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意见报告(精选32篇)
第二,对不同年级学生劳动实践项目内容进行系统设计、统筹安排。要以学校为单位,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办学理念、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结合《指导纲要》推荐的有关活动主题,对学生劳动实践项目内容进行整体规划,避免完全由班级自行其是、各年级错位脱节的现象。一方面对各学段、各年级学生的家务劳动、校园劳动、社区劳动等进行系统安排,使具体内容、要求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升;另一方面对劳动实践与学科学习、跨学科考察探究、各类主题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贯通。
第三,把握不同类型劳动实践活动的关键要素。要认真研究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劳动实践,明确其关键要素,通过突出关键要素和关键环节,有效落实育人目标要求。《指导纲要》对“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活动的关键要素都做了具体分析。如“社会服务”要“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热心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他人或公共需要,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而不只是让学生按照成人的要求去执行;指导学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制订切实可行的服务行动计划,避免停留在单纯的简单机械劳动水平上;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开展服务活动,克服半途而废;组织学生进行服务经历及体会的交流,对学生在服务行动中的价值体认、责任担当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引导。抓住上述关键要素开展服务活动,才能把服务性劳动的有关育人要求落到实处。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意见报告 篇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xx〕7号),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材(〔20xx〕4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劳动教育工作要求,学校高度重视,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并严格落实相关要求,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劳动教育开展的基本情况
(一)成立组织,落实责任
学校成立加强学生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中层干部担任成员,办公室具体负责上级政策传达和工作宣传,师生发展中心负责教师的培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资源保障中心负责场地保障和经费支持,安全办负责学生安全保障。学校制定了学生劳动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各部门各负其职,在工作中认真执行落实。
(二)完善课程,周密实施
学校在三到六年级开设了劳动技术课程,每周一个课时。同时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编织,手工,扎染,环创。课堂教学安排在年级进行,兴趣小组、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五六年级。三到六年级课堂教学每周1课时,兴趣小组每周两个课时,社会活动每学期10个课时。师资队伍基本稳定,任课教师均为兼职教师,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老师兼任,没有专任教师。教学场地有保障,功能教室兼劳动教育教室,保障教学正常进行。
(三)多彩活动,劳动育人
学校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学生每天打扫班级卫生,美化班级环境,体验劳动成果。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家务劳动,如20xx年国庆假期和20xx年1月寒假,组织学生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争做孝亲好少年”活动,学生在家向家长学做美食,体验家长的辛苦和劳动的快乐。春节期间倡导学生在家写春联、贴春联、忙年货、做元宵,体验我们的节日,增强文化自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和设想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和学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实施目标引领,分层推进,确保工作实效。三是加大劳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力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四是加强后勤保障。对劳动教育场地进一步完善统筹,提供满足学生教学和活动的必要场所。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意见报告 篇10
劳动教育课程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尤其是来自家庭方面的问题。我记得以前高中的时候,卫生值周的劳动教育课程,被家长以为,是我们班班级层次不够好,所以学校安排我们班去做卫生值周。
因此,我认为,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实施方,学校需要做好家校沟通,适当与父母合作,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例如,学生在家里做了什么家务,有什么体会,体会可以在学校的课堂上交流,而学生具体做了什么力所能及的家务,却需要家长的配合。
二是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必要的不会引起学生不适的考核标准。如何从渗透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最光荣这样的想法,如何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是尤其重要的。否则,就是走走过场,安排学生在学校里种几棵树,种几盆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例如,劳动值日这样的方式,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检查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启发学生从具体的劳动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乐球和价值等等。
三是需要定期反馈。很多学校或多或少,都会将劳动课程,当做是必修课程。但是,对这样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如何开展的,开展后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都没有什么反馈。诸如什么值日,什么劳动周,大多徒有形式,不太重视其育人价值。如果能有相应的定期反馈机制,渗透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可能会更好。例如,做了家务之后,坚持了多久,为什么坚持了这么久,坚持了这么久有什么体会等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反馈,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自己的家庭角色,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有什么意义等等。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意见报告 篇11
20xx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同学们的正常的校园生活,为了丰富同学的居家生活,青铜峡市第五小学政教处向同学们发起“居家抗疫宝典”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宅”家也能与家人一起学习劳动技能、了解居家安全知识、体验传统手工制作文化、分享心灵体验、增强亲子情感。
本周体验活动主题为“居家抗疫宝典之劳动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倡导学生居家开展各类传统家务,或将传统家务和创意家务相结合,立足学生的“动手实践”,注重学生“动脑思考”的探究性学习。德育处设计居家实践体验的不同岗位,根据低段、中段、高段的学生认知提供不同的“周家务清单”,各年段依次递增难度,最后形成劳动成果。低段小朋友自己叠被子,整理书包,争做“自理小达人”,擦桌子、摘菜、洗碗筷、墩地,享受劳动的乐趣;中段同学收拾饭桌、整理沙发床铺、下面条、学炒菜,大家成了勤劳的“小蜜蜂”;高段同学承包厨房的活,他们爆炒三鲜、凉拌三丝、煎炒鸡蛋、精制面点,个个都“厨神”附体。
大家以短视频、照片、绘画等形式呈现出来,进而传承劳动文化,增强劳动意识,提升劳动素养,感受“家”的温暖与魅力。
疫情防控工作倡导“全民动员、全民居家”,虽打乱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但也给学生的居家劳动教育提供了空间和时间,有利于家校合力推动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号召全体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宁可在家里出出汗,也不给国家去添乱,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家长的小帮手、做文明的传承人,做 爱劳动、尊长辈、懂分享的中华好少年。
为了引导学生在疫情居家期间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充实生活,青铜峡市第五小学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疫情期间乐实践,争当劳动小能手”活动,号召全体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帮家长分担家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每周上传两次做家务活的照片到班级群,班级将一周以来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活动开展一周以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积极、热情地参与到这次有趣而特殊的活动中,锻炼手脑,大展身手,创意无限,精彩绝伦。低年级各班以“我会叠被子、”“我的衣服我来叠”为主题开展活动,锻炼自理能力,提高劳动技能;中年级的学生们在“洗衣我争先”活动中找到了很多清除污渍的小妙招;高年级的学生争做“家务小能手”、“家庭小厨师”,他们尝试独立擦地、做饭、打扫卫生,在劳动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们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