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初中生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1篇)

2024-03-18 05:25:14报告范文打印
初中生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1篇) 一、调查概况我于x年9月份,对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本文所研究的学习心理是指农村初中生在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等方面的影响下,对现实学习的态度和对未来教育产出的期望。

初中生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6

  我们于20xx年12月-20xx年1月,对定远乡初级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定远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69份回收有效问卷851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农村大部分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占相当份额。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这甚至把“特长”看成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52%的像野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以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3.学习目标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的不协调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的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4.家庭教育的影响

  5.学校教育的影响

  6.教师的影响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初中生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7

  一调查目的

  1、了解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2、分析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3、寻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

  二调查对象

  从高中三个年级中各抽3个班,共452名学生。

  三调查方法和步骤

  调查采取问卷和谈话法。问卷采用学生问卷。谈话法是由实验教师对本班三类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进行抽样,并对他们分别进行谈话。

  四调查结果

  1、预习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处在“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状态,占总数的4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30%。

  从统计数据看,学生预习方法大部分处于“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的状态;而通过预习找难点、找重点或解决疑难的比率较低,原因是高一年级的学科较高三年级学科易学,从小学进入高中,学习方法仍停留在小学水平。调查表明,高一年级多预习语文、数学和外语,高三年级各科基本都要预习,而且预习物理、化学的比率高于语文、数学、外语和政治的比率随年级增长。

  “看一遍”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极低,它反映出中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把预习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反而浪费了大好时光,这也是造成学习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找出难点”和“找出重点”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一般很高,但这类学生很少。所以从中学生整体来看,他们缺乏自学能力,只把预习当成额外作业去完成,没有作为能力去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能力。

  我还发现,“对照参考资料”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随年级的升高由负高相关转为正高相关,这一变化反映出预习方法

  随年级的增长而变化,原因是高三学生的自学能力强于高一年级,而且由于临近中考,复习参考资料是高三学生的主要方法。

  我们对24名优秀学生预习方法的调查表明,其中18名学生采取“找出难点”、“找出重点”等方法,只有6名学生采取“看一遍”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把预习当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一个途径,力争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长期依赖教师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课堂听讲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教师讲课枯燥是造成学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占整体的35%。由于教师讲课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所以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听课方式。统计表明,采取第一种方式的学生较多,高一年级高于高三年级;采取第二种方式的学生,高三年级较多,高二年级次之;采取第三种方式的学生,高二年级较多,高一年级次之;采取第四、五种方式的学生极少。这说明听课方式与年龄特点有关,高一学生惯于全记,高二学生因课程加多加深多注意听,高三学生重点坚持有选择地记。从整体来看,学生听课时思维不够活跃。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统计表明,高一学生采取第一种方式与学生成绩相关较高;高二年级学生采取第二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相关较高;高三年级学生采用第四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相关较高,而且数学和物理采用第三种方式也相关较高,其它基本处于负相关状态。由此可见,由于不

文章评论