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意见报告(精选32篇)

2024-06-28 03:23:03报告范文打印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意见报告(精选32篇) 近几年来,不少学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所忽视,学生不热爱劳动,劳动技能低、劳动知识少、生活自理能力差、鄙视劳动人民等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状况对于未来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上大学的第一次劳动课已经就要过去了,留下很多很多的思考。劳动是光荣的,的确劳动很光荣。那么不尊敬劳动者的人是什么?是的是可耻的。在大学里上劳动课是上一个星期的。我抽签抽到了打扫5号楼而且还要负责5号楼的安全值班。而我要抽到了5号楼劳动组的组长,第一天带着5个人浩浩荡荡的开始为期一个星期的劳动课,本以为以我们5个人打扫只有5层的5号楼应该绰绰有余了。但是真真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一天因为是星期六很早差不多是8点钟去的,那些(人)还睡醒。还没有倒出来所以楼层里的垃圾还是很少,差不多干了半个小时就搞好了。第一天也是我值班,一天都要待在值班室登记来往人员,收收电费空余时间到外面转转打扫一下卫生。再就没事情做了。实际值班也很空就是坐在那里看看书听听歌。就这样到中午。

  下午2点半又要开始扫地可这次,就是很差表现的是大学生的素质问题。开始扫了。从5号楼的后面开始扫起到后面大家就傻了眼了。早上刚刚扫的非常干净的空地脏的就象是垃圾场。远远的看上去白茫茫的一片很是壮观,没有办法只好老老实实的扫。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打扫好后面的空地。但还没有等到我们走,突然间看到天空飘着好及片白白的袋子。一片一片~素质问题大家一口同声的说。没有办法。重新扫吧。终于干净了赶快离开。扫楼道了。还好垃圾不象垃圾场那么多。大家分开扫。我扫2楼是大2住的楼层。大2了都是成年人了我想应该都很爱干净。当我爬上2楼。天那那还看的见楼道呀,简直是垃圾过道。好不容易打扫好。辛辛苦苦的倒完垃圾上楼检查一下。我真的想大声的骂大2的做为学哥尽然给我们表现了这么没素质的行为。一个寝室打开大门认真的仔细的把寝室扫好的垃圾扫到过道上了。瞬间又白茫茫的的一片。素质问题我只好这么说。我无话可说了。

  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了。一星期给我的感受就是大家都是大学生了还是这么没有修养这么没素质。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意见报告 篇31

  为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结合海南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夯实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素质基础。

  (二)总体目标。到20__年,我省劳动教育结构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规划设置全面完成,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专项教育与各科教学相融合,体现时代特征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需要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到20__年,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劳动教育场地资源、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社会环境等符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求

  劳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要立足学生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强化自立自强意识。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能,体会劳动的光荣和伟大。服务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要结合地方特点,培养学生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求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

  各学段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小学。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自理,能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参加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和禁塑环保活动,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参加校园劳动和社区服务,初步体验简单的生产劳动,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学会与人合作。

  (二)初中。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让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参加校园保洁美化以及社区服务性劳动,适当体验具有海南特色的不同形态项目的劳动过程,增加劳动知识和技能,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

  (三)普通高中。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指导学生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选择合适岗位参加服务性工作,结合劳动教育和通用技术课程学习自主选择1—2项生产劳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使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四)职业院校。组织学生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生产劳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创意物化能力,培养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劳动自豪感。

  (五)普通高等学校。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把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时间要求,做好学分管理。结合公益性岗位和志愿者项目,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服务性劳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三、全面落实劳动教育的重点任务

  (一)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完善大中小学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大中小学培养教育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研究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

  2.开足开齐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设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3.开发完善劳动实践类校本课程。紧扣海南自由贸易港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借鉴国(境)外优秀教学案例,充分发挥海南历史文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印记”。大中小学要探索开发有关科学技术、海洋文明、生态保护、红色记忆、农耕劳作、民族文化等劳动实践特色课程,在乡村学校大力推进田园课程建设;依托全省11个重点园区和省内高校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方面的创客教育;依托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发航天科技科普和体验课程;依托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发热带生态农业示范教育课程;依托文化旅游园区、革命历史纪念场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文化场所,开发综合性劳动教育系列课程。

  4.强化校园劳动文化建设。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开渔节、志愿者日等,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大中小学要制定劳动常规、明确学期劳动任务清单,组织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引导学生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