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初中生调查报告范文(精选23篇)

2024-10-10 12:50:06报告范文打印
初中生调查报告范文(精选23篇) 我们于20xx年12月-20xx年1月,对定远乡初级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

  3、成长的困惑

  通过问卷调查所反馈的信息,以及对一些同学的采访,超过半数同学表示,学习目的不明确,还不清楚自己的奋斗目标,学习一点算一点,所谓的学习看似浪费时间。此外,因为自己在学校受到的教育与社会现实落差很大而迷惑的同学也占有相当比例。说明这些同学所接触的人与事都是与自己生活相背离的,加上没有老师、同学、家人的关爱,造成了一种失落感,如无正确的引导也许会踏上歧途走上不归路。另外,还有的同学因为自己外貌、打扮感到苦恼失落。

  4、在校最担心的事情

  80.6%的同学说自己在校日夜拼搏是为父母,而不是自己。当取得好成绩,就觉得完成了父母交予的任务。反之,自己的成绩差,就担心遭到老师、父母的批评;12.7%的同学表示最担心的事情是老师不关心,同学不喜欢;另外还分别有2.6%和4.1%的同学表示最担心的是遇到同学的欺负、被人小看,以及遭到同学的孤立,没有知心朋友。

  三、解决方案:

  1.老师的话:

  A老师:初中生的心理是多变而且略带叛逆的,对很多事情充满困惑又缺少能力解决。这就是成长的烦恼,是很正常的现象。同学们要正视这些现象,不仅要相信自己,也要信任家长和老师,相信他们有能力给你带来帮助。当然,老师和家长也有责任和必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来正确的沟通引导,与孩子们建立和谐的关系。

  B老师:孩子们,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老师们会做你们的良师益友。

  2.书籍资料这样讲:

  正确的心理状态:

  1.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现实的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而且还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和性格中的优缺点,能做到客观、恰当的自我评价,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视现实,生活、学习目标符合实际,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寻苦恼。

  2.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来,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能够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自觉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而不以此为负担。在遇到困难时,能努力去克服,争取新的成就。

  3.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乐群性,有人际关系交往的`欲望。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对人善良、诚恳、宽容、公正、谦虚有爱心。能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正确对待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相处。

  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主导心境始终处于轻松、活泼、快乐的状态。虽然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或不幸,也会有悲、忧、愁、怒、烦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悲观不可自拔的体验中,更不会因此而轻生。善于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随时排解各种烦恼,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决不因一时冲动而违反道德行为规范,能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5.保持健全的人格

  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协调统一之中,有正确的人生观,能以此为中心,把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乐于生活、学习,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胸怀坦荡,办事机智果断,表里如一,行为上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响或改变自己的目标和正常的学习生活。能驾驭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自觉运用自我防御机制,随时可排泄影响学习和健康的情绪困扰,消除各种焦虑、紧张、恐惧、烦恼等情绪现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

  愿初中生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快乐度过这个成长的非常时段!

初中生调查报告范文 篇11

  摘要

  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莘莘学子的学习态度产生了某些深刻的变化。初中生的学习态度到底处于怎样的状况呢?通过本次调查,试图了解现在的中学生学习态度的状况,了解到中学生对学习的种种看法、感受等。

  关键词初中生态度自制力自主性教师家长

  一、调查目的

  学习是一个接受外界信息、提高认识、增长才干、激发热情增强审美情趣的过程,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这是重要内容,要使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先要了解学生在该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对学习抱有何种态度,对此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才能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所谓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通常可以从 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又可包括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师、学校的态度等。学习态度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学习态度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影响学生的耐受力。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不能不重视学习态度的研究。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以东莞市石碣中学的学生为对象。接受调查问卷的学生年龄范围:13~15岁,208名,其中男生 118 人,占总数的56.73%;女生90人,占总数的43.27%。

  调查的方法主要是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为了保证调查问卷情况的真实性,实行无记名问卷,只写上班级和性别、年龄,以免显示学生自己的情况等因素而使自尊心等受到伤害。我们共发放问卷212份,有效回收问卷208份,回收的问卷有效率98.11%。问卷共有16个选择题,统计所选选项的人数,然后累加算出总的比例。人工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保留了两位小数点。

  三、调查内容及结果

  (一)调查内容

  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以及班级体的态度;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还有学生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

  四、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建议

  (一) 调查结果的分析

  根据上述的调查内容和结果表明,初中生的自制力较弱,自制力是一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如果在学习的时候有人来找去玩,会有71.43%的学生视乎情况而定留不留下来学习,不能明确处理学习与娱乐之间的矛盾,有8.93%的学生会放下学习跟去玩。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神经纤维尚未全部髓鞘化,传递的神经行动容易泛化,不够准确,因此会常表现出自制能力比较弱。现在学生缺乏自制力的相对而言比以往多了不少,因为现在孩子的教育在家里不够完整或者说爱不够完整,因为现在有好多家长一个或两个都不在家都出去打工了,把孩子放到了生活园或者让爷爷奶奶带着,这样以来我们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的担子就更重了。因此我们应该多方面地去管理好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自制能力。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动性不强,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只有33.93%的学生会在平时自觉、自动地进行预习、复习学习内容,而有7.14%的学生从来不会自觉进行预习和复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说要检查的就去做,老师没有明确说要检查的就算了。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上主要还依赖于“填鸭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关系,也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家长对学生的实质性过问有关系。

  此外,有89.29%的学生是很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且有85.72%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学习对将来很重要,有66.07%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门功课,这些表明了在调查的学生中,基本上能够意识到自己现阶段的任务,角色的定位准,学习的目标较明确。但是在调查中,有几组数据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35.71%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有个明确的计划,也有16.07%的学生“经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 但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有58.72%的实行平均的形式,还有1.78%的学生则对“不喜欢的功课放任自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突出反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