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调查报告范文(精选23篇)
了不少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存在偏差。
调查问卷统计,在接受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有64.29%的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整体建设、管理、人文气氛等是较为满意的,学生能够在一个舒服的环境中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调查中,有53.57%的学生喜欢他们的科任老师,老师的讲课能引起67.89%学生的兴趣,有但也有10.72%的学生并不喜欢自己的老师。从中可知,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老师是满意的,并能认真听课。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学生学习态度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师生关系、教师自信心、教师素质、教师人格特点、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等会对学生学习态度产生影响。
家长对学生学业的态度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首先受其家长态度的影响,家长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和对待子女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子女的学习态度。有71.43%的学生表示家长会经常督促他们的`学习,有3.57%的学生则表示家长不会督促他们学习。有53.57%的学生其压力来自家庭。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家长对其儿女的学业逼得太紧,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适得其反。
(二) 建议
学习态度能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耐受力。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有重要意义。综合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结果的分析,主要发现几个问题: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抵制游玩诱惑的能力低,普遍存在自制力低;对于学习的自主性不强;学生的学习态度到学校和家庭的影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大理想是学生自制力的力量源泉,只有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百折不挠,奋斗到底。教育学生,使他们明白理想与现实毕竟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想实现理想,必须要有很强的自制力,要有抵抗外界因素的干扰的能力,要有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还需要建立良好的班风,通过集体的舆论来约束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良好的班风,对学生自制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的熏陶作用,促进作用。如组织学生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使学生不怕困难,能克服懒惰、贪玩的缺点。另外还可以组织专门的讲座或者经验交流会帮助学生培养自制力。
2、自主性是学习成败的很关键的因素,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真正含义,或者说学习意味着什么。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也是一样,学生之所以学习自主性低,它的根源在学生缺乏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同时这也是学生对学习本身的过程认识不足的结果,因此,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可以向学生点明学习它是“马拉松“式的比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一个积少成多的积累过程,这个过程艰巨而又辛苦。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更应注重指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目前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或不知如何学习的现状下,教师的导学作用对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尤为重要。
2、上课时,老师的讲课会引起你学习的兴趣吗?
A.很有兴趣B.一般般C.没兴趣
3、对于你的科任老师,你的态度是
A.很喜欢B.一般喜欢C.不喜欢
4、你愿意经常举手发言,或主动参与小组讨论?
A.愿意B.偶尔C不愿意
5、你觉得你学习成绩如何?
A,很好B.一般C.比较差
6、你对的你学习成绩在意吗?
A.在意B.无所谓
7、请问你是不是认为现在的学习对将来很重要?
A.是的B.说不上C.不是的
8、请问你有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A.有B.有时有C.没有
9、你经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
A.经常B.偶尔C.从不
10、请问你做作业时遇到困难会怎么办?
A.自己想办法解决B.找老师或同学帮忙解决C.放在一边不管
11、你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吗
A.完全可以B.只能完成某几门C.只能选择性地完成每门部分作业
12、自己平时会不会觉得自觉、自动地进行预习、复习学习内容?
A.每次都会B.偶尔会C从来不会
13、学习的时候,如果有人找你玩,你会不会立即就跟去玩?
A.经常B.说不定C.完全不会
14、你在学习上的时间分配
A.对喜欢的科目下狠功夫B.平均分配C.对不喜欢的放任自由
15、家人会经常督促你学习吗?
A.经常B.偶尔C.不会
16、你认为以下三种因素,哪种更容易给你施加压力?
A.家庭压力B.老师压力C.自身压力D.其他
初中生调查报告范文 篇12
一、前言
自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以来,学生已初步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但课前的预习还是比较低效的,主要表现在学生对预习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主动型,只是机械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这也就需要我们教师进入深度的思考,对学生预习方法进行有的效指导,最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无疑对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是一件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情。
学生的预习是否落实?在落实中是否做到位?这两个问题也深深的困扰着我们。这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水平,从而最终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的两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这问题难道真的无解了吗?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寻求有效的途径,及时做好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的了解及反馈工作。
二、设计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调查的目的:为了了解学生当前预习情况,寻找学生预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制定实施策略提供依据。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涉及到如下一些问题: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方法等状况。
三、调查对象与过程
1.调查对象:从本校三个年级选取了三个班级,14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2张,收回率100%。
2.调查过程: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由10道题组成。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当学生认识到某件事的意义时,便会产生较为持久的动机。学生对课前有没有必要预习是怎么看的呢?见下表:
你经常进行预习吗?
A、经常54%
B、偶尔22%
C、老师布置的时候24%
经常会预习和在老师布置的时候的人数占到了78%,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预习比较重视,有22%学生课前就不预习。喜欢课前预习的占52%,不喜欢的4%,一般的44%。由此可见,大多学生还是认可预习的。
你觉得预习对学习新课有帮助吗?
A、帮助很大67%
B、一般29%
C、基本上没帮助0
D、预不预习一个样4%
可见学生普遍都能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且也能参与到课前的预习中。
2.预习的主动性你的预习是:
A、老师的要求53%
B、自己的习惯47%
选A的占53%,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是在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进行预习,这对培养学生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是不利的。选B的仅占47%,可见有一半的学生在被动的预习或不预习。
3.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
你是怎样预习的?
A、看看书,画一画20%
B、做摘录,做练习68%
C、提出问题12%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不讲究预习方法。预习的内容偏重做课后练习,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随便看看书的就占12%。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4.预习的效果调查
你对即将上的语文课的内容
A、已全部掌握7%
B、已经认真预习42%
C、知道要学的内容39%
D、一无所知学合作12%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预习效果不大,全部掌握知识的仅仅只占到了7%,没有预习一无所知的占到了12%,而其他81%的学生只是浅层次的预习。结合“你能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吗”的问题,经常能的完成任务的仅仅只占了37%,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