模的扩张。技术的进步将对农业产业化起到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农工一体化等新型生产组织逐步形成,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工业化向农业技术、人大、资金、产品的渗透,必然引发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走向其他产业,从而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乡镇、三资、个体、私营等农村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第三产业的成长,而且为促进城镇化的聚集进程提供了原动力,从而缩小了工农间、城乡间的重大差别,创造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工业的发展必然推动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促进农村对物质文化、科学知识的普遍需求,不断培育形成大批的乡镇企业家、农村能工巧匠、农民技术员和技术带头人,为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间的差别提供了条件。因些,必须尽快出台我市农产品加工规划和优惠政策。尽快实现我市农村工业化全面振兴之日,也就是闽东社会繁荣,农民实现全面小康得到可造保障之时。

  2、在优化农村工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上取得突破。

  以培植改造和提升传统主导产业为主线,项目开发为重点,对电机电器、食品加工、建筑石材三个优势产业和船舶、医药、三车配件三个新兴产业,重点实施培育主导产业“中心”和扶植特色发展“基地”战略。目前,要以福安电机电器、福鼎化油器、柘荣医药业、赛江船舶修造业为依托,培育形成四个优势产业中心;以玄武石材、鹤塘石材、秦屿水产品、三沙三车配件、赛岐打火机等产品为重点,扶持构建10个重点产业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四中心”、“十基地”对电机电器、食品加工、建筑石材、医药化工、三车配件等主导产业实施重点改造、重点扶持、重点拓展,培育产业优势壮大产业规模。

  3、在优化布局,加快乡镇工业小区建设上取得突破。

  把上项目,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有利提高集聚效应,有利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环保的角度出发,抓好乡镇工业小区建设。结合市、县、乡(镇)工业小区开发,推进合理布局。加大对福宁高速公路互通。乡镇,温福铁路站乡镇以及福鼎、寿宁北部、古田南部乡镇开发,建成15—20个各具产业和产品优势的工业卫星镇,促进连片聚集发展。促进沿海与山区之间,城市与乡镇之间的产业协调与合理分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在调整企业结构,抓大做强龙头企业上取得突破。

  产品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企业规模实力的竞争。因此,要把抓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壮大产业优势的立足点。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创新,要淘汰劣势、整合资源、奖励联合、扶持规模成长等组织形式,抓大做强产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要做好对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的工作,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做好技术改造工作,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和扶持条件成熟的企业走联合、兼并和收购的路子,成立企业集团。

  近期内,要通过建立优、强企业评价体系,设立企业创规模奖励基金,贴息贷款以及制定优、强企业用地,用电价格优惠,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展规模创新,技术创新,推动做优做强。近期,先抓好万达、德丰、大地、华美等机电重点企业和白马造船、柘荣力捷迅药业、福鼎玄武石材、寿宁三祥冶金、福鼎海鸥食品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和扩张发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